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硕20042 郝育倩 2004212366
摘要:
爱情片是一个源远流长而又永不衰落的电影类型。与韩国其他类型片相比,韩国爱情片在类型片本身的拓展上成绩显著,它在吸取好莱坞及欧洲等国爱情电影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韩国特有的民族风情,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表达新时代主题和爱情观,叙事模式新颖、节奏舒缓、细节设置精致、影像唯美、注重长镜头的运用和偏爱 “静态构图”等。本文从主题、故事、情节模式、人物设置、叙事风格、影像风格等方面切入分析。
关键词:类型电影、爱情片、韩国青春爱情电影
1.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不仅仅是好莱坞的电影现象,在世界电影史上,类型电影作为一种适应观众需求、迎合社会大众审美趣味的形式,为整个世界电影建立了一系列诱导观众的叙事法则。这些叙
事法则被不同国别的电影艺术家相互仿效,显示出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类型电影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电影现象,类型电影确立并尊崇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大众心理愿望,表达社会的各种状态和情结,形成了以“类”划分的相对固定的形式系统,在情节内容、叙事走向、视觉风格等方面都有某种程式性和类似性。类型电影在追求商业利润和票房价值的外力推动下,不断满足人们对某类经典作品形式感的审美需求。
1.1 类型电影(Genre Film)的定义
“类型电影”(genre film)是一个集合概念,是艺术家和观众在交流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各种特定的惯例系统。美国学者格杜尔德认为类型电影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美国学者罗伯特·考克尔则认为:“电影一旦发展出一种叙事结构,从仅仅展示事物(如火车离开站台或两个接吻的人)转向讲述故事,就开始形成类型。故事一旦被讲述,它们就立刻进入了一定的类型:浪漫的、情节剧的、追捕的、西部的、喜剧的。”托马斯·沙兹认为“类型电影”是:“由熟悉的,单一面相的演员在一个熟悉的场景里演出一个可以预期的故事模式。”梭罗门在《电影的观念》中给出了“样式”(即类型)的定义,他认为类型电影应具有如下“三性”:一是承继性。样式的意思是一部影片配上观念已经在其它几十部以至
上百部影片中看到过的地点和人物;二是相似性。他认为,类型划分是以“风格”和“地点”(即环境)相似而不是以“题材”为基础的;三是规律性。他认为类型电影体现了电影的许多特殊规律,每一种盛行过的样式几乎都具有某些真正的电影特性。在李显立所译的《电影批评面面观》中,则这样定义:“当美国电影在好莱坞发展时,出现了在形式、风格、影像和主题上相当类似的通俗电影形态,成为所谓的类型片— —家庭通俗剧、恐怖片、西部片、科幻片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类型电影的最基本特征归纳为“模式化”,即在同一类型中相对模式化的主题、模式化的人物、模式化的叙事结构及模式化的影像、风格等。
1.2 类型电影的识别要素和分类标准
一般认为类型电影必须具备三个要素:1、公式化的情节,如灾难片中的天崩地裂、劫后余生;如西部片中的英雄解围。2、定型化的人物,如我行我素的警察、除暴安良的牛仔、奸诈邪恶的阔佬、仇视人类的科学家。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如危机四伏的塔楼,神秘莫测的古堡、桌椅横飞的西部酒馆。男人恋爱时结局
一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从六方面入手更为细致地区分各个类型的特征:一是叙事,相似的(有时是程式化的)情节和结构,可预测的情境、段落、冲突及结局;二是人物的塑造,相似的人物、个性、动机、目的和行为类型;三是基本的主题,话题,题材(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行业的、政治的、道德的)及价值观;四是环境,地理的或历史的环境;五是视觉图谱(与以上几点联系密切),一组熟悉的视像如环境的装饰、服装的设计、道剧的安排、某些定型演员(有些也许会因此成为明星大碗)的选择、熟悉的对话方式等;六是拍摄技术,风格或形式方面的成规,包括照明、录音、彩的运用、剪辑等。观众对此的认识远不如对内容的认识那样自觉。
1.3 类型电影的发展历史和更新机制
类型电影首先是艺术和工业重合发展的现象,是自发的工业机制生长和艺术创作互动现象。类型电影兴起于上个世纪头20年的好莱坞,在30至50年代达到全盛期,并对世界各国的电影业都产生了影响。二战后,各种类型影片的外部形式和内在观念的构成基本固定成熟,并为世界各国的观众所熟悉。1950年美国电影协会统计数字表明,该年好莱坞电影的分配状况是27%的西部片、20%的犯罪片、11%的浪漫喜剧片、4%歌舞片,剩下的则是战争片和神秘间谍片之类的影片。
类型片的成型和繁荣作为追求商业回报的一条捷径,也成了影片制作过程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到了60年代,类型片随着好莱坞制片厂体系的解体而发生较大变化:传统的影片样式趋于衰落,类型片之间严格的界线模糊起来,除了一些原有的纯粹的样式以外,类型与非类型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融合,产生了亚类型形态。“在新好莱坞创作现象出现以后,类型电影的发展呈现两种形态,一是以纯粹的原有样式继续摄制;一是类型之间、类型片与非类型片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形成类型融合的形态或亚类型。”
类型电影是某些社会价值观念和观众形式趣味的交叉点,因此它不是一个自足的封闭体系。类型电影在稳定的框架中不断继续着艺术的演变。类型电影不光在创造和遵从某种审美的规范,还随着一定的文化模式而变形、化合。每一种电影类型一旦相对成熟后,其蕴涵之中的基本元素是不变的,在稳定的艺术框架中,培育了具有一定“审美期待视野”的受众。同时,当这种“固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时,类型电影会随着公众趣味的变化,继续着艺术的演变,电影创作者们也会通过反用模式,甚至交叉和化合几种类型元素,激活观众的审美情感,造成审美上的发现和新鲜感。类型电影实际上是在稳定的框架中不断改变形态,制片人让它们不断适应和满足公众的欣赏趣味,公众也会不断地去看它们,一个庞大的类型化影片公众组就会产生。
类型电影在发展中不断适应大众的文化趣味,以“不变应万变”的气势活跃在当代电影创作的舞台中。商业化的电影工业体系和市场竞争的机制应该是孕育类型电影的温床。它的演变始终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在观念上追寻主流性的社会思潮。当代的某些电影类型呈现出新的发展走向:类型本身成了纯粹的形式,成了所指。“当类型的古典惯例被改良,模仿,到最后被颠覆,它的透明性就慢慢地消失,变得不透明:我们不再穿透形式(或者看进镜子里)区看见理想的自我意象,而是注视形式本身去检视和欣赏它的结构与文化功能。”
2.爱情类型电影
2.1 爱情类型电影的定义
爱情片是一个源远流长而又永远不衰落的电影类型。它永恒的魅力来自人们对纯真爱情的永恒向往。人类所有的爱情故事似乎都在遵循一个共通的模式,这个模式是千百代人类在长期的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里,因为不甘世俗的压抑而枯萎的爱情而派生出来的不切合实际的对爱情的幻想,并通过意识的遗传而世世代代累积下来而成。荣格称它为集体无意识,这样的爱情通过静谧的风景、雨中的浪漫、情书的传递、离别、伤感、眼泪、欢笑成为爱情的原型,
永恒地占据着我们的无意识层面,成为我们永远挥之不去的“爱的情结”。
爱情片(Romantic film),以爱情为主要表现题材并以爱情的萌生、发展、波折、磨难直至恋人的大团圆或悲剧性离散结局为叙事线索的类型电影。它们通常以爱情的艺术表现为主要吸引力,以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碍产生的冲突为叙事的主要动力,通过表现爱情的绝对超越性来探讨爱情这一永恒的人类情感和艺术主题。与其他类型相比,爱情片是个较“纯粹”的类型。它很少承载社会、政治意义,即战争、阶级差别等元素。非爱情类型片中的爱情是为情节的推动或发展而出现的,爱情的悲欢离合只是其它事件的附属因素;而在爱情类型片中,爱情是唯一的中心,没有什么比爱情的发生、发展更重要的了。
2.2 青春爱情电影的定义和传统类型特征
青春爱情电影是爱情类型电影中的一个亚类型。主人公形象向青年男女靠拢。青春爱情电影完全沿用了爱情片的叙事模式,而它在题材上主要是表现中学到大学这一年龄段或刚刚毕业工作的青年男女。
传统的青春爱情类型电影蕴含一种爱情至上的基本精神,往往用爱情超越一切、战胜一切的
信念来组织故事,并且通过或高扬或低落的结局来强调和深化这一信念。传统的爱情片以爱情发展的心理过程为剧作核心,主要故事情节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其叙事策略则是男女主人公冲破各种阻力而结合在一起(生或死的方式) 或彼此确认爱情关系。影片一般以两主人公的相识作为剧作的开端,发展段落要描写他们相识以后如何发展到相爱,但是爱情片中总要为爱情的圆满设置障碍,主人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障碍可能是父母的反对、阶级的差异、疾病、生死、天灾人祸。总之,主人公之间爱情的发展是戏剧情境发展的动力。
在人物设置上,传统的青春爱情类型片中的主人公常常是美貌而又被理想化的青年女性,或帅气而有个性的青年男性。男女主人公的恋爱过程充满误会、坎坷、曲折,但终究是爱情的力量最伟大。爱情的力量能够战胜经济和地位的差别、家族偏见、常规伦理和社会历史带来的障碍。
影像风格方面,青春爱情类型电影的风格平实、浪漫、流畅,调子明亮。电影语言在爱情片中的运用是偏向于谨慎,朴素甚至保守的,嫌少突破。
不同时代的爱情电影呈现出微妙的变化,代表着各自的时代风貌: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神圣纯洁,是呼唤人性高扬人权的一面旗帜;现代社会的爱情理智而含蓄,使人们反观自我抗拒
异化的救命稻草;后现代条件下的爱情,带着这个时代特有的痼疾,它疯狂,复杂,甚至荒诞。在当代的爱情片中,爱情的思索和人际关系的哲理探索不再是爱情片坚实的底层“主题”。而唯美主义的电影语言、爱情片模式的改写和戏弄、叙事上的翻新成了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爱情片不再是传达某种社会评判的工具,它自身的趣味,某种纯粹的形式和性爱的本能显现就是它的意义。
3.韩国青春爱情电影
3.1 研究韩国青春爱情电影类型的理由
专文研究韩国青春爱情片的原因在于:首先,韩国电影在亚洲已不再是新生力量,而成为亚洲影坛的一面旗帜:从《生死谍变》的票房奇迹到《我的野蛮女友》掀起女权主义热潮,从《醉画仙》大举进军戛纳到《绿洲》在威尼斯电影节的传奇胜利,韩国电影在短短几年中不仅繁荣了本国电影市场,也赢得了世界级的重要电影奖项。
其次,自20 世纪90 年代后期至今,爱情片是韩国电影中数量最多的类型片种,在票房上占有突出的位置,对韩国观众、韩国电影发展的影响很大。2001 年韩国电影除总票房继续保持连年
增长的良好势头(达到27 %的高增长率)外,最鼓舞人心的是票房最高的前四名全是本国影片! 而且还有一点也相当鼓舞人心,即本国票房的一半来自25 岁以下的年轻人,被好莱坞电影喂大的一代已经倒戈转向, 民族电影的阵营。与韩国其他类型片相比,韩国爱情片在类型片本身的拓展上成绩显著。爱情片与韩国电视连续剧、其他流行文化互相映照、彼此促进,在叙事策略、技巧和影像文化上具有突出表现。
3.2 韩国青春爱情电影发展概述
韩国新电影现象中爱情片的源头可以追溯至1992 年的《结婚的故事》(金义硕导演) 。影片讲述了一对男女结婚、吵架、分手、和好的故事,由于矛盾设置富于现实性、情节编排紧凑、拍摄手法新颖,这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仅在汉城就创下5216 万观众的票房纪录。这部影片虽然具备爱情片的一些类型要点,但基本上是一部浪漫喜剧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