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媒与社会/
从“雪莉自杀事件”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梁红燕沈智
[摘要]网络暴力是新媒体时代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本文以韩国艺人崔雪莉自杀引发网络聂力为例对网络暴力的分析,
力图研究新媒体发展中的不足,从而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发挥优势、健康发展,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网络暴力新媒体舆论崔雪莉自杀
―、网络暴力概述
1.网络暴力的定义
网络暴力是指互联网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暴力行为。这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有害、煽动和侮辱性言论、图片和视频的行为现象。互联网暴力可能会对相关各方造成声誉损害甚至身心伤害。它往往是利用了一部分网民的认同感加以煽动,对某个人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起而攻之。网络暴力的很多做法都是比较偏激低俗的,比如咒骂的言论、无情的谴责、对被害者彻头彻尾的否定……这种暴力虽然没有现实中的拳脚相加的肉体触碰,却像一把无形的利刃,对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观进行摧残,对整个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2.网络暴力的特征
首先,网络暴力的传播是自发形成的。即使暴力背后的某个用户有主观的意图,他通常也是在一个未被发现和隐藏的状态下进行的,这并不直接影响其他网民广泛参与,参与者基本上是自愿和自发的。
其次,话题的内容本质上是敏感的。网络暴力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医患关系、第三者、道德底线等。这些话题非常敏感,在现实生活中会引发激烈的讨论。
第三,沟通渠道多元化。暴力传播的全过程是在高度开放的网络空间进行的,传播渠道多样化,BBS、微博、、贴吧……用户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你发布的信息有吸引力,还会转化为新的传播。
3.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1)非理性
非理性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活动中,一方面,网民谴责社会不规范现象,对自己的资源(包括信息渠道、社会关系、技术水平等)进行充分整合,带有较浓的个人感情彩。
另一方面,一旦超越了道德所能承受的边界,就很容易演变为网民集体狂欢的舞台。被搜索对
象的个人隐私被毫无保留地公布,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人们在网络上的口诛笔伐,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遭受到人身攻击和骚扰。
从历次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极具影响力的事件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2)充斥谣言的网络暴力
谣言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发生,它变得像病毒一样扩散。那些容易上当的网民成了被利用者,谣言对体间的信任造成极大的伤害。人们被谣言一次次愚弄,他们很容易变得多疑,使网络社会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谣言引发的互联网暴力一开始可能是由利益相关者发起的,然后煽动不知情的网民参与。利益相关者等待事件继续发酵,坐收渔翁之利。一些网络暴力并非始于谣言,但在它的传播过程中,真相越来越模糊,最后变成了谣言。
当网络暴力演变成一场狂欢,网民们不再关心事件的真相,而是享受破坏的乐趣。互联网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暴力游戏、暴力电影等。
无论网络暴力是什么类型,它都不单一存在,经常将几种类型结合在一起。
二、网络暴力的案例韩国女艺人崔雪莉自杀及分析
在与经纪人失联近一日之后,10月14日,韩国艺人崔雪莉被发现在家里身亡,年仅25岁。
童星岀道,小小年纪就浸润在娱乐圈,独特的成长背景让雪莉因各种“放飞自我”的言行(比如发布不穿内衣的照片)而饱受网络暴力的折磨。
她退出女团被骂忘恩负义;
她录烤鳗鱼的视频,被骂是刽子手,太残暴;
她谈了一个男朋友,年龄比自己大十几岁,网友因为不看好这段感情,只要是她男朋友出镜,就冷嘲热讽,甚至她男朋友写的歌旋律不好,都要骂到雪莉头上。
不仅如此,雪莉的朋友也遭到恶评攻击。
更可怕的是,在雪莉死后,暴力并没有停止,网友们制造岀了新的受害者。
雪莉自杀的消息公布后,之前女团的队长宋茜由于没有在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做出回应,被网友骂上热搜:她(雪莉)走了,你为什么不发微博?
雪莉曾经试图平息网络暴力,她准备起诉造谣的女学生,但对方写了一封道歉信,说如果自己被起诉就会有污点,自己是因为压力太大才会发布谣言。雪莉最终撤回了起诉,但网络暴力并未停止,雪莉甚至在节目中恳求大家不要带着有眼镜来看待自己,但网友们根本不予理会。
104]新闻前哨2019年第11期
丿传媒与社会/
崔雪莉自杀,网络暴力难辞其咎。各大媒体都在发问,是谁杀死了雪莉?
我们从这件事上看到了新媒体所建立的体关系下,网民非理性互动与参与的恶劣影响。这些对个人私生活的干涉与骚扰实际上是一种不健康的公共传播,与文明社会的宗旨相违背。
三、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
1.网民理性的缺失
网络暴力的根源是网民的不满。这种不满的情绪在网络暴力传播的过程中一次次被强化,成为网民的主流情绪。当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之后,人们开始无意识。非理性的语言暴力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对当事人产生了不良影响。
由于大部分网民的局限性,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容易受到他人观念的影响,他们急于判断是非,却很少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最终变得不辨是非。网友被巨大的主流情绪推动着,无意识地盲从,掀起一场发泄个人不良情绪的狂欢。
2.网络的匿名性和规范缺失
匿名性是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的区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匿名网络不仅是表达意见的合法渠道,也是检测人类弱点的最佳试卷。根据匿名理论,一个人之所以会做出他在集体行为中很少或从未做过的不寻常行为,是因为他是匿名的。当人们是匿名的,没有明确的个人标记,他们就不必承担违反规则的后果。同时,匿名也降低了人们对团队的遵从性,使人们不受限制。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会减少人们的社会约束,使人们更容易做出不正常的行为。另一方面,约束网络暴力的规范缺失也是肇事者之一。
3.媒体的推波助澜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舆论监督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由客观存在明文规定约束着,虚假新闻与侵权行为缺少生存的土壤。专业的记者受职业道德约束,编辑充当“守门人”,过滤掉一些假新闻。报纸有正式的登记和固定资产,发生了侵权可以追责。
然而,一旦谣言等侵权行为出现在网络上,在现阶段,原始的制约机制几乎消失。促使新媒体平台做出行为选择的,很有可能是有利可图的卖点。
为了流量,很多新媒体用醒目的图片、夸张的标题、隐私的细节吸引人们的眼球。原本没什么价值的信息,被渲染得神乎其乎,个人隐私变成了网友大范围讨论的热点话题,网络暴力愈演愈烈。
四、网络暴力的影响
1.网络暴力树立了坏的样本
网络本身的虚拟性,现实中很多事情不敢说、不敢做的事情,在网络上变得肆无忌惮。网络暴力的参与者通常都是普通网民,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虚拟空间缺乏责任感、正直和道德感。网络暴力毫无疑问树立了坏的样本,对社会风气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传输效果容易失控
在狂热和非理性的控制下,人们匆匆散布谣言和谣言。加上网络通信结构的开放性,很容易将伤害超出人们的想象,给有关各方带来影响,进而呈现出失控的趋势。
3.网络暴力会传染
一般的网友往往独立思考的过程,他们习惯了跟风。有人会认为,网友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哪有能力去分辨信息的真假?但他们很多人已经成年,却从来不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道德成为一种借口,我们逐渐习惯了用看不见的利刃在别人的伤口上划下一刀又一刀。当一场暴力过去,我们又把刀对准了下一个受害者。
遭受网络暴力的人都是清白的吗,未必。他们有错吗,可能有。所以,我们就应该希望他们过得越差越好吗,他们就应该从社会消失吗?答案是否定的。
五、应对网络暴力策略思考
1.网络实名制是当下反对网络暴力的呼声很高的一项措施。中国正在探索并逐步试行有限的网络实名制,这意味着在线行为可以监控。
2.网络规范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也是一项有力的措施。我们将加快互联网立法,维护互联网秩序。目前,中国已经岀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总的来说,对网络舆论的指导和监督还不够,这对我国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3.全社会共同关注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网络暴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众的道德谴责和网络舆论,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或促成话题被关注,被解决。另一方面,当今社会有太多的体促进着暴力,当青少年卷入到网络暴力中来,他们会纵容自己的不文明言行,削弱自己的法律意识,进而损害社会。因此,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重新审视网络暴力的危害。
韩国娱乐新闻网
4.在个人方面,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一员,要努力做一个遵守互联网规则、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保持乐观积极生活态度的合格公民。当需要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声音时,应该保持理性的头脑,共同创造更好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魏永征:《新闻传播法规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刘伟锋、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民主与法制》2010年第1期
[3]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
[4]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梁红燕: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沈智:江苏海洋大学)
新闻前哨2019年第11期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