作为类型的黑幽默电影
作者:陈晓
来源:《卷宗》2016年第03
        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需要有许多种不同类型的影片共同存在和繁荣,类型电影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应最大限度地承载大众的欲望、趣味、观念等,以期获得大众的广泛认同,在百余年的电影历史中,有故事片黑帮片爱情片科幻片等,层出不穷。黑幽默(Black Humor)是一种以喜剧内容表现悲剧彩的艺术手法,对现实采取嘲笑抨击以及自嘲的生存哲学和人生态度。尼克伯克曾举了一个例子,通俗地解释了这种幽默的性质。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故作轻松地询问刽子手:你肯定这玩艺结实吗?因此黑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西方的黑幽默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成为一支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而后,黑幽默极大地影响了电影创作,如战争片《陆军野战医院》、《全金属外壳》、《无主之地》,暴力片《低俗小说》、《两杆老烟》、《偷抢拐骗》以及喜剧佳作《一条叫旺达的鱼》等,都带有浓厚的黑幽默彩。
        在中国,黑幽默于20世纪80年代从文学渐渐渗入到电影创作中。1985 年,《黑炮事件》成为中国黑幽默电影的开山之作,打开了黑幽默进入中国电影界的大门,之后黄建新相继推出《站直了,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埋伏》,都带有本土特的黑幽默元素,夏刚的《大撒把》,张艺谋的《活着》、《有话好好说》,张扬《爱情麻辣烫》。继而至冯小刚开启的贺岁喜剧的模式,拍摄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黑幽默作品,如 《甲方乙方 、《大腕》、《手机》等。进入新世纪以后,宁浩以《疯狂的石头》掀起了一股由黑幽默带来的另类喜剧的风潮,相继出现了《疯狂的赛车》、《倔强萝卜》、《斗牛》等带有个性化风格的影片,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在这些电影中,荒诞滑稽与冷漠恐怖的融合,构成了黑幽默的独特性,这正是黑幽默的本质,也是中国特有的黑幽默电影的典型模式。
疯狂石头演员
        1 关于黑幽默的特点
        沙丹在《消费荒诞:晚近中国黑喜剧的模式与辨析》中把黑喜剧定义为一种依托于类型的文化模式。他借用彼·弗雷泽的观点来说,类型和模式虽然常被混为一谈,但不一定具有同轴的联系,因为它们分别照管电影特性的不同方面 :类型专管内容,模式专管方法。不同的模式可以开发同一个类型,不同的类型可被同一个模式激活。
        美国作家Bruce Jay Friedman 在收编的《黑幽默》一书中指出, 黑幽默,即剧作家以意识形态的敏感度,对世界、社会乃至个人嘲讽,在荒诞与矛盾中强化喜剧性,深刻地揭露人性本质,构成其在艺术幻想中否定的存在价值。因此,黑幽默在社会价值上质疑并挑战意识形态文化,因其社会批判性在喜剧意义上又具有悲剧性。
        修倜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黑幽默》指出与幽默相比,黑幽默表现出两个最突出的特征:首先是它虽然也具有一般幽默的悖反性结构,但是把这种悖反性推向了极致,使之成为一种不可理喻的悖论,由此强化了事物的荒诞性和非理性。与此相应的另一个特征是,幽默中的成分大大加重了。这种一方面来自事物的荒诞性和非理性所造成的无法逃脱的梦魇般的压迫感,另一方面来自审美主体对死亡的极度冷漠。黑幽默实质上是一种痛极而笑的逆反表现,对死亡的麻木和冷漠只是为了拉开与痛苦的距离,它以这种极端的方式传达出生存的焦虑感和危机感,在冷漠和绝望的外表下依然潜藏着不灭的希望。
        2 黑电影类型的叙事类型
        从当代语境下黑幽默喜剧的价值取向来说,荒谬世界与疯狂社会无疑是黑幽默的重要特征。而其中电影叙事结构的逻辑思维与线索设计又是重中之重,首先黑幽默喜剧尤为
注重它在刻画人物与深化主题上与传统叙事结构不同,往往以戏剧性语言以及暗示、烘托、对比和象征技巧,将多个片段加以整合,将滑稽幽默与崇高严肃在时空中重叠,对故事情节的迅速展开和主题深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诸多人物的行为动机促使各线索有逻辑地交织,并引导叙事脉络向最终结局发展。
        除了繁复的线索设计,当代语境下的黑幽默喜剧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戏剧矛盾冲突中必须依靠偶然性事件来促发人物行为动作、关系发生冲突,并形成喜剧效果。在各线索的平行交叉中,偶然性事件作为戏剧矛盾与喜剧效果的关键情节点,为促发情节转折的伏笔,在贯穿叙事过程的同时,犹如一张网,网络剧中人物。疯狂系列的巧合在应接不暇的偶然事件中频繁出现,形成了多条线索加入叙事进程、各人物交叉冲突、节奏紧凑的故事。
        除情节偶然性造成的戏剧突变的常规喜剧手段外,影片中讽刺性幽默、戏仿等叙事技巧也让故事充满喜感。戏剧的出奇制胜超出观众想象。如果观众对戏路了若指掌,忧苦不在。如若引人发笑,也是笑其雷同,没有超出常规范围更不是因为有令人奇怪不可预测之事而感到喜剧效果。然而后现代意义之上的戏仿正是在观众认知之上,以全新的造型、镜头、音乐、语言等技巧对雷同进行颠覆与再创造,而这种偶然性无疑以现代社会的流行元素与时尚符号对经典进行精雕细琢,加强了电影的喜剧效果。
        电影中对演员的选取至关重要,演员的成功选用和地方语言的浑然天成让黑幽默电影别有一番韵味。黑幽默在语言上的革新不仅具有喜剧性,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黑幽默往往标新立异、突兀、滑稽,不刻意注重语言的美学传统,而以拖沓冗长、重复含糊的语言使语义更为混乱而虚幻,喜剧性效果尤为明显。在宁浩团体的奇思妙想中,语言技巧更是在人物本表演中一气呵成,以独到人物设计标榜其电影的喜剧风格。尽管借用了俗语、广告词等语言技巧的对白看似极为普通,但人物语言设置与演员本身的表演极为契合,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
        3 中西黑幽默电影的比较
        西方带有黑幽默风格的电影的出现,虽然和文学中黑幽默出现时间不同,但其背景的实质是一样的。西方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精神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上帝是否存在成为人们的困惑。二战后的西方经济快速繁荣起来,而传统道德却严重沦丧。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物质高度发达,社会严重畸形。越南战争的爆发,电视业的发展,使越南战争成为一种现场直播,然而这时候的人们才刚走出二战的阴云。此外还有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根深蒂固的种族隔离促成的全民性的黑人民权运动,性别歧视导致的女性主义潮水般起伏,
暴力、谋杀、案件与日俱增,嬉皮士的泛滥,这时的世界充满倒错。西方黑电影反映的正是这种社会思考的余音影响。
        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心态多是内敛型,中规中矩,含而不露,其实这既是优长也是局限,它过于拘谨。因此,在喜剧这一形式的艺术创作上,根据国人传统的审美心态,创作者的灵感大多来自于市井小巷,这些辛酸和悲剧反映到创作者的脑海中,依此创作出存在于社会角落的不平凡的小人物。创作者的真正意图是通过这些表面上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与人物,让大众反思世界的荒诞、现实的无奈。而这些小人物的心态变化,正是创造出具有中国特黑幽默的根源所在。 中国喜剧的本质是连接着悲剧因子的,特别在形态化的喜剧极为明显。由于社会基层的民众生活普遍十分艰辛,在苦闷中寻快乐是大家普遍的共识。因此便有了小人物制造的大乐趣,小人物造就的大英雄。
        与西方历史文化、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不同造就了我国特有的黑幽默形式,将这种特有的黑幽默传承下去并不断发展,将会成为中国喜剧电影的代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