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
连接不上网络《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1
则更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互联网提供的开放的信息获取和意愿表达平台让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成为可能。当今社会的网络舆情空前活跃,广大民众对民生、贪污腐败等社会热点问题的高度关注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不可否认,网络舆情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监督政府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实的利益冲突和非理性情绪在网络空间的蔓延影响了社会政治的稳定,因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并进行有效治理是当前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关键词】网络技术 新媒体 网络舆情 治理
网络政治参与下的舆情治理研究
谭家乐
从语言、文字的出现到印刷术的普及,从电话、广播与电视的发明到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对我们的社会政治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全方位地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够更加自由地传
递信息和发表言论的平台,另一方面,政府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来了解舆情民意。网络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无疑为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载体,但与此同时它也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
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态势
在互联网发展的几十年间,移动化和智能化,覆盖广、渗透深的特征早已使它成为技术应用主流,新媒体不但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其社会化功能也日渐显现。
(一)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交互性使得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传播的特性,受众由传统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主动获取者甚至是发布者。任何人都可以在移动数字终端设备自由地接入互联网,每一个移动终端都可以是信息的发源地,这就使得任何一个网民与大众传媒一样都拥有随时发布新闻的能力,而且对很多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比大众传统更快、更及时。在数字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表现出来的独立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控制,微博等形式的网络参与改变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模式,移动互联网使得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感兴趣的信息,参与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新媒体领域的媒介传播呈现出了全媒体态势,在集文本、图像、视音频技术大成于一身之外,其交互性、实时性、个性化、灵活性、跨时空性等
特征大大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地位。
(二)更加广泛深入人类社会生活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在互联网还没出现的时候就提出媒介是人的一个延伸,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带着手机,里面装着各种新媒体app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讲,手机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的一种器官的延伸。随着数字技术与生产生活的日益融合,不仅新媒体使用者被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智能化的物也被连接起来,这集中体现为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近年来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开始逐步走向现实,在建筑、能源、医疗、教育等不同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人类生活发生翻天覆地
变化的同时,也使得新媒体功能发生重大变化,使其从一个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转变为以信息传递为中心的社会服务者。”①同时,新媒体也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者,据统计,“125个国家的总统、首相和相关机构都在Twitter 上注册账号,在南美、北美分别有75%和83%的政府拥有Twitter 账号,3/4的欧洲领导人活跃在Twitter 平台上。”②从中可以看出,新媒体在未来将以更大的力度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大数据将从概念变为现实,对社会生活产生全方面的影响,大数据技术对国家管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开始依照国情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希望借助技术的变革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参政议政、舆论监督已成为广大民众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形式,其自由性、低门槛和草根性等特征极大地鼓舞了网民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年来频发的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等事件就证实了这一点。广大民众通过微博等新媒体有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利益诉求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平台,他们在对相关问题进行争辩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有助于培育自身的公民意识乃至对整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有线网络媒介的兴起为舆论监督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这一现代科技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政治生态,它让更多的民众有机会参与到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来,从而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
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下的舆情走向
公民借助新媒体进行参政议政首先表现为通过对社会政治或民生等热点话题进行相关分析与评论,借由新媒体得到传播并通过舆论来影响政府的决策;其次是通过参与相关网络评论或网络民意调查使政府机关在做出决策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再次是通过政府机关提供的监督途径,主动进行信息披露以便对政府进行监督,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这样看来,广大民众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已然成为了网络舆情的中坚力量,彰显了平民话语权,形成了以平民利益诉求为价值关怀的话语空间与话语体系。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走向及其成因
网络媒体对重大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实时报道和传播,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广大民
众可以通过网络把自己心中的疑问和不满发泄出来出来,但是,
时事文化参考
由于通过互联网的言论表达内容无所不包,很多负面、极端的言论借助互联网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在网络舆论场中得到放大和强化。
一方面,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缺乏专业舆情监测机构。网络是一种超时空的信息链接,任何信息不论真假,只要达到引爆点,一旦吸引一部分网民的注意就可以立刻通过网络论坛、网络聊天等形式迅速传播,传播面越广,信息的真实性就越没有人去质疑。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和信息传播者,都可以成为信息权力的中心,这就使得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呈现出多点性和变异性,在“看不见的人”中进行意见表达和讨论造成了网络空间责任的缺失,也就增加了政府对网络舆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难度。政府相关部门未能及时、有效发布信息,各部门之间也缺乏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当网络上出现各种传闻后,若不做出针对性的舆论引导,网民会因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而容易听信谣言,激化矛盾。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政府在舆情管理方面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舆情监测机构,监测手段也比较落后,这些都不利于网络舆情的引导。
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网民大多时候是理性的,但一旦因为关注同一个热点问题而成为网络体中的一份子时,其非理性的一面便会表现出来,也就是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
所说的体心理非理性的特点,“在体中,孤立的个人所具有的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似乎消失了,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体行为特有的属性”③,“在体中,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为的倾向。”④勒庞的观点很好地描述了外在环境对舆情传播的影响,在集行为过程中,于建嵘认为,具有相同利益的社会成员针对共同关心的问题,极易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心理共鸣,情绪的相互感染,再加上网络空间虚拟性的催化导致非理性情绪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从而使人丧失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来。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路径选择
我认为应该通过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来避免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使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健全网络制度建设
孟德斯鸠说过的,“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⑤互联网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但并没有赋予他们随意发表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言论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的前提必须是法制。当前中国主要是通过实行相关制度政策对网络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
作的意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以及《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解释》等等,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有助于净化网络舆情环境。我们一方面要根据实际经验和教训将一些已经运行成熟的规章法律化,完善网络实名制,制定专门针对网络舆论的法律,对网络骚扰、网络恶搞行为的危害进行界定,形成对网络公共空间的责任追究制度,增加有关网络舆论犯罪的条款,适当的时候可以把网络舆论犯罪列为刑法的罪名,在诉讼程序方面也加以明确规定。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超前意识,特别是要加强对于网络新媒体和网络新犯罪形式的研究,逐步消除网络立法始终滞后的局面,以此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
(二)运用“大数据”形成对网络舆情的技术制约
只有对互联网技术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并依托网络舆情传播的技术,建立健全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对网络舆情传播后果的预见和判断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卿立新在《创新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一文中就提到“要运用大数据强大的‘关联分析’能力,构建网络舆情数据‘立方体’,把网上网下各方面数据整合起来,进行分析,挖掘网络舆情和社会动态背后的深层次关系,实现网络舆情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紧密联动和同步推进”。我们可以建立网络舆情大数据台账系统,时刻关注网络舆情的传播动态,实时记录网站、博客、微博、、论台等各个网络平台数据,通过图标等数据可视化技术,让网民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真相,消除网络舆论的“盲人摸象”效应。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自身的优势加快技术攻关,逐步实现网络监测技术、大规模数据存储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安全技术,以此作为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建设的有力支撑,以此来规范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和引导机制,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治理主体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减轻消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冲突。
(三)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十八大强调:“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进行。”因此,国家必须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组成部分的治理主体应该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体性事件,应该迅速做出回应。政府治理主体应该创新治理路径——首先,在网络舆情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以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为重点,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引导他们的言论更趋理性化,进而淡化和消除网络舆情中非理性情绪的宣泄、谣言传播等负面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营造积极正面的舆论氛围,以此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氛围。其次,政府应该鼓励培育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拓宽网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设置科学的沟通协调机构,坚持以受众为中心,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积极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舆情引导功能。最后也要看到网络舆情领袖在舆情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尊重他们为民代言、监督政府部门的权利,引导舆情领袖成为沟通中的建设性力量。总之就是要加强网民的道德修养,提高网民的自律意识,
引导网民在网络活动中遵守网络道德和行为规范。
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也是一个愚昧的年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参政方式,但若不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正确引导,必定会对政治秩序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必须大力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正面优势,
· 99 ·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1
会,2008(3):137~138.
[14]吕海彦.<;宣言>中的“两个必然”思想的再认识[J].法制与社会,2008(2):163~164.
[15]钱军,黄承.对“两个必然”理论的新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92~94.
[16]郭荣华.对“两个必然”和社会主义前途的再认识[J].江西社会科学,2001(9):9~11.
[17]夏红莉.正确认识<;宣言>中的“两个必然”理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3~6.
[18]蔡晓良.<;宣言>与“两个必然”理论的论证[J].理论月刊,2005(12):11~13.
[19]李玉洁.关于“两个必然”原来的再认识-重读<;宣言>[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13~16.
[20]孙瑾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感悟“两个必然”-重读<;宣言>的体会[J].知识经济,2012(6):58~58.
[21]郭海英.科学认识“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论断[J].理论月刊,2008(8):24~28.
[22]王力军.论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理论[J].齐鲁学刊,2002(3):57~62.
[23]石镇平,包彩娥.重读<;宣言>有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0(3):1~4.
[24]朱进东,徐丹.从两个必然到两个绝不会-基于<;宣言>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文献视角[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1~7.
[25]史瑞君.科学认识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的思想[J].传承,2010(2):52~53,135.
[26]孟维巍.关于<;宣言>中“两个必然”的伦理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2011(5):60~64.
[27]吕晓文.关于<;宣言>“两个必然”论断的再思考[J].安徽广播电大学报,2001(4):1~2.
[28]陈哲.论<;宣言>对“两个必然”的论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4):1~4.
[29]魏强,孙来斌.“两个必然”理论逻辑的文本还原-<;宣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维度解读[J].探索与研究,2014(6):90~95.
[30]朱西林,曾庆.如何看待全球化进程中“两个必然”面临的挑战[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4):10~13.
[31]董冬.浅谈马克思在<;宣言>中对“两个必然”的论证视角及其辩证思维[J].中国市场,2015(4):203~204.
(作者单位: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李源泉(1976-),男,安徽马鞍山人,硕士,讲师,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助理兼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企业文化等方面。
积极推进网络舆情治理手段和治理机制的创新,以此来实现社会政治秩序稳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安全。
注释:
①余秀才,黄鹏程.全媒体语境下新媒体发展的四个维度[J].编辑之友,2012:(8).
②博雅公共关系有限公司.各国领导人Twitter使用情况调查[J].国际公关,2012:(5).
③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④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J].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⑤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J].商务印书馆,2012.
参考文献:
[1]陈华栋.转型期中国网络公共危机管理对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虞崇胜,舒刚.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治理创新[J].廉政文化研究,2013(1):92.
[3]舒刚.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治理创新——基于政治安全的视角[J].珞珈国是论坛,2013(19):1~8.
[4]王国华.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国家治理的新挑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4(4):85~88.
[5]汤志伟.网络空间——体行为规律与政府治理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4.
[6]卿立新.创新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OL]. www.cssn/xwcbx/xwcbx_gcsy/201412/t20141219_1449649. shtml.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上接第97页)
· 100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