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2012年国庆黄金周为例
作者:马志华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7期
    马志华
    黄金周假日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引发了旅游学界对其研究和探讨。2012年,中秋和国庆合并放假,形成了8天小长假,加之首次全国高速公路对7座以下小客车实行免费通行政策,致使高速公路和旅游景区遭受了极大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2012年国庆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隐患,并从加强政府应对、提高旅游景区预警制度、改革休假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假日与旅游本不搭界,直到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之节假日逐渐增多,大众逐渐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特别是到了世纪之交,一年有了三个黄金周,大众旅游空前提高,局部地区出现了井喷式、爆发性增长。由此,假日与旅游的关系便密切了。假日旅游对拉动消费、扩大内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负面效应也显而易见:商家短期成本剧增;消费者享受的服务质量明显下降;政府公共管理费
用增加;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造成了巨大破坏等。而2012年的中秋、国庆黄金周,受天气晴好、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超长假期等多种利好因素影响,黄金周旅游火爆。旅游收入的增长对扩大内需有积极推动作用,但高速公路和旅游景区为此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2012年国庆黄金周为切入点,重新审视我国的假日旅游制度。
    一、2012年国庆黄金周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拥堵
    2012年国庆黄金周,国家决定高速公路对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免费通行的时间为2012年9月30日0:00至10月7日24:00。不少人害怕高速公路堵车,在9月30日早上提早驾车出行,但许多高速路严重拥堵,有的路段车龙绵延有20多公里。在9月30日晚上,很多私家车主就将车停在了高速路收费口前,等待“免费大餐”。到2012年9月30日零时许,许多高速路收费站车辆猛然上增。高速路免费通行的政策让不少人考虑自驾车出游,于是车多、路堵成为2012国庆黄金周的关键词。
    (二)旅游景区人数井喷
    在2012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0.9%,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19个旅游景区(点),中秋节国庆节假日期间共接待3425万人次。据统计,在2
012年10月2日,故宫的游客接待量达到了18.2万人次,刷新了故宫日接待游客的最高值;西湖2012年9月30日的游客量为40万人次,而在2012年10月1日竟然达到90万人次;南京中山陵的游客量更是达到日均接待量的10倍等。2012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不少旅游景区遭受井喷,这说明公众的旅游需求迸发,但迸发得并不均衡。
    二、2012年国庆黄金周旅游隐患
    (一)交通安全隐患,缺乏安全保障
    2012年国庆黄金周高峰出行、车流集中,道路拥堵,存在极大的道路安全隐患,一组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据统计,2012年9月30日至10月7日黄金周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325万元。即2012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平均每天就有8553次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99.25人。2012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再次以血的事实拷问中国的假日黄金周制度。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是继生理需求之后的第二大需求,安全也是人们出游关注的首要问题。对于旅游业来讲,安全是生命线,是旅游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没有安全保障,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旅游品质下降,游客满意度不高
    2012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人数井喷,备受关注的是陕西华山游客被打事件,2012年10月2日,几万游客挤爆陕西华山,管理陷于瘫痪。有成千上万游客夜困山顶下不来,游客要求退票,与管理方发生冲突,还出现了游客被打伤事件。2012年10月3日,游客已经基本疏散。但“游客被打事件”迅速给本该欢快的节日气氛蒙上了一层阴影。2012年国庆节黄金周期间,交通拥挤、景区超载、管理混乱、住宿困难、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大打折扣等等,极大地损害了旅游者的利益。虽然,高速路免收通行费使不少自驾游游客交通成本降低,但因节假日的食宿等费用水涨船高,旅游者抱怨“钱没少花,罪没少受,旅游太累”。旅游者本想通过旅游这一方式,获取快乐或愉悦。但这样的黄金周旅游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旅游者身心疲惫、享受不到旅游的乐趣这也有悖于旅游目的。
    (三)景区超负荷承载,严重破坏旅游资源
国庆去哪里旅游人少    浪潮式的客流,使许多旅游地的客流量远远超过旅游地的容量和接待能力,导致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超负荷承载。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旅游者就是一个污染源,游客增多,旅游活动的频繁和分布的过于集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作为旅游市场供给核心的景区,其收入也就不会是因为黄金周而额外增长了,反而其有可能付出了游览环境遭到破坏、游览设施超负荷运转、游览质量下降等代价,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得不偿失。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而目前的黄金周旅游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是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
    三、黄金周假日旅游的发展对策
    2012年的国庆节黄金周旅游收入的增长对刺激内需、拉动消费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其带来的负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对交通运输能力和景区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从2012年国庆节黄金周的旅游情况来看,公众的旅游需求是有增无减。对于这样迸发的旅游需求我们要加以疏导而不是堵住它,这就要求我们要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运输管理和旅游管理,最终提供更高水平的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一)加强政府应对
    为了应对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可能造成的拥堵,在2012年9月30日前,许多高速路收费站点都作出了相应准备:如设置诸如“小型客车靠左,大客车货车靠右”等疏导标志,提醒小客车尽早与收费车辆分流;在高速路上设立应急出口等。这些措施对有效疏导交通拥堵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免收通行费后,小车在通过收费口时发卡、收卡等举措造成通行不畅。交通部门针对这一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2012年10月4日中午12时起对7座以下的小客车直接抬扛放行,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2012年10月6-7日返程途中,由于政府发布和媒体宣传,出行游客获得了很多信息,纷纷调整自己的出行时间,错峰返程,因此,高速路返程高峰没有像出行高峰那样拥堵。
    从高速公路免费的政策的提出到实施过程中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一项政策的制定不仅方向正确,而且遇到问题要及时调整,充分体现政策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因此,像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这样的惠民政
策,真正做到服务于民,需要提前做好预案,及时发布路况信息,积极引导分流等。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应对及时。
    (二)景区完善旅游信息预警制度
    2012年9月29日16时至10月7日16时,全国假日办共接到163个,其中涉及景区景点的最多,共91件,占投诉总量的48.7%。2012年国庆节期间,不少景区提前做了迎接黄金周的旅游应急预案,但面对游客井喷,旅游应急预案明显应对不足。如厦门鼓浪屿景区虽然事先做了应对客流高峰的准备、发布了预警短信,但终因限流分流方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遭人诟病。黄金周期间,鼓浪屿这一面积1.88平方公里、仅居住近1万人的小岛,创纪录地迎来了72万人次的游客,以致“平视看人头,仰视看石头”,网友惊呼:鼓浪屿差点“被踩沉”了!如此之大的景区游客密度,超越景区承载能力,让景区安全、旅游保障系统等饱受压力,也使岛上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游客井喷,很多旅游景区在被挤爆的同时,都没有提早发出预警限制客流,超高客流量使景区接待工作承受很大压力,但由于景区游客盈门,经营管理者往往喜不自禁,根本不愿意考虑预警限客一事。这就给我们的旅游管理带来挑战,不仅要考虑高峰低谷的区别,还要兼顾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差异,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完成高水平的管理。景区要完善旅游预警制度,提前制定科学周密的旅游应急预案,及时发布人流、天气等旅游信息,除了在公告牌和语音广播发布客流信息外,景区还通过、
微博、博客等疏导游客,引起游客的关注和重视,必要时要暂停售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景区投诉,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三)改革休假制度,让假日回归休闲
    目前我国公民每年享有的法定节假日共115天,拥有休息权∕休假权,必须在国家制度和法律层面获得保障,不然只能是纸上谈兵。对政府而言,必须制定方针政策赋予人民大众以休息权,不仅如此,而且应该保障和监督机制确保人民大众获得休息权,还要引导人们在休假中获得身心的全面调养。因此,改革休假制度的方向,即让假日回归休闲。对于黄金周的旅游需求,政府一方面积极疏导客流,同时要重视休闲教育,引导民众进行有益于身心的休闲活动。对于公众来讲,很有必要多了解休息、休假、休闲的文化传统知识,多了解外国人度假模式。总之,别让“假日全民大出游”唱独角戏,休假本应该是多元化、多样化,那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才成为可能。
    四、结论
    毫无疑问,假日制度催生了假日旅游。2012年国庆节黄金周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高速路上拥堵、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景区人数井喷,游客抱怨“连吃饭上厕所都成问题”,景区预警不足、管理混乱降低了旅游质量;景区超负荷承载,严重破坏旅游资源等等。2012年国庆节黄金周假日旅游又一次考验了我们的社会管理水平和旅游发展水平,像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这样的政策真正做到惠民需加强政府应对;对
于大众的旅游需求我们应加以疏导,景区完善旅游信息预警制度,提供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促进我国的旅游业转型升级。公众有了休假权,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尤其不能误导,政府应去功利化,切实为民众着想,假日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让假日回归休闲,政府要加强休闲教育,公众要深刻理解休闲的内涵,进而体验高级的、有价值的休闲活动,满足其文化需求、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
    (作者单位: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马志华,女,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