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切口”抵达“大世界”
作者:张俊
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19年第06期
作者:张俊
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19年第06期
摘要:纸媒大多活得不如意的情况下,地市党报如何刷出自己的存在感?可以肯定的是,党报会一直存在,但如何活出质量,活得高端,却是一个需要始终努力破解的问题。认清自我、认清外围、把握定位,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中主动出击、主动作为,是每份地市党报的应有之举。
关键词:地市党报;党性;地域特;媒体融合
传播渠道越多元,發布方式越时尚,地市党报的角似乎越尴尬。看着中央媒体这个云那个网今天AR明天AI,省级媒体也不甘示弱要么复制粘贴要么全盘创新,再看看自家这三瓜俩枣,日子过得实在捉襟见肘。都说站在风口猪都会飞,站不到风口怎么办?没有风怎么办?猪能耐太差怎么办?
身为一级党媒,地市党报有光鲜的时候。深究起来,彼时全媒体还没出现,这种光鲜更多地来源于其体制内的优势,或背靠体制这棵大树。地方党委机关报的特殊身份,使其天然地在所属领域具有相当地位。哪怕更多地只是在做不痛不痒的宣传,它还是独占信息资源、血统纯正的新闻机构。随着新媒体融媒体全媒体成为新闻单位的必然要素,特别是县级融媒体、自媒体、各机关单位包括乡镇都建立的网站纷纷出现,地市党报固守一隅独享尊崇的小康局面被彻底打破。对上,被大的传媒集团甩得老远;对下,当地县区和部门对地方党报的宣传依附不断减弱。
这样的困境,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党报应该更好突围。经济、人才、信息、思想等的快速流动、集聚和碰撞,能对当地党报形成有效激活。对不发达地区的地市党报来说,经济不活跃、人才难招募、技术不达标、思想欠解放,每走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但作为地方党报,
“守正创新,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大要求是一致的,不会因其他因素减少半分。如何做到党媒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承担好肩负的神圣使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鼓劲加油,又在日夜狂奔的传媒语境中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活出一定的存在感,是一个哪怕再两难,也必须统筹兼顾的问题。
地方党报最本质的属性是“党报”,最大的特点是“地方”。忘了这其中的任何一点,都是在背离本性和初衷。现实如此,与其自怨自艾这山望着那山高,还不如静下心来,环顾四周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以地方“小切口”做好宣传“大文章”,不断抵达山那边的大世界。其核心要义,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属性认同。地方党报也是党报,从本质上讲,其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与省级党报甚至《人民日报》都是一样的,只是级别不同、范围不同。地方党报的存在感弱化,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不排除其自身的原因。实践一再证明,事在人为。地市党报越敢于担当、敢于作为、敢于点赞、敢于监督,自身的独立性、存在感就越强,就越能赢得党委政府的肯定和人民众的拥护。怕就怕唯唯诺诺、谨小慎微,上不能替党委政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供有效建议,下不能代普通众关注人情冷暖激发正能量。地方党报的幸福也是奋斗出来的,“上搭天线,下接地气”既是要求,也应该是实践。
二是地域认同。既是地方党报,就要把一地一隅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当前的传媒通道都是开放式的,哪怕县级融媒体,也能直抵中央级媒体的“厨房”。作为地方党报,顺势而为是一种能力,如何既顺势、借势,也放大自己的攻势,才是地市党报在刷存在感的过程中应多考量的问题。作为地方党报,其存在感更多的时候,是被当地受众认可和接纳。虽然热点新闻无传播边际,但动不动“10万+”的好素材,毕竟可遇不可求。受众对“贴近性”的认同,却是与生俱来的。对一些受众普遍关注的中央级、省级重大新闻按要求及时予以关注,更多的着力点,还是应该放在本土。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新闻也会水土不服,南方人闲下来可能会围观北方人吃饭的碗和他们囤的大白菜,但更关心本地的房价和西瓜多少钱一斤。县镇领导会学习中省出台的大政方针,但更要留意市领导政务报道中透露出的动向。讲身边人、说身边事,得到来自身边的关注,地市党报生存的土壤就在地市,带着当地泥土的芬芳和河流的味道。脱离了地方特,地市党报也就丧失了源泉。
三是融合认同。就像当初新奇的网站如今也是传统媒体一样,地市党报再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过日子,日子就会过不下去。该坚守的必须坚守,该创新的必须创新。只靠报纸的几个
版面、几条新闻、几幅图片来吸引读者,读者也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对地市党报来说,内容为王固然不错,融者为王也是硬道理。每个地市党报都有自己的数字报电子版,不少地市的官方新闻网就设在党报。手握传统党报的利器,再有新手段新媒体助推,地市党报的风口也就有了。
小齐齐的大世界 跟其他媒体相比,地市党报存在时间长,早已培养出一支理论素养与实战经验兼具的优质队伍。如何用好老人手,同时招兵买马向全媒体进发,是地市党报存在感刷得如何的关键所在。在中央级层面,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社现场云、央视移动新闻网等渠道是畅通的;在省级层面,不少省份也已打通各媒体之间的壁垒,开始做各省的“大厨房”。网站、、微博、微视频、演播室……地市党报的架构和设备也在不断跟进,利用好这些绿通道,把地方特新闻变成能得到全国受众关注的大众新闻,是地市党报最应该刷亮的存在感。
四是发展认同。地市党报在设备、技术、人才、理念、环境等诸多方面,不可与中省媒体同日而语,但也不能自暴自弃。存在就是合理,合理就应该更好地存在。尽管中省媒体的“虹吸现象”愈演愈烈,但其不断下沉的传播渠道和资源,也给地市党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
挑战。地市党报既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环境,也应张大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发展是大趋势、主潮流,是不管情不情愿,都一定会扑面而来的东西。不能因为是地市党报,就甘心当个小跟班,或者被浪潮挟裹着朝前走。走出自己的节奏和步伐,走出当地的特和亮点,是地市党报该有的尊严和态度。
一份地方党报,记录的是当地的过去和历史,展现的是明天的希望和曙光。这种记录,除了地市党报,没有任何媒体、任何个体可以取代。所有的地市党报聚合在一起,构成了党报序列的恢弘巨著。辅之以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表现方式,一个地域、一个城市的特点和性格,就这样不断地被表达出来。这是地市党报的小切口,也是大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