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书习题答案
1、山顶洞人的头部与北京人头部哪些地方不一样?
山顶洞人头部的前额、眉骨和嘴巴都摆脱了猿类的特点,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上一样。
2、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火的作用有: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②御寒。③熟食。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人类体质,尤其是大脑的发展和健康。④火可以帮助人们驱逐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
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4、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相同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两者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两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房屋的结构不同,前者为半地穴式房屋,后者为干栏式房屋。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5、半坡的房子与河姆渡的房子为什么不一样?
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河姆渡居民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干栏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结论:这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远古居民生活的影响,也说明远古居民认识适应自然和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
6、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共同点。
1、都是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址:  2、都出土了栽培作物种子;
3、都出土了新石器(磨制石器)和陶器;4、都发现了家畜(chù)家禽(qín)的骨头。
7、想一想,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走出洞穴盖房定居,使人们进一步人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8、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原始农耕社会后期,贫富已明显分化,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已有明显差异。
9、从陶舟的大小看,无实用价值。小陶舟是做什么用的?它说明了什么?
A.它说明河姆渡居民能够制造陶器。
B.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很熟悉舟,或舟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很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D.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有一定的闲暇时间。
E.其他……
10、以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为例,谈谈传说和史实的区别P13
历史传说的内容除了夸张虚构,最多只能印证历史,比如炎帝制作耒耜的传说;而考古资料提供的史实必须真实可靠,用来证实历史,例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骨耒。总之,传说和史实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有没有考古发现的文物证据。
1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舍己为公;乐于奉献;勤劳勇敢;不怕艰难困苦;勇于创新,不拘一格;率领人民治水、能与众同甘共苦,都很值得学习。
12、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
A远古的时候曾有一场大洪水;B洪水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人们在和洪水进行了长期的 斗争; C人们团结在领导者 的领导下,终于制服了洪水;
D出现过两种治水的方法;E治水成功的人最终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13、从鲧和大禹治水对比表种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失败乃成功之母;勇于创新;做事要根据事物的特性办事请;做事治标只是一时得利,治本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14、我国的远古传说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⑴我国农业起源很早,炎帝、黄帝时代人们就种植庄稼。⑵按传说,黄河流域原始农业水平相当高。⑶很多人为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⑷水利对农业的兴衰影响很大,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与自然做斗争,兴水利,除水害。⑸我国很早就有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⑹农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等。
1、商朝时,人们用哪些材料制作工具、生活用具和武器?比起其他材料来,青铜有什么优越性?  所用材料有青铜、铜、石、木、玉、骨、贝,等等。
A.比纯铜硬度大。B.比石、木、玉等更易成型。
C.青铜工具、武器比石器等更锋利。D.其他。
2、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4、你认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点有哪些?P29
不理朝政,丢失民心;沉溺酒,祸国殃民;自以为是,不听忠言。
5、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发愤图强、坚持不懈是成就事业、振兴国家的关键。统治者必须勤于政事,与民休息,赢得民心。抓住时机、注重谋略。
6、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王权衰微,周王已不能控制和指挥诸侯,而强大的诸侯以实际上取代周王发号施令,控制和指挥其他各诸侯国。
7、结合课文想一想,六国合纵抗秦的谋略为什么没有成功?
⑴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法破坏合纵,各个击破;⑵秦国采取“连横”的策略破了“合纵”;⑶五国间“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
8、说一说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而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其官吏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
9、你认为商鞅变法措施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一般认为改革土地制度最重要。它是其他改革的基础。或者认为推行县制最重要。它对后世10、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客观原因: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正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商鞅变法正好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这是根本原因。另外,秦孝公的支持也是重要原因,还有人民的支持。
主观原因:商鞅变法有决心,措施得当,执法严厉,改革比较彻底。
11商鞅行政管理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变法领域
具体措施
作用
 军事
 奖励军功
 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
2)极大提高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严肃军纪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
 1)用法律的形式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2)推动秦国经济的发展,稳定国家    财政,增强国家实力。
 奖励耕织,实行重农抑商
 统一度量衡
 政治
 实行县制,国君任免官吏
 1)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管理与统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2)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
 推行什伍连坐制
 强化法治, 轻罪重罚
思想文化
焚烧诗书
加强了思想控制
12、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1、历史作用(积极性)(或称成效方面)
1)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2)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2、局限性: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如:刑法严酷
2)加重剥削与压迫:如:连坐法
3)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合法性
4)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13、对商鞅变法的认识和启示
认识:改革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曲折性;进步性;局限性。
启示:1、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
2、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
3、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4、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5、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14、商鞅变法时,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各自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
贵族反对,因为变法废除了贵族特权;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因为变法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权;平民拥护,因为变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15、《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答: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2、试分析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A、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B战国后期,尤其是长平之战后秦国的优势进一步确立。C、秦王政的才能及正确的统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D、其他。
客观原因;A、战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统一创造了条件。B、人民渴望统一。C、东方六国不团结。D、六国统治集团为秦的策略所瓦解。E、其他。
3、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4、“焚书坑儒”的危害:
摧残文化,阻碍教育发展,束缚和钳制人们思想,激化秦朝知识分子与政府的矛盾。
5、“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功宜为王”
大意是陈胜将军穿着铠甲,拿着兵器,讨伐不讲道义的事情,诛杀暴虐的秦朝政府,功劳很大,应该封王。
6、“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大意是陈胜虽然死了,但是他封的侯王将军争相灭亡秦朝,是因为陈胜首先造反的原因。
7、陈胜、吴广、项羽和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加速秦朝灭亡。刘邦;直接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8、汉武帝兴办太学的情况P62
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为了培养忠实于皇帝的官吏后备人才,在都城长安办太学,让经学博士坐在矮榻上,其余三方是席地而坐的学生,以儒家经典教育年轻一代“弟子员”,儒家经典成为“学而优则仕”的工具。儒学官学化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开始向官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