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税务行政管理法
一、判断题
1.我国税收立法权一律集中在中央,地方不享有任何税收立法权。(  )×
2.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国务院可以以“条例”或“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施行全国性税种。(  )√
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有税法解释权及制定税收条例、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权力。(  )×
4.各地区、各部门及单位和个人在税法规定之外一律不得减免税,也不得采取先征后返的形式变向减免税。(  )√
5.国内增值税收入的75%归中央,25%归地方,作为共享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
6.除税收实体法中规定的以外,各地均不得擅自停征全国性地方税种。()×
7.税务机关具有多重性质和功能,它是代表国家行使税务行政管理、执行税收法令和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机关。()√
8.我国地方政府的固定收入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税等税种的收入。()×
9.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通过法律形式设定各种税务行政处罚,包括经济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等。(  )√
10.国家税务总局可以通过规章的形式设定警告和,但有最高数额限制,超过限额的应报国务院批准。(  )√
11.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县以上税务机关,派出机构不具备处罚主体资格。因此,税务所作为县级税务机关的派出机构,同样不能对任何纳税人的税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
12.对个体工商户及未取得营业执照的单位、个人实施在2000元以下的,税务所有权进行处罚。
13.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只有当事人税务违法行为发生地的税务机关才有权对当事人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其他税务机关则无权实施。(  )
14.税务当事人对税务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罚,可以在收到《税务行政处罚事项通知书》后的有效期限内提出听证要求,税务机关不得拒绝。()×
15.税务机关对当事人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具有依法给予20元以下或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情形的,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
16.税务行政复议与诉讼是当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对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不服时而产生的。()×
17.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做出的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行为不服,必须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而不能直接进行诉讼。()×
18.税务行政复议是税务行政诉讼的必需前置程序,未经复议一律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也不得受理。(  )×
19.纳税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不合理,无论是哪一级机关制定的,在申请复议时都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章的审查申请。(  )×
20.申请人向税务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经受理的,不得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
21.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税务机关只能作为被告,而且也不能反诉。(  )
22.税务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直诉。(  )×
23.税务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则,即人民法院不能对争议的征纳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24.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合法行使职权时,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该给予税务行政补偿,而不是税务行政赔偿。()√
25.税务行政赔偿的必备要件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违法行为。(  )×
26.税务行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其赔偿的义务机关、复议机关、人民法院不得向该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也不予征税。(  )√
27.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务行政赔偿后,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税务工作人员,可以追究全部赔偿费用。(  )×
28.税务行政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但赔偿义务机关也可以通过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方式实施赔偿。(  )√
29.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违法行为,给纳税人等税务当事人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造成损害的,应依法予以赔偿;但税务工作人员非职务行为对他人造成上述损害的,责任由个人承担,不属于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  )
30.税务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同理,税务行政赔偿诉讼也不适用这一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经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立法权是(  )C
A.制定地方税法规                  B.税法解释权
C.税收条例解释权                  D.税目调整权
2.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管理权,按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收入归属划分,由各级(  )负责征收管理。C
A.财政机关                        B.税务机关
C.国家税务局                      D.地方税务局
3.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是(  )A
A.增值税与消费税                  B.增值税与营业税
C.印花税与房产税                  D.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
4.由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是(  )C
A.增值税与消费税                  B.增值税与契税
C.车船税与房产税                  D.印花税与关税
5.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中央政府的分享比例为(  )B
A.75%                            B.60%
C.25%                            D.40%
6.我国税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是(  )C
A.税务机关的内设机关              B.税务机关的派出机构
C.县以上的税务机关                D.税务所
    7.按照地域管理辖权,我国税务行政处罚实行的是(  )B
地税税种及税率A.收入来源地原则                  B.行为发生地原则
C.居民所在地原则                  D.户籍所在地原则
8.《税收征管法》授权税务所,可以实施额在(    )元以下的税务行政处罚。D
A50                        B500
C1000                      D2000
9.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的范围是对公民和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分别作出(  )以上额的案件。B
A1000元、10000                  B2000元、10000
C1000元、20000                  D2000元、50000
10.税务机关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根据数额对当事人按日加处,计算加处的比例是(    )B
A1%                                B.3%
C.1%                                D.2%
11.根据现行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  )不服,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A
A.加收滞纳金                        B.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C.税收保全措施                      D.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2.下列税务行政复议受理的案件中,(  )必须先经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时才可提起税务行政诉讼。A
A.税款征收问题                    B.审批出口退税
C.税务行政处罚                    D.提供纳税担保
13.税务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  )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14.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接到税务行政诉讼状,应在(  )内立案或作出不予受理裁定。A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15.甲企业对乙地方税务局对其作出予以的行政处罚行为不服,向丙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关于该案件审理过程的表述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B
A.丙法院组成合议庭负责对该案件进行审判
B.丙法院对甲和乙进行了调解
C.乙地方税务局决定停止执行行政处罚决定
D.丙法院判决变更乙地方税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16.税务行政赔偿的核心和前提是指(  )A
A.税务职务违法行为                    B.税务非职务违法行为
C.税务人员行政行为                    D.税务当事人权益损害事实
17.依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税务行政赔偿人请求赔偿的时效为(  )C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18.税务行政赔偿请求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赔偿请求后,负有赔偿义务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内依照法定的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给予赔偿。B
A.30日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19.税务行政赔偿请求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赔偿请求后,负有赔偿义务的税务机关逾期不赔
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满之日起(  )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C
A.15日                            B.30日
C.3个月                            D.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