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篇谈论读书与的博文后,我感到有些困惑甚至惊愕:我困惑的是这篇文字到底是在讲述什么?而我惊愕的则是这里面的内容竟然还是出自一位学者之笔。文中有一段是这样讲的:

“这几年我感到很悲哀的一件事就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沉溺在里。微博这样的互联网产品中。由于装在手机里,所以24小时不离身,由于基于社交网络,所以几乎无法抗拒加入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离开。最终的结果是,人们象圈养的鸡鸭一样被进行信息的填食,慢慢丧失了自己思考和选择的能力。手机和电脑仿佛变成了一个精神控制的机器,人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很长时间来,我一直都在努力对抗着这种来自网络(实际上是来自主流观念)的精神入侵。我越来越觉得,不仅仅是智能手机,也包括互联网都在日益成为"深思"之敌。当享受信息技术到来的便利时,几乎很难避免它对专注思考的干扰和破坏----在互联网节省查阅文献时间的同时,往往会耗费数倍于节省下来的时间去浏览各种不相干的看似有趣实则无聊的信息。
或许,在未来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会拔掉电脑的网线,回到80年代的生活方式中去。”
(注:作者引用的自己朋友的来信)

乍一看,仿佛很在理:网络使我们每个人联系更紧密了,同时这也增加了我们对其的依赖感;而我们又常常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浏览大量“无用”的信息,沉溺于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中,最后他道出了自己的终极想法——渴望回到80连接不上网络年代的生活方式中去。
我疑惑,他们都在逃避或者反抗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先进科技?还是由于旧事物对抗新事物所产生的强烈冲击?
我曾经与朋友谈论过类似的问题。过去,我们与别人通信都是给对方寄信,写好一封信,贴上邮票,投到邮箱里,得等上好一阵子,才能收到对方的回复。而现在,一通电话、一条网络消息,便能瞬间从遥远的北极直达南极,在过去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然而正是由于消息变得如此地便捷和迅速,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对其的期待值,使得人们反过来创造出了许多“无用”的消息。当然,我们也并不能简单地就说某个朋友在网络上晒了一张图是多么无聊、没有意义的事。或许她只是为了得到一些好友的认同,或许在看完了
那张图之后,我也逐渐被图中的美景所吸引,想要前往此地。网络只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我从不认为它会改变任何实质性的内容。从前,我们拍照只是把它放在相册里面,现在我们会把它放在网络上与亲人们分享;从前,我们写文章都是用笔墨纸砚,现在我们则习惯用电脑键盘码字;从前,我们查资料会翻开一堆堆厚重的书本,现在我们可以很方便地从网络中获取相关的资料……尽管时代改变了科技,却没有改变常识;时代改变了环境,教育仍然能够启迪人们去思考,只要人们具备了足够的判断与思考能力,面对外界大量的信息,就能够选取出那些有价值的信息来阅读。
最后,我也谈谈自己的体验。(1)我是很早注册的那一批,刚开始耍觉得没意思,于是弃用了,后来用了一段时间,又卸载了,反反复复卸了又下数不清多少次了,不过现在我已经关注了大概30个。(2)我以为的用处和阅读个人博客相差无几,而且还要比阅读博客更有针对性。我很少用聊天,也很少看朋友圈,还有就是我把所有不值得阅读的账号都屏蔽了,只关注我喜欢的人。(3)我会把有价值的内容保存到自己其他的软件上(这里就不打广告了),连上WIFI之后,还可以马上同步到电脑。
说到最后,我想如果回到80年代就能解决某些问题的话,那么问题肯定出在自己,因为我们
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了;同样,如果在这个时代我们本能够解决好问题,那更应该检讨下自己,因为这时我们的思想才真正成为了被圈养的鸡鸭,难以接纳任何新鲜的事物,适应时代的变化。我们不应该埋怨这个时代改变得太快,而是应该随时停下来观察自己身边的那些年轻人,看看是不是自己走得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