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型钢材出口企业发展策略初探摘要:我国钢材贸易作为全球大宗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受到了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随后的世界经济衰退的极大冲击,尤其是众多中小型钢材出口企业,不但要面对外需萎靡、价格血拼、本币升值、出口退税削减等难题,还要应对国内行业整合引致的钢企议价能力更强、直接出口量迅猛增加、钢材价格波动频繁等负面因素,如何在日益恶劣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是中小型钢材出口企业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国内外市场、行业环境变化出发,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结合实际业务经验,初步探讨中小型钢材出口企业所面临问题和应对策略,以冀为我国钢贸企业的健康发展贡献绵薄。
关键词:钢材贸易中小型出口企业后金融危机
从1990年代开始,钢材贸易就在全球大宗贸易中占据了重要一席,尤其是2000年以来,钢材贸易随着全球商品贸易勃兴而迅猛发展,虽然2008年下半年以来因全球性金融危机和随后的世界性经济萎缩遭受了沉重打击,但随着各国纷纷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全球钢铁需求也随之恢复,目前行业总体形势有所改观,钢铁业正步入复苏的轨道。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超过20%,并在2005年以后成为钢材净出口国。到2009年底,我国已形
成钢产能7.1亿吨,实际粗钢产量达5.6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6%,消费量为5.5亿吨,产能过剩0.1亿吨~1.
6亿吨;直接出口钢材2460万吨,仅占世界钢材贸易量的7.6%,可见推动钢铁持续出口增加已经成为我国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比钢厂的外贸分支、大型专业钢贸公司,数目众多的中小型钢材出口企业一方面吸纳劳动力能力强,另一方面抗风险能力弱,容易出现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中小型钢材出口企业的发展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全球金融危机时间本文从内外环境出发,分析中小型钢材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1 外需环境分析
1.1 世界经济缓慢回升,钢材出口恢复性增长
虽然世界经济恢复途中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但更大可能是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恢复性增长将是未来1~2年主流,因此我国钢材出口也将总体缓慢回升。
2008年我国累计钢材出口5923万吨,累计进口1543万吨,净出口量为4380万吨,而2009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2460万吨,累计进口钢材1763万吨,累计净出口量为697万吨,同比大跌84%。伴随世界经济的
缓慢恢复,我国钢材出口缓缓增加,2010年1到9月份,累计出口3386万吨,预计全年将达到4300万吨,佐证了钢铁外需的恢复性增长。
1.2 主要进口市场变化,亚非拉更加重要
分析从2008年到2010年9月份海关进出口数据,我国钢材出口目的市场方向出现了以下重大变化。
(1)东亚、东南亚国家在我国出口量中的比重日益重要,从之前的40%左右上升到60%左右,随着2010年东盟我国自贸协定的生效,预计这一比重会继续上升。
(2)发达国家(欧美澳)以及拉美国家在我出口总量中比例下降。
(3)中东、非洲国家在我国出口总量中占据10%~15%。
(4)近两年我国前十五大进口国分别是韩国、越南、印度、巴西、泰国、意大利、沙特阿拉伯、美国、新加坡、比利时、澳大利亚、阿联酋、台湾、马来西亚。
1.3 贸易摩擦加剧,保护主义盛行
2009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不断狙击我国钢材出口,以钢管产品为例,美国、
欧盟等针对我国钢管发起了多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及标准管、石油管、压力管、管线管等多个产品,受其影响,我国对美国、欧盟等地的钢管出口比例大幅下降,对美国
的出口占比由2008年的29.6%下降到2009年的8.0%,对欧盟27国的出口占比由2008年的8.1%下降到了2009年的3.9%。
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钢材贸易方面的摩擦将不时发生,形成种种或明或暗的贸易壁垒,长期来看对我国钢材出口不利。
1.4 国际竞争激烈,价格血拼只是小部分
我国面临来第三方国家的更加激烈的竞争。以日本为例,我国和日本同为钢材出口大国,并且主要出口目的地都是亚洲地区。2008年亚洲占我国的出口总量的63%,占日本出口总量的86%。2009年1~11月日本的普通钢材出口量同比下降了20%,而我国同期的下降比例为62%。同样面对严峻的出口环境,我国与对手的差距显而易见,这差距不仅仅是价格,还包括产品结构、质量、营销渠道、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
2 国内供给分析
2.1 铁矿石季度定价,钢铁波动将更加激烈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目前世界钢产量的2/3、我国钢产量的绝大部分是以铁矿石为基本原料生产的,铁矿石和焦炭构成了钢铁产品的主要生产成本。
我国铁矿石供应对外依赖严重,2008年进口铁矿石达到44414万吨,占总需求量达到58.9%,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铁矿石供给的行业集中度极高,以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为首的三大矿企就掌控了世界铁矿石70%以上的海运量,这导致我国对资源控制力弱,历年的铁矿石谈判中总处于被动地位。2008年,三大矿企的不对称大幅涨价,就极大增加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吞噬了巨额利润。
三大矿企今年正式抛弃了长达40年的长协价格机制,力推季度定价甚至指数定价机制。更大的金融属性将放大矿石价格波动,进而使钢铁价格进入了更加波动频繁的时代,也让钢材出口企业对行情的把握难度加大、出口业绩难以稳定。
2.2 钢企兼并重组加速,话语权更强,贸易商更弱
2009年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其细则重申了我国政府整合钢铁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心。规划指出,为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比例要达到45%以上;并明确提出一系列钢企重组方案,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
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万吨~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持续的兼并重组将极大的提高行业集中度,从长期看,对我国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