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经历
孔子的祖先原本是宋国贵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后,家世逐渐衰落,最后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就逃往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只是一名地位不高的普通武士,但他身材魁梧,武艺高强,屡次立下战功。
叔梁纥的第一任妻子为他生下九个女儿,他的小妾倒是生有一个儿子,但腿有残疾。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男孩,叔梁纥又娶了颜征在,并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祈祷。公元前551年,颜征在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丘,字仲尼,就是后来的孔子。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为了给孔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母亲颜征在带领全家从邹邑搬迁到了曲阜阙里。鲁国保留了较为完备的周代礼乐文明,孔子幼时即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模拟、演习各种礼仪。
由于家境贫寒,孔子少时就需要参加劳动。尽管如此,孔子仍然热爱学习,在15岁时就立下求学问道的大志向。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他回答说,这是由于我年少的时候贫贱,不得不去学做各种粗鄙的事情。
孔子17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也去世了。为了维持生计,孔子出任了一些职位很低的官吏。他做过看管仓库的“委吏”,也当过负责牛羊放牧、牲畜蕃息的“乘田”。闲暇时间里,他喜爱读书,手不释卷。
鲁国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汇集了众多博学多识的人才,孔子一有时机就向他们请教。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主动地向一切能够给自己教益的人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这使他视野开阔、学识广博。
太庙是鲁国祭祀他们的先祖周公的地方,这里的礼节仪式最为规范纯正。孔子在太庙中协助祭祀的时候,每遇到一件事情都要问个清楚明白,表现得十分敬重谨慎。
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孔子终于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取得了“士”的资格。掌握这些技艺,在当时是出仕做官的前提。
孔子好学深思、熟悉礼仪,这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声望。他19岁娶妻,第二年他的儿子出生之时,鲁国国君送来一条鲤鱼以示祝贺。孔子很感激鲁君的赏赐,就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30岁之后,孔子开始兴办私学,收徒设教,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他的学生来源不一,有慕名而来的贵族子弟,也有许多出身低微的寒门学子,孔子一视同仁。
孔子门徒众多,著名的有颜回、曾参等等,其中个性最为张扬的是子路。子路年轻时性情粗鄙,行为草率,听说孔子讲学,头戴雉羽,手挥宝剑,前来惹是生非。
孔子不但对子路的捣乱不以为意,反而气定神闲地劝诱子路,希望他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子路十分不屑地说:“我就像南山之竹,天生笔直,砍下来就是一支好箭,锋利无比,学问对我又有什么用?”
孔子循循善诱,接着子路的话说下去:“人学习知识,就像在竹子一端装上羽毛做为箭尾,另一端装上锐利的金属做为锋镝,这样的箭才能无坚不摧啊!”子路听了,对孔子心生敬佩。
孔子开坛讲学的时候,子路就躲在一边悄悄听讲。听到孔子讲述的各种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的大道理之后,子路终于对孔子心悦诚服,甘愿拜师求教职工,成为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
孔子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人从远方来求学。他坚持“有教无类”的原则,不管什么人,只要有学习的诚心,他都乐于教诲。他只收取十束干肉的学费,一般人都能承受得起。
一天,孔子和学生公西华坐在树下乘凉。子路兴冲冲地赶来,问孔子道:“我听到一个好的主张,是不是要立即去实践它呢?”
孔子说:“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实践呢?你应该先去询问一下父亲、兄长的意见。”子路刚刚沉思着离开,冉有又赶来,毕恭毕敬地问了同样的问题。
孔子回答冉有说:“既然听到的是好的主张,当然应该立即实行。”这让一边的公西华十分惊讶:“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有不同的答案呢?”
冉有走后,孔子笑着向公西华做出解释:“冉有经常畏缩不前,因此我鼓励他要勇于前进;子路性情急躁,争强好胜,因此我教育他要懂得谦退。”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这样因材施教。
51岁那年,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这个职位不算太高,但孔子励精图治,政绩显著,上任一年之后,四方诸侯纷纷效仿他处理政事的方式。
孔子很快被提拔为鲁国的大司寇,掌管全国的司法、治安工作。在审判案件之时,他听取各方意见,尽量还原真相,力图公正。他说,最好的治理应该使百姓和谐共处,不会有诉讼之类的事情发生。
公元前501年,齐鲁两国召开夹谷会盟,孔子陪同鲁定公参加。齐国为了强迫鲁国屈从自己,安排下一些夷族的流民,试图以表演“四方之乐”为名,武装劫持鲁定公。王刚的第一任妻子
孔子见状,挺身而出,指责齐国的行为失礼,违背德义。在他义正词严的指控之下,齐景公无言以对,只好挥退夷民,打消了劫持鲁定公的念头。
齐国不甘心就此罢休,在宣读盟誓的时候,想要迫使鲁国接受不平等的盟约。孔子毫不退让,要求齐国归还侵占鲁国的汶阳之田。齐国丝毫占不到上风,鲁国因此收复了失地。
孔子担任了三年大司寇,越来越觉得与鲁国的掌权者难以调和,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齐国担心鲁国在孔子的治理下强大起来,也想方设法让鲁国罢免孔子。55岁那年,孔子带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行程。
在卫国时,卫灵公给予孔子六万斛的俸禄,待遇优厚。尽管如此,孔子认为卫君所作所为往
往不合道义,没有与他合作。卫灵公向孔子咨询军事,他回答说自己只懂得礼仪,第二天便离开了卫国。
孔子在从陈到蔡的路途中断粮,一些弟子饿得倒地不起,孔子却依然弹琴歌唱。子路十分生气,说:“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面对困苦能够淡然处之,小人穷困的时候就要胡作非为了。”
经过宋国的时候,大司马桓魋要杀害孔子,孔子化装后逃脱。弟子们惊魂未定,孔子神情自若地说:“上天既然已经让我们传承道德,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很注重人事,平时很少谈论与天道、鬼神相关的话题,这次偶然言及,子路因而问他应该如何侍奉鬼神。孔子回答道:“还不能服事好活人,又怎么能够服事鬼神呢?”
“那死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子路接着问。孔子说,“生尚且不能知道得很明白,又怎么能知道死?”子贡也上前提问:“人死后有没有知觉呢?”
孔子说:“我要是说死人也有知觉,恐怕孝子贤孙们厚葬父母、妨害正常生活;要说死人没有知觉,又怕不孝。到底有没有知觉,你死后自然会知道,那也不算太迟。”
学子子夏从孔子的这番讲解中悟道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道理。尽管如此,君子还是应该敬慎其事,减少过失,待人接物也要恭敬有礼。
孔子与弟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点评各国政治事务,商讨大道至理,砥砺德行修养。这番坎坷不平的人生阅历启发了他们的许多思考,师徒间的交流讨论也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一路下来,他们的学问愈发深厚。
孔子生活的年代正是社会发生巨大变动的时期,各个国家都忙于争权夺势、扩充实力,孔子恢复周礼、推行仁义的政治主张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在去过的大部分国家中,他都遭到了冷落。晚年的时候,孔子开始思念自己的故乡鲁国。
68岁这年,孔子结束了长达14年的漂泊,回到鲁国。的生活环境使他得以潜心阅读,他开始对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献进行整理。
他的周围仍然聚集着许多弟子。孔子喜欢对弟子进行品评,帮助他们改正过错,完善自我。比如,他说子张行事常常过头,子夏却往往不足。“过犹不及”,过头和不足都不好,只有中正之道才是最好的。
相传孔子晚年整理了《诗经》《尚书》《周易》等典籍,又根据鲁国的史书编成了《春秋》一书,这些作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他的教育事业也在此时达到鼎盛,据说弟子有三千余人,人才之盛,空前绝后。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享年73岁。弟子们为他守丧三年,并把平时记录的他的言行汇集在一起,编成了《论语》一书,流传至今。孔子在后世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