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影响
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极为严重,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称之为“金融海啸”。那么,此次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对我们大学生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何谓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工商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在金融危机期间,人们往往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会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严重的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此次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
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
何谓美国的次贷危机?它的影响为什么那么大?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应当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什么是次级按揭贷款?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人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它负债较重,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因此,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之为次级按揭贷款。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方面,通常要支付更高的利率,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以控制金融机构在次级按揭贷款上的还款风险。这种做法是常规的做法。但是,由于美国过去7、8年以来新贷款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由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这种常规措施并没有得到普遍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大幅度增加,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转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众多的金融机构为了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
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证券化规模的膨胀,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时间的规模扩大,到了引发危机的程度。
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或下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是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是还存在其他的负债,因此,还不起房贷、或违约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他们可以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即可,这样不仅不会亏损,而且还可以获得盈利。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放款机构把房子收回来再卖,就很难实现,或是房子很难卖出,或是因房价卖的过低而导致亏损。如果这类事情频繁地、集中地、或大规模地发生,危机就出现了。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有关论述汗牛充栋,如: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力;美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错误;贪婪成性的金融机构的过度投资;美国整个金融业的腐败和共谋行为;美国庞大金融机构的高度官僚化;美国人长期形成的低储蓄和高消费习惯走到了极限;国际经济的不平衡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美国发动战争又久拖不决带来的巨额支出;货币金融市场国有的不稳定性;美国式资本主义的痼疾使然;以及美国对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与分工格局的维护,等等。
关于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也有许多共识。一般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的苗头开始与2006年年底,但其从苗头出现,问题累积到危机确认,特别是到贝尔斯登、美林证券、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对外宣布数以百亿计美元的次贷危机损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此次次贷危机的涉及面非常广,产生、扩展的原因极为复杂,但主要原因有这样三个方面:
1、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
次贷危机作为金融问题,它的形成是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紧密关联的。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在经历了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款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期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这一阶段房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成为推动美国房产几年的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膨胀的重要因素。由于利率下降,又使很多蕴涵着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迅速扩张的机会。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浮动贷款利率和只支付利息的贷款大幅度增加,
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负担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就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推动或支撑了房产市场的多年繁荣。由于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也就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或支撑了美国经济持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泡沫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破灭。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利率调高后,联邦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准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扩张性政策的完全逆转。连续生息,提高了购买房屋的借贷成本,因而产生了抑制房产需求和降温房产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的下跌,以及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2、全球金融危机时间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一段时期内,情绪乐观、持续积极。
进入21世纪,从世界经济看,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在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了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
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的增加又进一步推进繁荣,推高人们的乐观情绪。
由于美国金融市场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其投资市场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就必然地吸引了来自其他地区,特别是欧亚地区的众多投资者,从而使得投资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或进一步降低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就在客观上埋下了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加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品的投资,且投资的金额巨大,这就使得危机发生后,其影响波及全球的金融系统,对全球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3、金融监管缺失,许多银行,特别是许多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或不当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较为普遍。
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以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升上的机会,有意或无意地降低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大。在这一时期,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首付额度是20%,这一时期却一度降到了零。房贷中的专业人员评估,在有的金融机构那
里,也变成了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次级按揭贷款,“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贷款,和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而大量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银行和金融机构有意或无意的违规操作或不当操作的广泛出现,以及评级市场的不透明、不规范等等问题的较为严重的存在,又都是与金融监管的缺失,主要是美国的金融监管缺失紧密相关的。
在美国,有的经济学家将这些问题定义为“说谎人的贷款”,而在这些交易中,银行和金融机构充当了“不傻的傻瓜”的角。按美国著名投资家罗杰斯的话说,“人们可以不付任何定金和头寸(款项),甚至在实际上没有钱的情况下买房子,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这“是我们住房市场中有过的最坏的泡沫,也是我们需要清理的最坏的泡沫”。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严重信用危机,而从金融和信用角度来看,被许多经济学家视为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冲击,要消除这场危机,必然需要较长的时间。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严重的信用危机。
二、究竟谁该为此负责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暴露了美国经济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的缺陷,也暴露了国际金融体制的缺陷,自然遭到世人的广泛抨击。但是,美国却又一些人试图将责任转嫁他人。例如,美国前任财长保尔森在其任内就多次发表言论,指责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石油输出国。在2008年11月中旬20国峰会开始前夕,保尔森就曾经说过,并不是美国自己犯下了(导致金融危机的)错误,“亚洲和石油输出国的缺乏消费和外汇增持,以及欧洲的结构问题”,也伤害了全球经济。 2009年1月1日,保尔森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又抛出了“这次危机部分缘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对全球金融体系的重构”
的观点,认为中国和石油输出国的巨额储蓄,为全球信贷泡沫埋下了祸根,导致了后来的危机。
对于保尔森将引发金融危机的责任转嫁他人的言论,即使是在美国,许多经济学家也持不同的观点。美国经济学家莱恩哈特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当情况变得很糟糕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倾向于去指责他人,这已经成了华盛顿一个流行的政治传统。”这可谓是一语道破玄机。莱恩哈特说,“我不认为有任何人会真的认为是中国的高储蓄导致了这次危机。”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美国指责此次危机是因为其债权国借钱给它,无论如何显得有悖直觉。美联储的一位经济学家说,这就像是说人们的富有产生了腐败一样不能让人心服。美林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史追则说,“我不认为此次危机产生于中国人的过度储蓄,这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说法。”“解决全球不平衡,我认为美国人应该节制消费”。摩根大通的首席经济学家格莱斯曼认为,中国的资本将全球的利率和信贷风险降低,并不是美国人进行错误投资的理由。此次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金融系统的所有环节都相信房价会永远上涨,从而完全忽视了风险。而且全球不平衡也并不是一件坏的事情,中国的繁荣稳定了世界经济,绝不是造成危机的原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保尔森指责中国的高储蓄时美国社会也极为担心中国减持美国国债。
对于将金融危机的根源归咎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观点是非常荒谬的。事实上,美国的经济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的多重失误,才是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中央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称保尔森的观点属于“强调逻辑”。他认为金融危机的祸根在于美国,中国责任论是站不住脚的。张健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的重大缺陷,以及监管不足等问题无疑是导致此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从宏观层面看,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为刺激经济,在美联储降低利率、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 美国政府又实施了大规模减税计划和赤字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催生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扩大,资产价格过高引发的“财富效应”,又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过度消费,直至危机爆发。从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看,近年来,负有维护全球金融安全和稳定职责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较多的精力放在了应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型市场国家的金融风险上,对于具有更大影响的发达国家,特别是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状况关注不够,不仅未能发挥早期预警作用,而且在危机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应对亦不够及时。
从微观层面和监管角度来看,此次危机暴露出的问题更为突出。
(1)是以美国大型投资银行为代表的许多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些机构漠视风险控制,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制衡机制,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例如,一些金融机构的董事会放任管理层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疏于对风险的适当评估和有效控制,甚至纵容欺诈性的资产承销和经营行为,以追求市场份额、业务增长和高额奖金。这样的公司治理,无法阻止高管层在短期利益刺激下过度扩张有风险的业务。一位台湾学者这样说,“最无耻的就是雷曼兄弟和美林证券最後一任的CEO,他们在离开以前都为自己交涉好了超过两千两百万美元的离职金。他们真不愧是美国最聪明的人。”
(2)是创新过度导致金融风险扩大化。过度的金融衍生产品加上缺乏有效监管,导致金融风险被严重扩大。评级机构没有真正承担起“看门狗”的责任,不仅因利益关系产生一定的道德风险,其顺周期的评级结果还与“盯市”的会计准则一起,共同助推了资产价格的螺旋式上升和泡沫的积聚,并加速了资产泡沫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