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检出限的公式时,里面的空白标准偏差究竟是怎么定义的? 能不能讲清楚一些? 最好再给个具体的离子! 谢谢~~
作者:abinscu
关于检出限这个问题,对于原子光谱来说,我们通常定义为测量11次空白所的系列值的标准偏差的三倍除以灵敏度,通常说的灵敏度就是方法标准曲线的斜率。所谓的空白就是没有加待分析元素的所有其他物质混合物溶液,我们称之为空白。不同的仪器的检出限有不同的规定,所以可以多看看相关的仪器书。

作者:xiongyansi
空白标准偏差一般的仪器书上都有,楼主可以自己看看。我们计算的时候,直接就用的一个软件,叫做RSD计算及线性回归的统计小软件",数据输入了以后,标准偏差和RSD等值就直接出来了,挺好用的

作者:fly-flypig
Excell就可以计算标准偏差,先算出SD,再除以平均值,就可得到RSD
[最低检测限]: Detection Limit\Limit of Detection\DL\LOD

检出限DL是一种比值,用%ppm表示,等于最低检出浓度与样品溶液浓度(通常是一个固定的限度值)的比值,因此只有在满足最低检出浓度和最低检出量的同时才能够做出检出限。

它主要适用于杂质测定中的杂质限度检查项目的方法验证,即你通过这个验证证明你的方法能够检出足够低的杂质,就是说,如果你作出的检测限(最低检测浓度)比限度好高,那是万万不行的。检测限不但要低于限度,最好远远小于杂质限度。

根据分析方法是采用非仪器分析还是仪器分析可用几种方法来确定检测限度,除了下面所列的方法外其他的方法也可能被接受。

6 1 根据直观评价 直观评价可以用于非仪器分析方法,也可用于仪器分析方法。检测限度的测定是通过对一系列已知浓度分析物的样品进行分析,并以能准确测得被分析物的最小量
来建立。【通过进样大量不同浓度的溶液,证明你所说的检测限是最低的,通常费力不讨好,但是却是无奈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

62根据信噪比 该方法仪适用于出现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信噪比的测定是通过比较含已知低浓度被分析物的样品与空白样品的测试信号,确定被分析物可被确切地检测的最小浓度,当信噪比在3121时的检测限度通常被接受。【此法常用:即观察图谱,保证图谱中信号峰强度同一段平缓的噪音峰强度的平均值约为31即可。】

63 根据响应值的标准差和斜率 【这种方法好啊,省时省力,就是费脑筋,我目前还没搞懂,如果由高手事件过请指教,废话少说】检测限度(DL)表示为:DL=3.3δ/S  δ:响应值的标准差 S:校正曲线的斜率斜率S可从被分析物的校正曲线来估算,δ的值可由多种途径估算。如:

631 根据空白的标准差 通过几份空白样品的分析,然后计算其响应值的标准差,测出分析背景响应值的大小。


632 根据校正曲线 通过对含有DL范围内被分析物样品的分析来研究其标准曲线,回归线的剩余标难差或回归线的y轴截距标准差都可作为标准差。

64 申报数据 必须同时提供检测限度和测定检测限度的方法。如果见是根据直观评估或信噪比得来的,应提供相关的一些谱图。 如通过计算或外推法得到检测限度的估算值,可对一系列接近或等于检测限度样品的逐个分析来论证这一估算值。
【上述资料引致ICHQ2B,建议诸位阅读英文原文,恐翻译不到位引起歧义】

检测限是一种限度检验效能指标,它既反映方法与仪器的灵敏度和噪音的大小,也表明样品经处理后空白(本底)值的高低。要根据采用的方法来确定检测限。当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药物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SN3时的样品最低药浓为LOD;也可通过多次空白试验,求得其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将三倍空白标准差(空或3S)作为检测限的估计值。为使计算得到的LOD值与实际测得的LOD值一致,可应用校正系数来校正,然后依之制备相应检测限浓
度的样品,反复测试来确定LOD。如用非仪器分析方法时,即通过已知浓度的样品分析来确定可检出的最低水平作为检测限。

另外,实际工作中以下几个概念是经常混淆的:

1,最低检测浓度
2,最低检出量
3,检出限

1,最低检出浓度:满足最低检测限要求时,进样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常见单位:微克/毫升,纳克/毫升,克/毫升【浓度单位】。

2,最低检出量:最低检出量=最低检出浓度 X 进样量,常见单位:微克,纳克【重量单位】

3,最低检出限:检出限DL是一种比值,用%ppm表示,等于最低检出浓度与样品溶液浓度(通常是一个固定的限度值)的比值,因此只有在满足最低检出浓度和最低检出量的同时才能够做出检出限。
临床检验分析灵敏度(检测限)
更多相关新闻    时间:2009-7-15 14:43:18,点击:220
三、生物检测限度(Biologic Limit of DetectionBLD
      大于检测低限的响应信号说明这个样品内有分析物,但是方法还不能正确报告定量结果。因为在这样低的浓度或其他量值范围内,单次检测样品的反应响应量重复性较差。那么在多少检测响应量时才能较好地报告定量结果呢?现介绍两种方式:生物检测限度和功能灵敏度。原则上,对多个近于检测限浓度的样品(肯定不是空白样品)作重复检测,对扣除了空白响应量后的样品检测响应量以均值和标准差归纳。按正态分布规律,单次检测样品具有的响应量有95%99.7%的可能性与不检测响应量均值相差23倍的响应量标准差。较均值还大的单次响应量肯定没问题;但是较均值小的那些单次响应量,若和检测低限(空白响应量上限)交叉,说明检测方法还不能单凭一次检测区分出这是空白还是有分析物。因此,这些样品检测响应量的95%99.7%单次检测量最低值也较检测低限(LLD)大,这样就可保证样品在任何情况下,单次检测响应量一定不是空白的响应量;这个样品具有的分析物浓度可以定量地报告出来.在多个近于检测限的样品中,符合这样条件的最低分析物浓度(或其他量值)就是检测系统或方法的生物检测低限。
      生物检测低限定义为:以检测低限加23倍检测限样品标准差的方式,确定检测系统或方法可定量报告分析物提取低浓度或其他量值的限值。
      生物检测低限(BLD)的具体度量方式为:
95% 的可能性:BLD=LLD 2s检测限样品
99.7%的可能性:BLD=LLD 3.s检测限样品
      本词语较完善地表示实际样品的检测限度,如什么浓度才是零值或没有分析物有差异。在证实厂商的BLD说明时,应使检测限样品和浓度的厂商的说明相同。
四、功能灵敏度(Functional Sensitivity FS
      功能灵敏度定义为:以天间重复CV20%时对应检测限样品具有的平均浓度,确定检测系统或方法可定量报告分析物的最低浓度或其他量值的限值。为了估计FS,须用多个检测限浓度来确定在低浓度处的精密度表现,从中选择具20%CV的浓度。在证实厂商的FS的明时,使用的检测限样品浓度应和厂商的说明相同。
五、实验须考虑的因素
      一般制备两种不同类型的样品。一个是空白样品,即不含有分析物,分析物浓度为零。另一个是检测限样品,即含有低浓度的分析物在有些场合下,需要制备几份检测限样品。空白和检测限样品由检验方法作重复检测。计算各自的均值和标准差。不同的检测限由空白和检测限样品数据计算出来。
1.空白液:一份空白液用作空白,其他用于制备检测限样品。理想的空白液应具有和检验的病人样品相同的基体。但是,常使用检测系统的系列标准品中的标准差怎么算零标准作为空白。对某些项目,可使用术后无某疾病的病人样品(如:前列腺肿瘤术后病人的无PSA血清)为空白样品。
2.检测限样品:在证实某方法的灵敏度性能时,对空白液加入分析物配制成检测样品,。加入的分析物量应是厂商说明的检测浓度。在建立检测限度时,有必要制备几份检测限样品,它们的浓度应界于预期检测限度高低一些的范围内。重复检测数:没有具体规定,但常推荐做20次。符合临床检验对重复检测实验的要求。厂商常推荐10次,为减少开支实验室也常采纳作10
3.实验需要时间:如果主要从空白液的重复性了解检测低限,常常就做批内或短期实验。如果主要从检测限样品的重复性了解定量的检测限,推荐作较长时间的实验,代表天间测定性能。实际就做10次检测(10d)。
气相谱法最低检测限
这里转载一点资料,能帮得上LZ的忙:
1. 关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的定义:
在样品中能检出的被测组分的最低浓度(量)称为检测限,即产生信号(峰高)为基线噪音标准差k倍时的样品浓度,一般为信噪比(S/N2:13:1时的浓度,对其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没有确定的要求。目前,一般将检测限定义为信噪比(S/N3:1时的浓度。
2. 计算公式为:
D=3N/S 1
式中:N——噪音; S——检测器灵敏度;D——检测限

而灵敏度的计算公式为:
S=I/Q 2
式中:S——灵敏度;I——信号响应值;Q——进样量
将式(1)和式(2)合并,得到下式:
D=3N×Q/I (3)
式中:Q——进样量;N——噪音;I——信号响应值。I/N即为该进样量下的信噪比(S/N),该信噪比可通过工作站对图谱进行自动分析获得,一般的谱或质谱工作站都可进行信噪比分析计算。这样检测限的计算方法就变得非常方便了。
3. 计算方法:实际计算时,检出限有2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进样瓶中样品检测限,一种是针对原始样品的方法检出限。

1)对第一种检测限,只要知道进样量和信噪比即可计算。如进样瓶中样品浓度为1 mg/L,在此浓度下的信噪比为300(由工作站分析获得),则其检测限为:D =3×1 mg L-1/300 = 0.01 mg/L。也可用绝对进样量表示,若进样体积为10 ul,则其检测限为:D = 3×(1 mgL-1×10 ul/300 = 0.1 ng

2)对第二种表示方法,需同时考虑原始样品的取样量和提取样品的定容体积。仍按前述样品计算,若取样量为5克,最后定容体积为5 mL,则方法检测限为:D = 0.01 mgL-1×5 mL/5 g = 0.01 mg/kg。即当原始样品中待检物质的浓度为0.01mg/kg时,若取样量为5g,样品经前处理后定容体积为5mL,进样瓶中样品的浓度可达0.01mg/L(假定回收率为100%,此时,在其它给定的分析条件下,能产生3倍噪声强度的信号。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第二种表示方法更为常见。
4.注意事项
由式(3)可见,信噪比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检测限的大小。信噪比计算方法的不同,其比值大小有很大不同,这与计算信噪比时基线噪声峰值的定义方式有关,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定义:
/峰(peak to peak)信噪比,用某一段基线噪声的平均高度;
/半峰(half peak to peak)信噪比, 用某一段基线噪声平均高度的1/2
均方根(RMS)信噪比,用某一段基线噪声的均方根值计算。
除此之外,信噪比的计算结果还和所取噪声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取信号哪一侧基线的噪声,取多长一段基线上的噪声,计算结果都很不完全相同,有时相差甚远。一般多取样品峰两侧的噪声峰值计算。
[编辑本段]
检出限、测定限与检测限
  检出限detection limitlimit of detection)、测定限determination limitlimit of determination)与检测限detectability)是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名词术语,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文献多有论述。但目前国内出版物中对三者的定义、使用仍存在一些混乱现象,有时甚至将三者混为一谈,使深入讨论或比较数据产生困难。
[编辑本段]
一、 检出限与测定限
翻译
  查“detection limit”“limit of detection”对应的中文,有检测极限测定范围检测限检出(下)限检测下限检出极限等多种译法;查“determination limit”“limit of determination”对应的中文,有定量下限定量界限定量测定下限测定下限等译法。
标准
  实际上,文献曾对检出限与测定限的名称、定义展开过讨论。
  19918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化学名词》规定了检出限detection limit,编号03.0090)与测定限determination limit,编号03.0091),并得到认可。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97年通过,1998年发表的《分析术语纲要》(IUPAC Compendium of Analytical Nomenclature)中规定:检出限以浓度(或质量)表示,是指由特定的分析步骤能够合理地检测出的最小分析信号xL求得的最低浓度cL(或质量qL
表达式
  (1)式中 为空白平均值,空白指与待测样品组成完全一致但不含待测组分的样品; 为空白标准偏差。IUPAC规定 应通过实验以足够多的测定次数求出,譬如说20S(灵敏度sensitivity)为分析校准曲线在低浓度范围内的斜率k为根据所需的置信度选定的常数,IUPAC建议取k=3作为检出限计算标准,对于严格的单侧高斯分布k=3对应的置信度为99.6%
由于 均基于有限次的测定,因此实际上3sb通常对应的置信度约为90%
  IUPAC规离子选择电极的检出限(8.3.2.1)可从校正曲线上求得,即曲线两段直线部分切线的交点所对应的被测离子的活度(或浓度);IUPAC建议以信噪比21来确定质谱仪器的检出限(12.4.1);IUPAC规定检出限还可称之为最小可测浓度或量(minimum detectable concentration or amount2.4),最小可测值(minimum detectable value18.4.3.7)等。
  测定限是定量分析方法实际可能测定的某组分的下限。与检出限不同,测定限不仅受到测定噪声限制,而且还受到空白背景绝对水平的限制,只有当分析信号比噪声和空白背景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可靠地分辨与检测出来。噪声和空白背景越高,实际能测定的浓度就越高,说明高的噪声和空白背景值会使测定限变坏。
  检出限是指产生一个能可靠地被检出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某元素的最小浓度或含量,而测定限则是指定量分析实际可以达到的极限。因为当元素在试样中的含量相当于方法的检出限时,虽然能可靠地检测其分析信号,证明该元素在试样中确实存在,但定量测定的误差可能非常大,测量的结果仅具有定性分析的价值。测定限在数值上总应高于检出限。
  但在IUPAC1997年通过的《分析术语纲要》中,测定限(determination limitlimit of determination)改称为定量限(quantification limit, 18.4.3.7)或最小定量值(minimum quantifiable value18.4.3.7)。
[编辑本段]
二、 检测限
  虽然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化学名词》中并未规定检测限(detectability一词,但实际上该词也在广泛的应用。1997年通过的《分析术语纲要》没有单独定义“detectability”,但有“minimum detectability”9.2.4.4),其定义为流动相中样品组分在检测器上产生两倍基线噪声信号时相当的浓度或质量流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