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作者:郭丽琳
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7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归类,把这个主题的文献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今后研究大学体育教学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育教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69-01
一、研究意义
终身体育是我们需要一生追求的目标,研究这个主题能够让学校和社会看到体育对于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重视体育的教学工作,摒弃体育课只是放松、没有什么用处的观念。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还能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二、终身体育的研究
(一)国内外关于终身体育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国外终身体育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较早研究终身体育的是前苏联和日本。约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中央体育研究所所长A.V.克诺布柯夫就提出从0-100岁锻炼身体的观点,这在当时是很超前的观念,眼光看的很长远。
我国大约在30年前对终身体育进行系统研究,结合体育的发展规律和实际调查研究,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概念和内容。代表人物是马约翰先生和王则珊教授。马先生在清华大学工作了五十多年,他一直向学生灌输“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思想,由于他的身体力行,清华大学的广大师生也将这个自身的奋斗目标。最早在我国推广终身体育思想的是王泽珊教授,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的终身体育专著《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书中系统地论述了终身体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和组织管理,这对之后的学者研究终身体育提供了基础。
(二)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意义。桑壮壮提到养成终身体育习惯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利于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岗位上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1]
潘洋认为终身体育能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形成好的心理素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
熊景辉提出终身体育能更好的指导长沙市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指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建议,同时能促进终身体育思想全面贯彻和落实。[3]
(三)大学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屈睿的观点与师富春在《大学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为基础》中提出的相似,教师重视技术教学,轻视作为学生享用终身的自我体育锻炼方法的传授;体育教学不重视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对体育的意义、健身价值、锻炼方法等知识非常缺乏;教学内容陈旧重复。[4]
隋鹏翔认为高校体育课程基本上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强调体育教学过程的严密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为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不同程度的忽视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锻炼方法和兴趣、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情感意志的锻炼和个性的发展,因而大多数学生进入社会后也就结束了体育锻炼。[5]
(四)大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策略。师富春和高瑞认为,加强学校体育师资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关键。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的职业培训,与时俱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师的教育观念,为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高瑞提出以下建议:体育教学应强调健身意识,树立终身健身的体育观;多开展娱乐文化运动会、健身游戏等项目,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课程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体育保健知识和锻炼方法的传授。
[6]
上述的这些观点都是从不同方面提出,笔者想补充一点:学校可以定时举行体育方面的讲座,以及在宣传栏贴一些运动小常识体育明星等,此外学校可以大力支持各种体育社团的活动,积极鼓励同学们参加,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这种浓烈的运动氛围。淮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三、结语
总之,终身体育是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社会和谐乃至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高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受教育阶段,目前大学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变教学内容、课程建设以及校园体育竞赛的类型等,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针对学生的个性制定教学计划,构建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加大学校体育场地经费的投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改善,从而让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到运动的快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桑壮壮.浅谈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D].淮北师范大学,2013.
[2]潘洋.论述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5,(01):309-310.
[3]熊景辉.终身体育视阂下长沙市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师富春.大学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为基础[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