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刷子李》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第14课《刷子李》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刷子李(节选)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文章小三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1.选文围绕“衣服上有没有白点”,以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展开情节。曹小三的心理变化是_________→质疑→_________。
    2.选文第一段写了刷子李哪个奇特“规矩”?从中可以看出刷子李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从“仔细
搜索”一词,你能体会到曹小三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说选文主要人物是刷子李,没必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曹小三。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泥活
    ①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
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A.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③“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⑥B.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C.马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很向下压去。
    5.第①段文字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写冯兰瑞老人的眼睛,请用“    ”画出来。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第二个比喻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    )
    A.一本正经____________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6.读文中画“﹏﹏﹏”的句子,从加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的三个句子分别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8.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端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崇敬    佩服    2.每刷完一面墙,就抽烟、喝茶;从中可以看出刷子李慢条斯理的
性格。    3.师傅号称能力很强,每次刷完身上都一尘不染,我得验证下是不是真的。    4.不同意。因为描写次要人物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曹小三对刷子李的态度从崇敬到质疑沮丧到最后的敬佩,一波三折,侧面反映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解析】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第一自然段句子“他真觉得这身黑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可知曹小三对师傅十分崇敬,从第四自然段“奇了!”和第五自然段“发怔发傻”可以看出曹小三对师傅万分佩服。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一自然段句子“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可以看出刷子李干活的奇特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从刷子李的一系列的动作中,能看出刷子李慢条斯理的性格特点。
    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联系上文可知刷子李刷墙必穿一身黑,刷完,身上一个白点也没有,对这话,曹小三刚开始呈半信半疑的态度。因此师傅刷完一面墙他就仔细搜索,估计心里想:外面的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我可要好好看看。
    4.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写曹小三是从侧面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5.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
    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   
    B    D    6.感受到了冯兰瑞老人技艺高超    7.    写出了冯兰瑞老人对自己作品的满意和完成作品后轻松、兴奋的心情    写出了冯大刚看见泥人后的惊奇,兴奋,激动的心情。    写出了冯兰瑞老人对孙子冯大刚的失望之情。    8.秉性刚直,不贪图钱财。
    【解析】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文中第①段中的这句话“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是第一个比喻句,句中把“眼神”比作“锥子”,这句话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专注、有力和聚精会神的状态。表现了老人的"全神贯注”,故选 B 。
    文中的这句话“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是第二个比喻句,句中把“瞳仁”比作“香火头”,这句话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神态,表明老人的专注。表现了老人的“精益求精”,故选D。
    6.本题考查结合句子理解词语。
    对于“三剔两刮”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和前后句来理解它的含义,还可以从对词语中的每一个字分析理解。三和二数目极少,说明冯兰瑞的动作简单,“剔和刮”形容他做事麻
利。故三剔两刮就是指他动作简单,做事麻利。从这个词语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冯兰瑞的技艺高超了。
    7.本题考查了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文中画直线句子A.“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写出了冯兰瑞老人对自己作品“满意”的心理。
    B.“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写出了冯大刚见到爷爷的新作品非常欢喜的心理。
    C.“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写出了冯兰瑞老人愤怒、失望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