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dieval Time/Middle Ages 中世纪
中世纪也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时间大概从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末。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对于考试来说并不需要刻意去记忆这些时间,只需对这些词有印象,有大概的了解来帮助理解就行了。当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仔细研究一番,这些知识对于了解西方文化也是很有帮助的。中世纪处于文艺复兴运动前,当时欧洲封建割据,战争频繁,各方面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教会统治严格,宗教控制了教育文化,思想传播,还设立了宗教裁判所来惩罚异端。不少科学家都在这个时期被迫害致死。后来的人文主义者便把这段古典文化发展的停滞期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这种对中世纪一味否定的态度已有所改变。
2.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
相信这个知识点考生们都在高中历史课中学到过,因此更容易理解。发生于13 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被认为是欧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界,意大利是该运动的发源地,到了 16 世纪已盛行于西欧各地。在这段时间里,欧洲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文艺复兴运动崇尚人文主义,充分肯定人的作用。用标准的高中课本语言说就是肯定人,
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解放人们思想,发展文化、科学,起了巨大历史作用。 文艺复兴运动中出现了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
文学三杰分别是但丁(Alighieri Dante),皮特拉克(Petrarch)和薄伽丘(Giovanni Boccàccio)。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壁画《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祭坛画《岩间圣母》(The Virgin of the Rocks )和肖像画《蒙娜丽莎》(Mona Lisa)。
米开朗其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其最著名的雕塑作品有《大卫》(David),《被束缚的奴隶》(Bound Slave),《哀悼基督》(Pietà),绘画作品有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天顶壁画,教堂壁画《末日审判》(The Last Judgment)等。
拉斐尔(Raphael Sanzio),美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The Sistine Madonna)、壁画《雅典学院》(The School of Athens)等。
3. Enlightenment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指在18 世纪初至1789 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后欧洲产生的第二个思想解放运动。不同于文艺复兴运动中提出的一切以人为中心,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思维,反对专制主义,教条主义。
4. Classicalism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 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文学、哲学、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体现。考生可以着重了解其对绘画和音乐的影响。 古典主义绘画以古希腊,罗马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故事为绘画题材,表现某种哲理观念和社会问题,宣扬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在绘画技术上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缓微妙的明暗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形式和庄重的风格
古典主义音乐以海顿(Franz Joseph Haydn)、莫扎特(Wolfgang Amadous Mozart)和贝多芬 (Ludvig Von Beethoven)为代表,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5. Impressionism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最初于19 世纪后期出现在绘画作品中,最明显的特点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光和的关系。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奈(Claude Monet)、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雷诺阿(Pierre Auguste Renoir)、西斯莱(Alfred Sisley)、德加(Edgar Degas)。印象主义也影响到了当时的音乐和文学。印象主义音乐的首创者是德彪西(Achille Claude Debussy),他所创作的《月光》(Clair de Lune)在大热的电影《暮光之城》中也有出现。 6. Romanticism & Realism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现实主义顾名思义,一般来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这两种思潮对于文学、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7.Baroque 巴洛克
巴洛克风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种伟大艺术风格,产生于十六世纪下半期,繁盛于十七世纪。其特点是华丽、炫耀,富有激情。在建筑上的体现是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欧洲的一些著名大教堂都是以巴洛克风格设计建造的,如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圣卡罗教堂和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
8 Rococo 洛可可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 世纪20 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常常用到贝壳、漩涡和一些弧线。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在彩上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浓烈,追求的是明快和纤巧。
9. 抽象表现主义
概念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抽象派这个字第一次运用在美国艺术上,是在1946 年由艺术评
论家罗伯特·寇特兹Robert Coates 所提出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他们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
特点 认为艺术是抽象的,且主要是即席创作的。 从技巧上说,抽象派的最重要的前身通常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强调的无意识,自发性,随机创作等概念,在后世被杰克逊·波洛克随意溅滴在地板上的油彩画作不断运用。一般认为,波洛克是以马克思·爱伦思特Max Ernst 的作品为学习对象的。 抽象派之所以能自成一派,原因在于它表达了艺术的情感强度,还有自我表征等特性。这跟表现主义反具象化美学,和欧洲一些强调抽象图腾的艺术学校:如包豪斯,未来派,或是立体主义等,都有呼应。抽象派的画作也往往具有反叛的,无秩序的,超脱于虚无的特异感觉。
地位 它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美国兴起此艺术运动跟当时纽约想要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是有影响的。 也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的运动,享有的地位无与伦比。它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的开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自此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
代表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最能显示这一风格在观念上和手法上的特征。自1947 年起,他采用了将大幅画布平辅在地上,再在它周围走来走去,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的画法。绘画的过程变得像某种祭礼中的舞蹈,他整个身体都在运动。催眠状态般的专心致志和彻底的身心投入,是一幅画形成其"里维拉独立生命"的关键所在。他的作品一旦完成,那些密布画面、纵横扭曲的线条便传达出一种不受拘束的活力,随心所欲的运动感,无限时空的波动以及其内在的力量。
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可算作抽象表现派运动的组织者,他是一位学识丰富、精力充沛的艺术家。他早先学习历史、评论和哲学,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随着抽象表现主义开始形成,马瑟 韦尔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1947 1948 年,他是具有影响的杂志《可能性》的编辑之一,1948 年他和三位著名画家威廉·巴齐奥蒂(William Baziotes)、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和马克·罗思科(Mark Rothko)一起,创办一所艺术学校。1951 年他出版了一本达达派画家和诗人的作品集,这本书的出版是"新达达派"诞生的最早信号之一。
弗朗兹·克兰(Franz Kline)的作品也是如波洛克一样属于动态性的。40 年代,他热衷于线
描,特别习惯于画小幅的黑白速写和细节,他在细节中研究单一的母题或空间关系。1949 年的一天,他用幻灯机放大一些速写,这启发他发展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在白画布上,一些大尺度的黑线条,除了线条,别无其他,更没有具象的东西。画面中的空白与强有力的黑笔触一以生动,甚至某些飞白看起来更有意味。人们看他的作品,也能理解"行动绘画" 的含义,笔的运行在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徐、疾、通、滞、转、折、进、退,这一点与中国的书法产生了暗合。不管他有没有受到东方书法的影响,他的画在"计白当黑"的原则上与东方的书法是一致的。而且在削尽冗繁,只取黑白两,以少胜多,达到更有深度的美--这样的美学趣味与东方的书法艺术十分接近。
抽象表现主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如波洛克这样强调力量与动感,充满激情;另一种则是更纯粹的抽象,给人以宁静,罗思科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人物。
罗思科出生在外国,1913 年从俄国来到美国,当时只有十几岁。他的早期作品带有超现实主义的痕迹,后来逐渐变得单纯。到了1950 年他已完全抛开了具体形象,作品常是几个空白的长方形画在涂了的背景上,边缘并不明确,因而它们的空间位置也是模棱两可的。这种空间感也是我们在波洛克的作品中所熟悉的,不到有深度的空间,而这种很浅的空间忽
远忽近,不可捉摸。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长方形空间而起作用,造成一种温和而又有节奏的脉动感,不清晰的交界处隐隐地藏住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阿德·莱因哈特(Ad Reinhardt)在30 年代末就开始用几何形和矩形作构图试验。40 年代,他以拼贴画为载体,开始超出立体主义的图案和空间,使用一种自由的图案。这些图案把个人的笔法、含意和传统构图的运用减到最低限,使作品独立于它的作者而有了新的生命。50 年代初,他用单一的彩绘画,如红和非常深的、近似于黑的绿。60 年代,他多用蓝。之后,在单块中出现一些内在的形象,以明度或调子微妙不同的彩组成更小的矩形,正方形,或者正十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