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求源,论衡阳历史文化的特与价值
衡阳,是一座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人类文明进程和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衡阳从来没有缺席。不但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树立起了无与伦比的丰碑。
作为中华文明一脉,衡阳文化既有中华文明的共性,又有地域文化的个性。作为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衡阳的历史文化呈现出多样性,诸如人们总结出的大雁文化、宗教文化,名山文化、书院文化、船山文化、抗战文化等等。众说纷纭,但这些全都属于文化现象,不能从根本代表衡阳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的脉络,必有主线。必有纲目之别,主次之分。衡阳历史文化的主线是什么?有三条:一是以火神崇拜为源头的祭祀文化演变史;二是以神农炎帝为标志的农耕文明进化史;三是以南蛮血性为基因的湖湘文化发展史。这三条主线,与以上诸多文化现象,是本与末,源与流的关系,为衡阳历史文化打下了独特的地域标签。
火神崇拜,是衡阳文化的主要源头
说到火神崇拜,离不开南岳衡山。然而长期以来,衡阳人“不识南岳真面目”,一讲南岳的文化底蕴特,就讲是寿文化、佛道共存、祭祀文化、名山文化等等。
这些当然没错。但是这些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源头在哪里?古代朝廷和民间为什么要在南岳衡山祭祀呢?祭祀的对象又是谁?很少有人思考,以至于今天说到衡阳文化特,都呈碎片化,没有系统性,缺乏独特性。
为什么说火神崇拜是衡阳历史文化的主要源头呢?
我们要从火神祝融的封地衡山与古城衡阳的关系说起。首先,衡阳的名称来源于衡山。这源自古人的一种文化地理概念:”山南水北,谓之阳。”衡阳,就是衡山阳面之意。故此,衡阳与衡山具有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
其次,衡阳、衡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体,不分彼此。秦置郡县,以岣嵝山名衡山,置衡山县。汉初,分衡山县为承阳、酃二县。三国时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立衡阳郡,郡治即在衡山县城北。晋改衡阳县为衡山县,仍属衡阳郡。隋改郡为州,废衡阳郡为衡山郡,治所
为衡州。唐沿旧制,改隋衡山郡为衡州,移治湘江(临蒸)。宋承唐制,衡州城墙始建。此后,衡阳与衡山在行政概念上的区分才渐渐明晰起来。
火神祝融是衡山的象征与代表,南岳衡山连绵八百里,共有七十二峰,其中五十二峰在衡山县境内。谁是象征或者代表呢?自然是主峰祝融。祝融作为南岳衡山主峰之名,古已有之。而祝融之名,则更久远,在中华民族始祖黄帝时期,是一个负责司火的火正官,一个可以世袭的职位,最初几位火正死后封为火神,后世子孙以祝融为氏。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信仰。祝融作为火神的地位是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与炎黄子孙的概念是同等的。
火神崇拜对于衡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衡阳的火神崇拜源远流长,特鲜明,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心理。由祭祀火神祝融衍生而来的礼乐制度,演变成为衡阳地区节日与婚丧仪程的范式,其遗风至今仍然得到部分保存。如南岳衡山周边县区老百姓祭灶神叫祭“司民(明)老爷”,衡山前后两个古镇界牌、高塘分别保留至今的“火灯节”与“火龙节”;衡阳人乔迁新居叫“搬火”等等就是鲜活有力的例证。
▲界碑火灯节 彭斌摄
因为衡阳是火神祝融的驻地、封地、墓地、纪念地,火文化对于衡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火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文明进化的分水岭。人类从学会取火到学会管理火种与掌握使用火的方法,是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祝融的功绩就是教化人们管火用火,他是历史中具体哪个人物或者职位已经
不重要,因为他早就是族神崇拜的图腾和文化象征,是一个文化符号。
理清了上述关系,就可以明白,由火神崇拜而产生的火文化与南岳衡山以及衡阳城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其一,从古至今,南岳衡山祭祀的对象主体一直是祝融,即南岳圣帝。祭祀火神的活动是南岳衡山所有祭祀活动的源头与肇始。南岳衡山从最原始的祭祀天地,到后来改为祭祀人格化的神灵,是从祭祀祝融开始的。其他佛道场所都是在祭祀火神祝融已经形成传统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其四,祭祀火神的活动带来并造就了南岳衡山的文化地位与影响力。正是因为有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祭祀祝融的活动,才有南岳衡山在朝野的地位与影响,然后才有儒释道三教共处于此的文化现象,才有随之而来的祭祀文化。南岳之所以香火旺盛,就是因为香客朝拜南岳圣帝-火神祝融。
其五,也正因为有祭祀活动、祭祀场所,才有来自官方与民间的络绎不绝的祭祀人流,然后才有南岳古镇的出现,才有因为到南岳祭祀而出现的周围数百里范围的古道、古亭、古渡、古驿站,也才有古代衡州的繁荣与发展。
其六,正是因为历朝历代源源不断来自朝廷在南岳衡山的祭祀,才逐步提高了南岳衡山的影响力,知名度,从而有文人名士慕名而来,带来一系列文化进入与影响、教化,才有衡阳的人文兴盛与文化发展,才有衡阳文化在中华文化以及湖湘文化中的作用与地位。
火神祭祀崇拜形成火文化。火文化的核心源自祝融名字本身的含义:祝在古语中为持久永远之意,融为光明之意。即永远光明。那么,衡阳历史文化的本质、特、价值之根,就在这个美好的向往追求之中。
衡阳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衡阳是一个内陆城市,深处农耕区域的腹地,这是受衡阳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农耕文化始终是流淌在衡阳大地的文化血脉。
汉族农耕文化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农耕文化标志性创始人物与衡阳紧密关联。黄帝的妃子嫘祖在衡阳发明养蚕,用蚕丝纺织制衣,使人们告别了着兽皮树叶的时代,死后葬岣嵝峰嫘祖坟。衡阳原住民“火耕水耨”,炎帝“神农氏”到衡阳后“创耒”,后世称“耒阳”。《周易·系辞》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开创了农业时代。炎帝死后葬酃县鹿原陂,酃县历史上属衡阳。舜帝南巡,在衡阳雨母山祭祀帝喾,死后葬宁远,历史上亦属衡阳;大禹上岣嵝峰求“金简玉书”,留下“禹碑”,得疏导之法治水,推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到汉代,蔡伦发明“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更直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理念与制度的行程,均与衡阳密切相关。而且至今有史可证,有遗迹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