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学习目标 :
1.了解作者及作品,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了解一滴水所见所闻所感。
4、了解本文游记的写法,感受本文语言之美
学情分析
学生问题归类
评价任务:
1、检查学生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识记生词,词义。
2、学生朗读课文,说出课文内容和文章思路。
3、出一滴水所见、所闻、说出所感。
4、品析优美语句,了解游记的写法。
课时计划:    1课时
学习过程:
模块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展示云南丽江秀美风景图片。由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一滴水到了丽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出文题。
模块二:预习设计(检测)——评价任务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矗立(chù) 目眩(xuàn ) 开闸(zhá) 徘徊(huái)  翡翠(fěi) 砚池(yàn) 蘸到(zhàn) 擦拭(shì)
2.记住重点词的意思
矗立:高耸直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苍劲:指老练刚劲。
五彩斑斓:指颜非常好看,彩相当丰富,多种颜错杂繁多耀眼。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3.走近作者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 小说代表作《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2016年10月21日,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4.写作背景
1)、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2)、关于丽江
    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行胜地。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
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
模块三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评价任务二)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休播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出自己认为最优美的段落,展示朗读。
思考:一滴水的夙愿是什么?
交流点拨:跃入江流,奔向 大海
2、简要写出一滴水的经历。
交流点拨: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 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
3、按照“一滴水”的游踪,把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交代一滴水的前身——一片雪。
第二部分(2~14):写小水滴的旅行过程以及它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15、16):小水滴经过了丽江,奔向茫茫的大海,开始新的旅途。
4.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
“一滴水”实际上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看了让人下面滴水的说说文章模块四 精读课文 把握情感(评价任务三)
一、这篇游记先后写了“一滴水”在丽江古城看到的哪些景物?重点写了什么景物?
1)在玉龙雪山顶望丽江坝、流下雪山时沿途所见、跌落到黑暗的落水洞、黑龙潭边看到游人和自然景物、大水车上的眺望、玉河内的徘徊、在四方街看到的人文景观、看古城热闹而美丽的夜景、看丽江坝上空美丽的夜景。
2)重点写了:①黑龙潭边看到的游人及自然景物;②大水车上的眺望;③在四方街街道看到的人文景观。
二、纵观全文,如果把一滴水旅行绘成几幅不同的画卷,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呢?
交流点拨:“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
1、欣赏“风景画”,它美在何处?
交流点拨:这篇散文所描画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2、继续欣赏“建筑画”,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
交流点拨: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 的街 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四方街,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
3、再来欣赏“民俗画”,它的美美在丰富而融合。具体体现在哪儿?
交流点拨: 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江民俗画。
通过以上分析可体会作 者所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 :热爱丽江、热爱大自然,对丽江人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模块五 品味语言 探究写法(评价任务四)
一、文章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展现丽江古城的美丽风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篇游记从“一滴水”的视角来表现丽江古城的美丽风景和相关知识。运用拟人手法,行文生动活泼,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构思新颖。同时,作者以第一人称,以“一滴水”的旅行所见,其中既有古代纳西族建造四方街的介绍,又有现代人游览古城的画面;既有在玉龙雪山眺望丽江坝的远景,又有四方街上纳西族人生活的近景;既有远望雪山之景,又有平原近景。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从远景到近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丽江古城的美景,从而给读者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语言赏析(预设)
品味下列句子,体会作者在写景中饱含的情感。
1、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作者写了在黑龙潭边远望玉龙雪山的景象,表达对玉龙雪山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作者罗列出古城的景物,陶醉于古城与自然相映成趣的美中,字里行间流露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3、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作者被院子里平和、悠然的氛围所感染,对兰花的喜爱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
4、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
选取古城夜景中最亮丽的地方,表达对古城夜景的赞美。
5、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作者运用奇特的想象,用富有丽江特的景物比喻,表现夜景之美,表达迷醉之情,再次表达对丽江的赞美。
三、探究写法
1、语言优美,融情于景。
作者在文中写景不乏优美语句,又饱含情感。如第10段写景句“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运用排比修辞,多方面介绍四方街的远景,表达了心中的向往之情。再如第14段“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运用了比喻,对远方来客进行真诚的赞颂。
2、线索清晰,借物抒情。
文章以“小水滴”为线索,通过“雪花——冰川——小水滴——跌入、跃出落水洞——经玉河流
入四方街——经中河流经丽江古城并流出古城进入金沙江”,完成了“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历程。作者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小水滴”经过丽江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对丽江无限热爱的真挚情感。
3、角度多样,视角独特。
本文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
模块五 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作者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以时间和行踪交叉为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给读者以清新优美的艺术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丽丽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拓展延伸
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
  “我”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
              一滴水来到丽江坝
  一滴水的    一滴水奔流走过草甸、                丽江风情     
  漫长旅行        落水洞、黑龙潭                    热爱向往
              一滴水在四方街的漫游历程
  一滴水奔流到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一滴水经过丽江(随堂测试)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喧哗(      ) 草甸(      )砚池(      )矗立(      )闸口(      )         
徘徊(      ) 目眩(      ) 翡翠(      )眺望(      ) 硕大(      )         
二、词语释义
1、轻盈:                                                                     
2、喧哗:                                                                                                             
3、草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