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答题器检测,读准“长喙”“玻璃框”“蓑毛”等难读词的字音,随文理解“黛”“素”“忽”的意思。
(二)能通过抓住关键语句、拓展对照阅读等方式体味白鹭外形的“精致”,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学习单、多媒体课件、焦点答题器、教学iPad。
三、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初识“白鹭”
1.课前谈话。
(1)话题交流。同学们,你们认识白鹭吗?(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猜谜游戏。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画面猜带有“白鹭”的诗句。
出示一幅画面,猜一句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示一个故事,猜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示一段视频,猜一句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鹏)
2.引入课题。
白鹭自古就深受文人墨客的爱慕,成为他们笔下赞叹的对象。文学家郭沫若因此写下了《白鹭》这篇文章。
(二)检查初读,整体感知
1.检查预学,了解学情。
(1)出示习题。(学生用答题器答题)
(2)呈现答题情况。(指名读准字音,纠正字形)
2.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1)白鹭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快速浏览课文,出概括性的句子。
(2)指名交流。(板书:精致的诗、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出示:“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齐读句子,明白文章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3.小组合作,厘清脉络。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白鹭的?出示“合作小贴士”。
小组合作,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白鹭的?
①自主默读课文,在文中圈一圈,画一画。
②小组合作交流。(1号同学组织,4号同学整理、绘制结构图)
(2)小组汇报,投屏展示。
(3)梳理归纳,教师板书。
外形(素、身段)
活动(水田钓鱼、枝头闲立、黄昏低飞)
(4)师生小结。作者就是抓住白鹭的外形和活动这两方面来写的。
(三)品读语言,感受“精致”
1.快速浏览课文,出哪几个自然段写白鹭的外形。(第二至五自然段)
2.出示“学习小贴士”。
①默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圈画出体现“精致”的词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批注自己的理解或者感受。
②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片段。
3.交流反馈。(根据交流,出示句子)
(1)体味“大小适宜”之精致。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者灰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出示图片)对照是最能突出事物特点的,通过对照,凸显了白鹭大小适宜。
(2)体味“恰到好处”之精致。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的长喙,那青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预设一: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的长喙,
那青的脚。
①关注“那”。作者观察得很细致,连用了4个“那”,读起来朗朗上口。看了让人下面滴水的说说文章
②引读。白鹭的蓑毛是——结构是——长喙是——脚是——
预设二: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句式工整,带有近义词和反义词)
①指导理解“素”“黛”“忽”的意思。(出示“忽”的意思:计量单位名称,1忽米等于0.01毫米)
②(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读:正如作者所说——(生齐读这两个句子)
4.拓展比较阅读。(出示《登徒子好赋》中的语句)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赋》注释:①东家之子:东边邻家的女儿。②著(zhuó):搽。③施朱:涂胭脂。
(1)借助注释,读懂句子。
(2)出示文中的句子,对照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3)说说有什么发现。(句式工整,结构相似,美得恰到好处)(4)了解作者。在郭沫若的眼里,白鹭就是一位美人。那他是怎么写出这么美的句子呢?课前大家查阅过郭沫若的资料了,谁能介绍一下?(投屏展示学生查的资料)郭沫若是一位文学家、古文字
学家。他在文学上造诣很深,能灵便地摹仿应用古人的经典语句。
5.齐读第一至五自然段。
(四)美读小诗,体味“诗意”
郭沫若是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集《女神》想象神奇,语言唯美。他写的《白鹭》也是一首优美的诗。
1.出示诗句。
白鹭,
是一首精致的诗。
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一切都很适宜。
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的结构,
铁的长喙,青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2)(配上插图水墨画)看着画面自由吟诵,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3)出示两段背景音乐,学生投票选择较为合适的一段音乐。
(4)(看着水墨画,和着轻音乐)学生自由读,师生合作读。
2.小结。诗人开篇就说“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这样“精致的诗”却是如此常见,人们因此淡忘了它的美。(出示第四自然段)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美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