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第6期2009年12月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IBEIPROFESS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01.8No.6
完结校园小说DeC.2009
理想爱情悲剧
——论蒋子丹的婚恋小说
崔润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要:爱情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男女在本性以及社会性上的差异,爱情对于女人来说相对更加重要,对于那些有思想有理想的知识女性,她们对异性的要求更高,她们内心幢憬理想爱情,却忽视了
这个社会是现实的,她们梦想的追求的理想爱情是很难达到的,甚至是无处寻觅的。
关键词:理想爱情;悲剧;爱情态度;死亡;逃遁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275(2009)06—0043—03
蒋子丹作为中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作品并不多产,其中的小说更少,但这为数不多的小说作品却独有特。所谓的代表性正与此有关。蒋子丹的小说中有一些是婚恋题材,这类小说凸显的一个主题就是理想爱情的无处寻觅。所谓的理想爱情,在蒋子丹的散文《命运》中,作者解释道“《桑烟为谁升起》是一部关于女人命运的小说。女人的命运往往与爱情息息相关,写女人的命运就是写爱情,她们为自己设计了某种理想的爱情,并曾为之献身。可惜理想中的爱情太容易破灭,任何一种世俗的利益都可以成为破灭的缘由。《桑烟为谁升起》想要记录一个女人灵魂与肉体分裂的过程,这个过程由短暂的幸福和永久的痛苦组成。”“就女人而言,无外乎献身理想和献身生活两大类,而女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便是其归类最显著地标志。”[1]161
小说中的爱情描述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爱情态度:截然不同
在这些小说中,无论是婚内爱情还是婚外爱情,比较而言,小说中的男人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与女人截然不同。总的来说,爱情对于这些男性而言只是附属物,他们看得并不重要。他们是自私的,务实的,甚至是虚伪的,懦弱的。而小说中的女人,对爱情却是执著的,浪漫的,真实的勇敢的甚至为爱失去自我的。这在小说中可以随便几个例子来比较。
比如:同是夫妻,《桑烟为谁升起》中的萧芒,丈夫先有外遇后来猝死,从常理上来说,恩爱的夫妻中有一方出了不好的事情,那另一方也是痛不欲生的,精神上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按此推论,如果夫妻关系本就不好,那一方出了问题后,另一方也不会太痛苦的。那么,对于萧芒和宁羽的婚姻,两人已经分居有一段时间,而且宁羽也有了外遇。可以说婚姻已亮了红灯。所以宁羽的死亡应该是不会让萧芒太痛苦的。可是,萧芒对丈夫的死可以用痛不欲生来形容。在宁羽的追悼会上她砰然倒地。与之相比,《从此以后》中刚任命的副局长闻布衣是个循规蹈矩,作风严谨并善于自律的男人。他们结婚已多年,属于家庭和睦婚姻幸福的老夫老妻型。两人相依相靠,被外人称为模范夫妻。虽然闻局长有时会感叹或奇怪自己当年对爱情的痴迷,但是性格注定了他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昔日浪漫情怀的衰退并不妨碍他把妻看成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愿意与其相依为命白头偕老。一场事故险些使他失去妻子,可是大脑移植手术挽救了他的妻子,还把传统型的妻子变成一个在生活方式,修养,情趣,房中术等方面都更胜一层楼的女人,严格说身边这个女人已不再是他那个朝夕相处20年的妻子了,那个他了如指掌的妻子只剩下一副躯壳,本质上这个女人是个与他毫不相干的陌生人,蒋子丹用诙谐的笔法写出闻布衣内心深处喜新厌
旧的本性,以及掩饰的虚伪本质。相比之下,男人对妻子和女人对丈夫的态度截然不同,一目了然跃然纸上。
又比如同是情人,看《绝响》中黛眉的情人对她的态度,她做导演的丈夫有了外遇,并且还埋怨黛眉应该对这个事件负责,因为她太冷漠了。黛眉没有大哭大闹,随后黛眉有了一个情人,因为两个人的私情不能正大光明,黛眉对那个人的任何不满从来都只是用一种自虐式的哀哀怨怨来表达。黛眉最终自杀,一是这份爱让她太痛苦了,二是想证实一下那个人是否会痛心。实际上还是为情而死。黛眉肯定他会为此伤心并有足够的把握,这么说来,那个也深爱黛眉的男人肯定会伤心不已的,情人为了他生命都不要了,他还有什么面子放不下呢?结果黛眉的遗愿并没有实现,那个她念念不忘,情深意笃的男人一直没有出现。甚至在黛眉的追悼会上也没有露脸。与之相比,《桑烟为谁升起》中宁羽的情人对待宁羽的态度令人感动,当宁羽意外死亡,他的被社会公德所不齿的情人却丝毫不怕众人非议.来到追悼会上抱住宁的遗体不放,并发出尖利无比的哀号。她还不识时务的要求分一部分宁的骨灰带走,虽不合情理但确实看出情人对宁的痴情。男人的懦弱和女人的勇敢在对比中清晰可见。
女权主义者西蒙·波娃说:“爱情这个字眼对两性来说有不同的意义,这个严重的误解是造成他们分开的原因。拜伦说的很好:‘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是女人生命的整个存在。”口]‘““男人曾经发现在他们生命的某一段时间,可能是热情的恋爱者;但是没有一个被称为‘伟大的情人’l他们希望女人整个的活在他们的生命中,但是并不为她浪费自己的生命。对女人而言,正好相反。
收稿日期i2009—10—17
作者简介:崔润红(1977一),女,河南洛阳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
43·
婚恋网站的发展史
第一波:2003年/2004年,受Friendster掀起美国SNS浪潮第一波影响
特征:SNS先烈,“第二代交友”模式,在线约会交友(Date)服务,即“寻朋友的朋友”的方式建立完善社交圈,对搜索引擎开放,日志。
第二波:2005/2006/2007年,MySpace Facebook模式
特征:校园,网吧,城市流动人口,边缘人口,三线城市,同城约会和,视频认证,对搜索引擎开放(MySpace模式)和不开放(Facebook模式),某些网站开始剑走偏锋。
www.ailkx/LoveQA/Index.aspx
第三波:2007年底/2008,爱尚网,开心,Facebook模式,SNS开源建站程序,UCenter Home,游戏的力量,
www.ailkx/Story/Index.aspx
特征:邀请注册模式(邀请注册,邮件、msn、qq等形式发送邀请信,新注册用户必须接受过邀请才可以注册)SNS社区游戏化(webgame,flsh 运用,交互功能,API,“朋友买卖”、“争车位”“扎绵羊”“养狗狗”“宠物抱抱”“美女集中营”等游戏娱乐式APP(SNS应用程序),封闭搜索引擎,“开心”,娱乐为主。代表网站两颗心婚恋网,爱尚网,开心网。
崔润红/理想爱情的悲剧
去爱一个人就是完全抛弃其他一切只为她爱人的利益存在”or2343z这些经典言论恰切的反映了上述小说中男人和女人在爱情态度上的差别。
二、爱情过程:艰难曲折
小说中的女性在追求爱情或等待爱情的过程中历尽艰难曲折,结果却大失所望。“她们被破灭伤害过,但是她们不甘心,于是她们开始了艰难的寻或艰苦的等待,经年累月,旷日持久。我目睹了她们的努力,也目睹了她们的失败,当她们一天天年长起来的时候,我似乎已经预知了命运替她们安排的结局,
只能是爱情与婚姻分离,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是灵魂和肉体的分裂。”[1]162
《劫后》中,15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个城市发生了地震,几十万人同时死去,小说中的女人在地震来临前的那个夜晚,像个怀春的少女一样心里忐忑不安。在这个女人心中是有另一个男人的,丈夫之外的男人。她总是很想念他,有时会在夜晚干完家务活后,衣衫不整转几趟车穿越大半个城区去见他的情人。仅仅在窗下望见他家的灯光,看几眼就满意了。就是这么痴情的一个女子.对丈夫冷漠着,恪守着家庭中妻子母亲的责任,但又时时忍不住思念心上人。心上人也有了家庭,还是一个负责任的妻子。蒋子丹在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平凡的婚外恋的故事,男人女人还是有爱的,但两人之间总有一座大山在阻挡着。各自的家庭是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那个夜晚,地震来了,女人醒来后第一眼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而是心中的那个男人。她在残垣断壁中奔向她的那个他。却见男人正在费力的用双手扒他的妻子,对她的到来置若罔闻。女人蹲在一边忘情的看着,直到男人扒出面目全非的妻子时,发出狼嗥般得惨叫。女人听出那叫声里饱含了万箭穿心的痛楚和最激烈最深重的忏悔。“如同一根拷打的皮鞭呼啸生风而过,女人的灵魂在此时经历了酷刑的审问o”[11437大梦初醒了,女人落荒而逃,在一天后她扒出了她的丈夫和儿子。后来的日子里女人潜意识中一直认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及时救助他们而造成他们的死亡,自己间接谋杀了他们。心中的那个男人来了,来抚慰她,说过去已经完结了,并承诺以后会好好照顾她,两人之间的障碍没有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但女人的沉默表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因为实际的障碍没有了,精神上的障碍依然存在。
和其他的几篇爱情小说相比,在这篇小说中,蒋子丹并没有刻意去谴责什么,嘲讽什么,而是用很平实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有关婚外恋的故事。从男人和女人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不同.揭示了男人多情而现实,女人专情而浪漫的特性。从道德而言,小说中的男人的做法无可非议,女人虽然无意识中错过了挽救丈夫的最佳时机,但后半生一直活在良心的谴责中。面对没有障碍的,期盼已久的新的爱情,女人选择了沉默,拒绝了渴盼已久的幸福,也让人感动。结尾是每当那个时节,女人总会在西窗下用不再灵活的手指包着猪肉韭菜馅饺子,唱着一首那天黄昏唱的歌曲,男人也总是在那个时候来到对面的小花园静静地听女人唱歌,年年如此,已成为那个城市的一道风景。男人女人最终是否会走在一起,始终是个谜。但有一点,和蒋子丹的另外几篇爱情小说不同的是,男女主人公都让我们有些感动。真正的爱情是什么。何为地老天荒?历尽艰辛曲折就能达到吗?如何在现实中才能获得理想的爱情?看来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这些问题直接拷问人的本性。
·44·
三、爱情结局:悲剧
在蒋子丹的这些小说里,追求理想爱情的女人最终有两种选择:逃遁或死亡。
在《桑烟为谁升起》中,萧芒在丈夫死后,慢慢的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去相亲,还和一位小她很多的大男孩谈了一场短暂的恋爱。但还是不了了之。萧芒属于那种追求理想爱情的女人,而现实爱情和理想中
的是有差别的,这也注定了她的爱情的悲剧性。“通过写她对婚姻态度的被动,写她为赴西藏不惜辞去工作来证明这一点。在这里,我们不妨将都市看作世俗社会的代表而将西藏看作是理想的象征。萧芒义无反顾的离开都市显然可视为对世俗的逃遁。,,Ix3对爱情她恪守自己的理想,她“把世俗的爱情理想化”r1]”9
结果却往往被那些打着“理想”的幌子的骗子所骗。对此.蒋子丹说:“这是优秀女人最容易犯得错误”o[13369《绝响》中的黛眉,婚姻是失败的.黛眉有了婚外恋。最后因为这份苦恋而自杀。死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解脱,对人生困境的一种解脱,当活着不能摆脱困境时,死亡可能就是摆脱困境的一种方法了。对于献身理想爱情的女人黛眉,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理想爱情,便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死亡。但死亡虽是一种摆脱,可是死亡也并不能得到理想爱情的实现。
《从此以后》中,闻布衣的妻子意外死亡,更神奇的是死而复生,但这种生还只是躯壳的生还.她的精神已经死了,不如说是那个女人借她的身体还魂了。她是真的死亡了。小说中并没有写她是为爱而死,但她的死亡却成全了循规蹈矩的丈夫的潜意识中的理想爱情。
《劫后》中,男人和女人有了爱恋,但双方的家庭是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突如其来的地震把外在的障碍残忍的削平了。但女人面对心仪的男人,却选择了逃离。逃离是因为良心的自责和内疚,也是为爱而逃。
《等待黄昏》中的我执著于婚前的爱恋不能释怀,我用逃离到不喜欢的婚姻中来结束这份爱。《最后的艳遇》中,女厂长的艳遇没能实现,她一下子神情颓废,很长时间羞于见人.其实也是一种逃离。
在这些小说中,无论是逃离还是死亡,都和爱情或多或少有关系。逃离或死亡本身就意味着悲剧,隐喻着爱情的悲剧,理想爱情的无处寻觅。那悲剧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呢?从小说中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人性的悲剧是主要原因。小说中女主人公追求理想爱情和她们追求完美的性格有关。而小说中的男性对待爱情理智又现实的态度正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矛盾必然是会产生的。“悲剧的主人公一般也应是善良的,正义的,他的所作所为也是合理的.按说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由于性格上存在的缺陷,致使他在实现自己的合理权利中受到严重挫折,也就是说,他的悲剧是他自己的性格造成的,而性格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必然性,社会上有句谚语‘性格即命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眦3]
总之,纵观蒋子丹的这些婚恋小说,无论是婚姻外的还是婚姻内的爱情,最终的结局都是悲剧。《绝响》中的黛眉与丈夫的爱情婚姻,以丈夫先有外遇后来猝死而终结。《桑烟为谁升起》中,在丈夫爱上了别的女人后,萧芒也有了情人,并对她的情人一往情深,最后为这份痛苦的爱而自杀,心想只要自己的死能让情人伤心也算没有白死,结果那个晨晨缩缩的情人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从此以后》表面看似乎不悲,恩爱20年的夫妻,丈夫为妻子死而复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生欣喜不已,但活过来的妻子只是一副躯壳,精神已经死亡。丈夫暗自为这个秘密窃喜不已。作者在调侃的背后掩饰不住作品的悲凉。《等待黄昏》中的我在上大学时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明明知道不可能却念念不忘,在十几年后自己结婚前,去昔日的恋人,恋人丝毫无动于衷的样子让我的一片深情付之东流。《劫后》中男人和女人发生了婚外恋。地震使外在的障碍在灾难中消逝,两人原本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一起了,但最终因女人的良心受到拷问而未果。《最后的艳遇》说一个44岁的女厂长看似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当她在一次晚宴上邂逅了一个男人后,一直心仪不已,在久久的期盼后才知是自己自作多情而已。女厂长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对丈夫根本就没有注意过,一对中年夫妇生活到这份上。也非喜剧。
小说是虚构的,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王安忆说:“我觉得小说是一个绝对地心灵世界,小说绝对由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人他自己创造的,是他一个人的心灵景象。它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经验。所以它一定是带有片面性的。这是它的重要特征。”[4一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还是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有喜剧也有悲剧。并非都像蒋子丹小说中的悲剧一样,蒋的小说只是撷取了众多爱情中的一小部分,来表达她对小说中这类人爱情观的看法。小说中的大部分男性对爱情是自私的,务实的,懦弱的甚至虚伪的,蒋子丹在小说中对他们进行了嘲讽和鄙视。小说中的大部分女性对爱情太过于理想和浪漫,不切实际,虽然在爱情的追求上不乏勇敢和真诚,但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以及遇到的男人对爱情的自私和务实态度,造成了这些女人注定的爱情悲剧。蒋子丹在同情这些女性的同时也有调侃在里面,替她们叹息。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5]《伤逝》中的子君在当时可谓勇敢女性,为爱与家庭决绝。但当
她忘我的投入爱情中时,涓生因事业受挫,在生活的压力下抛弃了子君,他们的爱情终于土崩瓦解。和五四时期的子君爱情悲剧相比,蒋的小说中的新时代女性大多是事业有成,经济独立的女性:诗人,大学教师,女厂长等。她们独立自主,不依附男人,但她们的爱情依然是悲剧。这就值得人们去思考:时代在进步,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的发展中都在进步着,但对于小说中的这类男人女人,尤其是女人而言,所追求的理想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爱情?又该如何寻呢?如何才能得到呢?悲剧的原因是否都是小说中那类男性造成的呢?看似未必。正如子君和涓生的悲剧,涓生让人憎恨,子君让人同情。但子君并非没有错误,她错就错在把爱情看成生活的全部,以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为爱失去了自我。这肯定是不现实的。蒋子丹小说中的女性对爱情太过于理想化,太过于浪漫。在爱情中,执著,勇敢和真诚是可贵的,但付出自己的真情的同时也要看清对象,是否值得自己如此付出?但说着容易做着难,献身理想爱情的女人明明知错了却往往拨不出来。这也是与她们天生的性格有关的,是性格悲剧造成的,理想爱情对于她们而言是无处寻觅的。蒋子丹在塑造这些女性的同时.表面上对她们是同情的,但隐含的却是淡淡的无奈和希望在里面。
或许,因为男人和女人本性的差异,以及长期以来因男女社会分工的不同造成两性社会性的差异,在对爱情的追求与理解上男女也是不同的。由此也引发了种种的爱情悲剧。也许.理想爱情的获得并非单靠男人或者女人单方面的努力就达成的,这要靠两性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也正是人性的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蒋子丹.蒋子丹白选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23西蒙·波伏娃.第二性一女人[M].桑珠影,南姗。
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3]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59.
E4]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05:10.
Is]鲁迅.伤逝.鲁迅作品集[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207.
TragedyofIdealLove
——0nJiangZidan’SLoveandMarriageNovels
CUIRun—hong
责任编辑:王志蔚
Abstract:LoveiSanimportantpartinourlire.WiththedifferenceinthenaturaldispositionandtheSO-cialbetweenmenandwomen,loveismoreimportantregardingthefemale.Intellecturalwomenwithi—deasanddreamshavehigherdemandstowardstheoppositesex.Theideallovethattheywantoverlooksthefactthatthisisarealisticsociety.Therefore。theideallovetheydreamtopursueisdifficultto
chieve,evenisnoplacetosearch.
Keywords:ideallove;tragedy;the
attitudeoflove;death;escape
·45·
理想爱情的悲剧——论蒋子丹的婚恋小说
作者:崔润红, CUI Run-hong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刊名: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2009,8(6)
被引用次数:0次
1.蒋子丹蒋子丹自选集 2008
2.西蒙娜·德·波伏娃.桑珠影.南姗第二性-女人 1986
3.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 2003
4.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2005
5.鲁迅伤逝.鲁迅作品集 2003
1.期刊论文梁敏英追求理想爱情的悲歌——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爱情悲剧-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11)
福楼拜的著名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因不满于婚姻的平淡而去追寻理想的爱情生活,她先是与人私通,被无情抛弃后,又与人偷情,后来也被遗弃,而她在追求所谓理想爱情的过程中,不仅耗尽了包法利的全部家财,也使自己债台高筑,在爱情的幻灭和债务的催逼下,只得服毒自杀.本文拟从爱玛对爱情的一生追求来探讨她这种理想爱情追求背后的悲哀,从而分析爱玛的爱情悲剧.
2.期刊论文杨春叶.YANG Chun-ye《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爱情悲剧-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
爱玛是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她短暂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度过的.可她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一再破灭,最后在走投无路中死去.文章试图通过对爱玛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悲剧及悲剧原因的分析,使人们认识到爱玛的爱情悲剧主要是由社会、环境以及她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希望能给人一点新的启示和思考.
3.学位论文班爱荣毁灭与超越——尤金·奥尼尔的死亡观探析2008
尤金·奥尼尔,美国现代悲剧之父,在其创作的50余部戏剧中,基本都是悲剧。每一部悲剧作品中的主人公最后不可避免踏上孤独,失败和毁灭的道路。然而他们对理想、爱情和生活的追求总是伴随着无尽和希望--此岸的无奈和感伤之冰全部融化在彼岸希望的热烈追逐之中--真正的大写的人的基本素质。可以肯定,奥尼尔对待死亡的观念使我们认识到,即便是失败和死亡,人生也具有永恒的价值,痛苦和无奈的死亡也被注入了生命的意义和崇高的悲剧美感。
文章从奥尼尔的悲剧作品入手,分析了在作品背后所能够体现的作者本人的悲剧和死亡意识。我们认为尽管他的悲剧反映的是不幸的事实,但隐约能够看到作者对人生的一种乐观态度:生活是悲剧的但是有意义的,充满希望的。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透过悲剧本身也能体现自身生存的尊严和价值--对人生尊严的肯定和精神价值的弘扬--这正是人生的全部希望所在。毁灭是残酷的,但超越毁灭本身又是壮丽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够超越自我
,超越社会--乐观主义死亡观正是奥尼尔死亡观的核心。
文章探讨了奥尼尔悲剧中体现的独特的死亡意识,通过仔细阅读其主要作品,我们可以对他的人生态度也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奥尼尔对现实社会的强烈反叛精神。
4.期刊论文靳大力.Jin Dali《包法利夫人》:一部理想破灭的悲剧-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2)
爱玛是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她短暂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渡过的.对她而言,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令人激动的爱情,她终其一生在寻追求,并不惜背叛现实世界的秩序,可现实世界也给了她狠狠的报复,她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一再幻灭,现实世界也抛弃了她,爱玛只能在走投无路中死去.
5.期刊论文柳霞.凌娟浅谈安娜爱情的悲剧性——为理想爱情的抗争-大学时代(下半月学术教育版)2006(10)
(一)
我们常常是将生活中的主观与客观、自由与限制、理想与现实和人在自己的行为选择中感到的无可奈何用来诠释人物的"悲剧性",从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表面上去看,是关于安娜的爱情悲剧,我们也会沉浸在一种被爱情的悲哀所笼罩的氛围中,去悲叹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谴责扼杀了真挚爱情的刽子手--弗龙斯基.但是透过这层笼罩的迷雾,令我们肃然起敬的是安娜在以爱情为目标的与世俗力量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捍卫爱情的勇气,在复杂的世俗环境中为获得纯粹的爱情而作出的抗争的决绝.也正是这样一些因素,使得安娜的爱情追求被赋予了浓厚的悲剧彩.
6.期刊论文张健谈张爱玲《五四遗事》的主题意蕴-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张爱玲的<;五四遗事>与鲁迅的<;伤逝>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创作的视角不同,<;伤逝>是从社会的视角反映新青年的爱情悲剧,而<;五四遗事>则是从历史、人生的视角去展现青年人的爱情.<;五四遗事>的主题有两个层面:一、表现理想爱情的似是而非;二、揭示人生的华美与苍凉.其独到而深刻的主题使作品超越了时代,具有了永久的艺术魅力.
7.期刊论文卢妙清论庐隐《或人的悲哀》中亚侠的生命悲剧-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9)
庐隐《或人的悲哀》以书信体形式演绎了女主人公亚侠的一出生命悲剧,其沉湖自尽是她不得不走的无路之路.敏感脆弱的心灵使亚侠坠入感情的漩涡而终致病痛折磨;理想爱情的缺失令她茫然无助;探究人生究竟的不可得又使她陷入积极介入者与无用零余者的泥沼.
8.学位论文邹黎对爱情神话的解构——现代女作家婚恋小说研究2006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女作家婚恋小说创作的梳理,从中寻出她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的认识逐渐成熟和深化的过程,而这种成熟和深化也使她们解构了文人雅客千百年来所塑造、已深植进民族心理无意识的爱情神话。
第一章“爱情神话解构面面观”从实际作品出发,分别阐述了现代女作家对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两情相悦、天长地久、爱情崇高等神话的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