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边缘村更新策略探讨
摘要
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更新治理是我国大城市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和核心议题。目前,我国大城市城中村更新治理虽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依然面临着较大的治理困境和严峻挑战[1],且现有理论对城市边缘村(城中村早期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的更新策略研究尚不够深入,直接影响了城中村的更新治理质量。“城市双修”是现代城市更新的新方向,也是适于城中村存量更新的重要理念。本文基于这一理念,通过对城市边缘村的内涵、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针对性提出城市边缘村的更新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城中村更新实践,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城市双修,城市边缘村,更新策略
1 内涵、特征
“城中村”,广义上指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狭义上指建成区范围内的,在城市里依然传承农业社会特点的聚落点,是由血缘、亲缘、地缘、宗族、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深层社会网络
联结的村落乡土社会[2]。“城市边缘村”,简称 “城边村”,是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一种独特的农村型社区。杨忠伟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建成区外围地带,城乡要素碰撞融合的区域,是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矛盾最集中的场所[3]
城边村是城中村早期阶段的一种发育形态,隶属于发展型城中村的范畴[4]。城边村是介于自然村和城中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村庄类型,具有“半城半乡”复杂特性。城边村一般位于城市规划区内、没有完全被城市建成区包围;用地类型以村庄宅基地为主,部分村庄还有一定的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景观风貌保持村庄形态,城市部分基础设施落后;村庄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存在部分流动人口,经济来源以城市务工和经商为主,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社会过渡[5-6]
我国城中村更新治理40年来,已经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而现阶段我国关于城边村规划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村庄空间整合利用、产业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景观风貌优化、公共空间保护开发等方面,但主要集中在村庄内部层面,而城村融合层面甚至更大层面的研究不足,且对村庄的差异化引导和精准化管控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城边村是“城中村”早期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从更早阶段开展治理更新,能进一步提升城中村的治理效果。
而且,城边村在区位条件、用地结构、设施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与典型“城中村”有较大区别,其村庄发展问题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日益显现,应单独开展研究。
2问题梳理
2.1村庄发展孤立,与周边地块联系较弱
从城边村产生的根源来看,由于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城市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经济与社会成本往往选择绕过村落,使其成为被城市包围的“孤岛”[7-8]。造成村庄的发展建设与周边地块功能定位不符,与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脱节。
2.2村庄特缺失,规划指引性不强
完全城市化型城中村可以直接按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而城边村虽然已被纳入城市总规或控规,但现有规划尚未充分结合村庄自身发展差异化需求,针对性提出分类指引和精准管控措施。且由于市场化的村庄改造多是在原地拆迁、原地资金平衡的条件下完成,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存在一定的不适性[9],总体而言,现有规划指引性不强,城边村村庄发展
缓慢,历史资源、景观资源也未得到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
2.3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活力不足
由于缺乏农业用地,村庄经济来源逐渐从一产向第二、 三产业过渡。同时,城市建设征地的补偿、土地房产租赁、经营性劳动和分红也是集体经济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10]。部分村庄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主要依赖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低要素生产成本优势,村庄产业类型和经济增长模式比较单一,产业活力较低,产业规模较小,竞争优势逐渐减弱[11-12]
2.4空间无序蔓延,规划管控力度不足
为获取更大的房租收益或在未来拆迁改造中获得更大补偿收益,村庄利用其土地区位、土地价格方面优势,将集体土地用于商品房开发,小产权房、违法临建、违规加层现象屡禁不止,村庄现有住宅高度、体量在不断增加,进而造成旧村开发强度逐步提高[13]小产权房政策。由于村庄开发强度严重超标,容积率过高,建筑密度和空间形态处于失控状态[14],导致村庄空间发展的无序蔓延。随着“三区三线“划定、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规划管控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5设施配套不足,空间环境品质有待提升
村庄居住空间散乱、占地面积比例严重偏高,开敞空间、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存在一定的消防、卫生、安全等隐患[13]。此外,村庄建筑风貌呈现新老建筑不协调现象,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且存在大量违章加盖现象,导致建筑密度较高,整体空间风貌不佳,村庄空间环境品质有待整体提升。
3更新策略
城边村的村庄治理更新应是系统的、渐进的、有针对性的,“城市双修”是以改善生态功能、提升环境品质为主要目标,是存量空间治理的针对性指导方法和重要理念。基于“城市双修”理念,本文结合城边村发展实际,从城村融合、差异引导、业态激活、规划管控、环境品质提升等几个方面提出更新策略。
3.1城村融合,融入区域发展
村庄的发展应依托区域性服务中心增长极和重大项目等辐射带动作用,完善自身功能设施配套,通过功能织补、设施共享、交通串联等措施,形成城村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1)功能织补,城村合作
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增加相应的功能配套设施。一方面,完善村庄内部设施;另一方面,对接区域发展定位,做好区域产业配套服务。
(2)设施共享,业态提升
一方面,村庄发展初期可以依托周边城市地块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壮大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升和周边重大项目建设机遇,村庄积极配套相应的居住、商业、娱乐、产业服务等功能业态,并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如文化资源、景观资源,提升村庄特和建设品质,推进自身更新改造。
(3)交通串联,导入人流
打破村庄和周边地块的交通壁垒,做好内外交通串联;整体疏导周边人流密集的项目,引入村庄内部。
3.2差异引导,凸显村庄特
结合区域发展使命、周边重大项目建设、村庄区位特征、自身特点、发展潜力、资源特等影响因子,划定村庄发展类型,并针对性提出差异化发展目标和策略。如,大学城周边的高校融合型村庄,可适当增加科研用地,做到“产教融合”、“校村融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打造科教中心智创高地[15]。文化触媒型村庄,如厦门集美大社城中村,从历史文化特质出发,基于文化引领、活力持续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村庄的功能定位为“打造厦门闽南文化传承的标杆,文化村社的典范”[16]
轨道站点周边等交通引导型村庄,可结合TOD发展理念,引导村庄和轨道站点同步开发建设,结合周边商贸、旅游地块开发商业、商住配套,建设功能混合、土地高效利用的轨道交通服务型开放社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