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是这一段的中心句。“一”是“全,都”的意思。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3、“羊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比作白的大花。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是静态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草原比作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和小丘的线条柔美。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想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一句话中的“这境界”指小丘线条柔美,到处翠欲流。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5、“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原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的样子比作彩虹。
6、“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是全文的中心句。它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情意深厚,怎么忍心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草原上依依话别。
2、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东起我国汉唐故都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由此得名。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有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
2、“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是一条“友谊之路”“经济之路”“文化之路”。
1、《白杨》作者袁鹰,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歌颂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文中爸爸神情的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2、“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白杨具有以下特点:高大挺秀、不择环境、不怕灾害、坚强不屈。爸爸不仅是介绍白杨,还在表白自己的心: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中的“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指边疆建设者的后代。这句话的意思是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5、古诗词三首
1、唐代诗人吕岩的《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意思:绿草铺满广阔的原野,笛声随风时断时续地传来。“铺”字,写出绿草非常茂盛;“弄”字写出了笛声富有情趣。
2、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舟过安仁》描绘了两小儿船头张伞使风的的场景。诗中写出小童调皮,告诉我们张伞原因的诗句是: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勾画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刻画了小儿的无忧无虑、天真可爱。
6、冬阳·童年·骆驼队
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围绕骆驼队回忆了四个片段:看骆驼咀嚼;谈骆驼挂铃铛;想为骆驼剪皮毛;问夏天骆驼的去向。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
7、《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8、童年的发现
1、“我”童年的发现是指“我”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我”是一个天真单纯、求知若渴、执着探究并善于大胆想象的孩子。
2、“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要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一是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二是“我”用自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我”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让自己得到了安慰。
10、杨氏之子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最能体现孩子风趣、机智的句子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孩子的回答妙在:(1)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有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2)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体现了应有的礼貌,也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水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11、晏子使楚
1、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起因是晏子出使出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经过是: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可用小标题概括为: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结果是: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勇于维护国家尊严的人。
3、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张袂成阴)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挥汗如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比肩继踵)
12、《半截蜡烛》是剧本,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
13、《打电话》是相声,其特点是语言幽默、通俗易懂,讽刺性强。
14、再见了,亲人
1、《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作者是魏巍。文中写到了大娘、小金花和大嫂这些亲人。
回忆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情:(1)大娘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战士洗补衣服,冒着炮火给志愿军战士送打糕,为救伤员而失去了小孙孙;(2)小金花的妈妈为救侦查员而失去了生命;(3)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战士挖野菜而失去了双腿。
2、课文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比山高、
比海深的真挚情谊。
3、“雪中送炭”的意思是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这里指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这种急需食物的情况下,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打糕,给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15、《金的鱼钩》赞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16、桥
1、以“桥”为题的原因: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是以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众的“桥”。
2、用“桥”字,夸一夸老汉:老支书,你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
3、“山洪咆哮,像一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山洪的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4、“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水位不断升高,形势越来越严峻,人们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
5、课文体现了老汉在危难面前心系众、临危不乱、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崇高品质。
17、梦想的力量
1、文中“梦想”是指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由干净的水喝,赞扬了瑞恩的善良和为实现梦想而坚定执着的精神,说明: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奇迹。
18、将相和
1、《将相和》中“将”指廉颇,廉颇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相”指蔺相如,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指和好。后人常用“将相和”比喻文将武将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干好事情。
2、本文写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的起因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3、本文根据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
19、草船借箭
1、《草船借箭》选自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撰写的《三国演义》。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刻画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1)他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将计就计,最后挫败周瑜;(2)他对借箭进行了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他算到了天气;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他也算好了人。
3、《三国演义》写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周瑜等人物形象。广为流传的故事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
20、《景阳冈》
1、《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刻画了武松的倔强豪爽、无所畏惧和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伽利略的故事2、《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边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
21、《猴王出世》选自明代吴承恩的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刻画了石猴的机敏、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第六单元综合实践
1、从古至今信息传递形式的主要发展经历: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
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现代,电报,电话——当代,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
2、古时候,人们大多要依靠驿差给远方的亲人送去问候,“折花逢驿使,寄与陇
头人”。近代,人们依靠邮政系统传递信息。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后来,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发明的出现使信息传输更方便、快捷。
1984年,第一台多媒体电子计算机诞生。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路”的计划。如今,计算机网络把世界连成一家,真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研究报告颖包括以下内容:(1)问题的提出;(2)调查方法;(3)调查情况
和资料整理;(4)结论。其中,重点是结论部分。
22、人物描写一组
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徐光耀的《小兵张嘎》,通过动作、心理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