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旅游资源的特点
1.资源类型比较丰富,资源品位总体属于中等水平
兰州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比较丰富,但旅游资源单体总量,尤其是高品位资源单体数量并不丰富,因此,综合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和单体数量分析,兰州市旅游资源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
2文化旅游资源可利用空间广阔
兰州市史前文化遗迹丰富,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积淀深厚,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古城古墓葬文化广为分布。从资源概查情况来看,优良级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墓()、祭拜场馆等基本类型。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品位和良好的鉴赏价值。
史前文化遗存、土司文化、彩陶文物收藏、敦煌显学研究在甘肃省和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多元化: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文化共存,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旅游资源数量较多。
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数量较多,可利用空间较大。
九州台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2006 5 月甘肃省标志性文化工程建成。原四库全书 7 部,现完整存世仅 3 部,四库全书藏书与长城、京杭大运河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九州台文溯阁本四库全书与北京国家图书馆文津阁本、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渊阁本成为仅存世的 3 部半之一。《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编篡历经十年,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 3503 种,79309 卷,存目书籍 679 种,93551 册,分装 36000 余册,约 10 亿字。
世界期刊联盟的最新统计表明,创刊于 1981 年的《读者》杂志已成为继美国《读者文摘》、《国家地理》、《时代周刊》之后世界发行量排名第四、亚洲第一的综合类期刊。
3.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1)黄土高原、祁连山东延余脉地带交汇性和过渡性构成了兰州市具有开 发潜力的地文景观旅游资源。黄河南岸祁连山东延余脉构造体系在地层、构造、 地貌景观上形成了数量较多的地层剖面、峡谷段落、丹霞、岩石洞与岩穴、奇 特与象形山石、自然标志地等旅游资源。
载体如马山作为黄土高原最高峰,九州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典型剖面之一。
2)从距今 25—17 亿年兰州市最古老的出露地层马山、第四纪冰川侵蚀遗迹,到海石湾丰富的马门溪龙、剑龙、鳄鱼化石,以及永登、皋兰等地兰州旅游景区 区的生物化石点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出土,均生动记载了兰州市亿万年来生态
环境的演化。
载体如亚洲最大恐龙化石马门溪龙,世界最完整剑齿象化石之一黄河古象。
4.气候适宜,为开发休闲度假和打造避暑胜地提供了资源基础
兰州市气候适宜,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昼夜温差大,季节变化显著,春季干燥,夏季无酷暑,秋季凉爽,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在 6—9 度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 200¡  600 毫米之间。包括 3 处国家森林公园、1 处国家自然保护区、处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区内康体休闲度假地和林地类型旅游资源在干旱与半干旱区弥足珍贵,上述景区景点空间分布距离兰州市近,对外主要交通道路可达性强,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为打造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和避暑胜地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组合基础。
5.特旅游资源具有比较优势
1)兰州市区观光游憩河段类型资源与周边旅游资源共同构成的黄河风情线,单体数量大,可观赏性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具有广泛的招徕性和显著的城市品牌效应。
2)兰州市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旅游资源经历了从晚清洋务运动近代工业遗存到现代高科技工业的发展历史。从总体上,兰州工业遗存按时代发展可以划分为晚清洋务运动为标志的近代工业遗存、民国时期工业遗存、“一五”
和“三线”建设中的工业遗存、兰州地方支柱企业遗存、兰州地方特鲜明的手工作坊及商铺等五个阶段和类别
从甘肃造币局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到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兰州石化公司、核工业五〇四厂等成为我国石油工业、核工业、机械装备业的起步、发展和壮大、民族自强精神的重要赋存地和见证地之一。
黄河第一桥中山桥、中国农民第一桥什川吊桥以及具有现代气息的银滩大桥等多座黄河大桥的建设,见证了近代以来和新中国桥梁建设引进、自主创新的百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