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95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世纪70年代后,黄永玉先后在国内外举行了数十次个人画展,赢得了空前盛名。可他比以前更勤奋,他说自己“苦的时候能撑得住,好的时候也不飘飘然”。当时,他的一些学生曾说要成立“黄永玉画派”,他写信道:“画画就要独立思考,自己创作自己。”曾有年轻网友在微博上问他:“您一生当中最骄傲和最失意的事情是什么?”他答道:“我一辈子没有什么骄傲和失意的,我从来没有丢失自己。一个老头儿要到了90岁,脸上、身上都长了青苔时才来出这部书,是喜剧也是悲剧。”如今,回忆这些年的创作生涯,他说:“我没浪费过一天时间。”他在写作中朝向故乡,回溯生命的来路,打量着自己是怎么一点儿一点儿长成的。他打趣自己:“看来100岁之前是没时间玩了,争取活到把自传写完。”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请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是关于黄永玉的事迹。其主要事迹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黄永玉赢得盛名之后的态度;二是对待学生要成立“黄永玉画派”的态度;三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四是他的创作经历的体会。写作任务有二:一是“上述材料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二是要“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写作要求:主要从标题、立意、字数等方面做了常规要求。
(二)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一:上述材料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注意:必须明确回答黄永玉的事迹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要有明确的观点。
任务二: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对于材料中黄永玉的事迹等内容必须在行文中有具体的阐释或分析。考生可以结合材料,扣
住“上述材料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和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来写作。
任务三:文体自选。
语言:准确自然流畅,富有文采和说服力。
(三)立意参考:
①从黄永玉赢得盛名之后态度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人生要淡泊名利”“荣誉要让自己更努力”“人生要具有淡定品质”等。
②从对待学生要成立“黄永玉画派”的态度角度分析,可立意为“做真正的自己”“人,要拥有个性”“独立思考成就人生”等。
③从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看轻得与失”“自我最为宝贵”“人生所有的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等。
④从他的创作经历的体会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勤奋赢得人生精彩”“珍惜时间方能成就未来”“生命不止,追求不停”“人生有了追求才显得高远”等。也可以综合以上材料进行立意。当
然,不管怎样立意,要注意契合材料。写作时要有真情实感,切不可泛泛而谈。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文学家史铁生说:“我站在今天设想过去又幻想未来,过去和未来在今天随意交叉,因而过去和未来都刮着现在的风。”
革命先驱李大钊说:“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 '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一掣现在的份,无限的过去未来皆追相呼应。”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以“过去、现在、未来”为话题,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两则材料都围绕"过去"现在"未来"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立意的核心。
史铁生认为"今天"是"设想过去"和"幻想未来"的基点,"今天"关联着过去和未来。站在"今天"回望过去,可以有反思和总结;站在"今天"想象未来,今天就是未来的起点,影响着未来的发展。
李大钊的名言是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那么这三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李大钊说"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所有的努力成就了现在,而现在所做的一切又影响着你的未来;因此他认为'现在"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
在这三者之中,史铁生和李大钊又特别看重"现在,因为"过去和未来都刮着现在的风,"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有了"现在,过去"的荣光方能延续,"过去"的错误方能改正;有了"现在,才会有光明美好的"未来。现在"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如此,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现在,做好"现在"该做的事,这样才不负"过去"展望"未来。
写作时要注意把为何要珍惜"现在,做好"现在,放入"过去"与"未来"的整个链条当中去思考,这样才能明白"现在"的重要性。这才是出题者的真正意图。
写作时要把"过去""现在""未来"当成一条动态的链条,每个环节都对另外两个环节有影响,从而必须要正确面对这三个环节,到正确态度和最佳做法。如"过去",如果做得好,那么"现在"就应该继续过去的做法;如果做得不好,不要只是沉浸于懊悔当中,应在"现在"改正,为"未来"奠基。面对"未来",空想不切实际,要想赢得未来就必须做好"现在",你的"现在"就是你"未来"的延伸。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思考如何做好"现在",才能更好地把"过去"和"未来"连接起来,如珍惜时间,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等。总之,青年应该有整体意识,着眼于"未来",修正"过去",珍惜"现在",用努力奋斗争取光明的"未来"。
【参考立意】
(1)"现在"继往开来。
(2)铭记过去,珍惜现在,相信未来。
(3)做好"现在",不负过去,赢得未来。
3、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临近春运,抢票大战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机票昂贵,近年来,选择“反向春运”的人大增,去往大城市团圆成为新风尚。
“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对“反向春运”这种现象,大家意见不一:
专家:“反向春运”是城乡现代化进程标志场景,意味着城乡之间紧张的对立关系出现转折,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春节。
网友一:春节就是团圆,父母在哪,哪就是家;一家人在哪,哪就是年。
网友二: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春节气息,在这所谓的“反向春运”中,会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对于“反向春运”现象,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道作文题的核心话题很明确:“反向春运”之辩。命题体现了思辨彩。考生只要紧扣“反向春运”,表明态度,言之成理即可。
作文材料提供了有关“反向春运”的多方观点,可供考生提炼与整合。同时预留了较大的发挥空间,话题具有不同立场角度的可辩性。
学生可联系传统孝道、交际礼仪、年味风俗、乡土情结、城乡差别、过年的形式内涵等,可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和思考,合理地“脑补”出支撑所持观点的理由,观点合情理、有见地,但所叙所议都要有关“反向春运”。
比如,“反向春运”除了材料说的省钱实惠,轻松便捷,还具有其它特点:子女同样可尽孝心,腾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且还不必为乡土社会的各类人情问题而烦恼。
比如,对“反向春运”热潮的理性冷静思考:在全民抗阳的疫情背景下,城市在物质保障、医疗急救等方面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子女是否充分尊重满足父母意见,等等。
命题者还有意识地关联了《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考生若能结合相关观点(乡土性、礼俗社会、家族、血缘、地缘)来展开说理,无疑更显深度与广度。
乡土性:安土重迁,具有乡土情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落叶归根”的观念根深蒂固。
礼俗社会:走亲访友、聚会喝酒、收发红包等过年礼俗,既体现乡土亲情的密切,也可能给人带来经济和心理负担。
家族:大家族出来的人,往往喜欢和怀念一大家子人热闹聚会的场景,不太适应城市过年的冷清与孤单,而城里孩子则不太愿意融入家族,喜欢独处。
血缘社会:血缘是维系亲情的纽带,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与生俱来而无法断绝的,我们回家过年,因为故土有真正意义的“家”,她和我们血脉相连。
地缘社会:城市里的血缘关系更淡漠,我们要适应和营建城市里的新型地缘关系。
相关立意:
写好这道作文题的关键点,在于到让人信服的理由,从两三点角度,并形成一定的逻辑层次,佐证观点。
一、赞成反向春运的理由
省时省钱,错峰过节。
别样年味,尽享天伦。
促进城乡融合,避免城市“空城”。
不必为走亲访友、聚会喝酒、收发红包等人情问题而烦恼。
让父母体验城里过年的快乐,以“旅行”的方式,替代传统的“团圆”,让父母感受到更贴心的孝道。
纾解归乡的资源焦虑,也能更大程度上释放出运力的双向潜能。
城市基层工作人员每逢过年,往往更忙,无法请假,“反向春运”圆了他们的团圆梦。
兼顾了亲情团聚和子女的工作事业。
农民工在城里坚守岗位,以维系城市日常的正常运转,避免春节缺工(农民工是城市基础建设主力军)
传统的乡土情结必将随着城市化进程而淡化,不必太在意过年回家,风物长宜放眼量。
农村的年味也淡了,甚至还不如城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剧,从省城到县市到乡镇,都是如此,儿时记忆也消失殆尽。
城乡差距在缩小,错峰往返更为便捷。
可以把传统年味带入城里,城里也可以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燃烟花。
二、赞成返乡过年(不赞成反向春运)
返乡过年意味着回归传统,守住年味。
中国人重视乡土情结和血缘关系,老家是我们的“根”。
钢筋水泥的城市,让人难以有“家”的温馨。
父母分大多数习惯老家生活,来城里(异地)过年多是迁就儿女意愿,子女应充分尊重和满足父母的心愿,而不是勉为其难。
可以把父母接来城里,但更多的亲人可能被忽略,比如父母的父母,其他亲情可能就要被暂时割舍。
城里年味稀薄,放个鞭炮烟花还要限时限地,未免缩手缩脚。
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城里可能出现用工荒,过年生活物质保障或成问题。
抗阳时期,城里医院人满为患,医疗急救压力更大,费用更高。
回归故土,放松心情,摆脱俗务,祭扫祖宗,是一个追本溯源、回归初心的过程。
5年高考3年模拟三、父母在哪,哪就是家;一家人在哪,哪就是年
无论“返乡”还是“反向”,都只是过年的形式,要更注重春节过年的实质:有亲情,有团圆,尽孝道,享受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