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不少诗人诗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观照,并将其呈现在诗歌文本中,诗歌写作行为本身成了被书写的对象。在陈与义、陆游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于诗歌写作本身更细致、频繁的书写,“题诗”“成
诗”“寻诗”“哦诗”等有关诗歌写作的表达大量出现,有意寻诗、出声吟哦的诗人形象也越发明晰,这表明:宋诗对诗歌写作本身的呈现更为深细,写作者对自我作为诗人的身份有了更清晰的意识。
“题诗”“成诗”在陈与义的诗中承载了丰富内涵。“鹳鹤忽双起,吾诗还欲成”“洒面风吹作飞雨,老夫诗到此间成”两例清晰展示出外部环境怎样激起了诗人内心的波澜,眼前转瞬即逝的景致如何被诗人捕捉到进而成为诗歌的一部分。而“成诗”的过程往往具有实时性、不可复制性。有道是“有诗还忘记”“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诗人内心感知到的诗意、诗人在语言表达上的疏离,都清晰呈现在诗中。他在《对酒》中的“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同样感叹着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窘迫。
诗人也常常自发外出“寻诗”。“柳林横绝野,藜杖去寻诗”(《游八关寺后池上》),诗人专门拄着藜杖寻诗;“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寻诗两绝句》),半夜从酒醉中醒来的诗人特意推开门,在明月乔木中寻诗。场景本身就是诗意的来源,诗人在呈现出诗意产生的特定情境之后便结束了诗篇,不再述说此刻的感受。这类似前引“鹳鹤忽双起,吾诗还欲成”:诗人看似只是记录实时景象,然而诗情恰恰渗透
在眼前所见之中,诗歌写作也在此刻完成。不同的是,“寻诗”更能体现寻、访求的过程性和目的性,在这一表达中,“诗”仿佛成了触手可及的实体;作者自认与读者对何为“诗”有着高度默契,只需呈现特定场景,读者便可心领神会。这种将“诗”客体化的过程,体现出诗歌已成为诗人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的一部分,同时,诗人的主体身份在诗歌中也呈现得愈发明晰。
(摘编自刘晓旭《赋诗与寻诗:唐宋诗中诗人自我的呈现》)
材料二:
“镜”在中国文化中有复杂的意涵。本文所言“览镜诗”,不是泛指含有“镜”意象的诗,也不是指专门吟咏镜子的诗,而是指书写览镜行为与感想的诗作。览镜诗的关注点,是这个行为本身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物心理情感。换言之,览镜诗中,作为物品的镜,只是触发某种心理的媒介,并非诗歌吟咏的重心所在。作者对览镜行为有更充分的自觉,把更多的笔墨着眼于“镜中像”所引起的一系列内心反应和情感状态。审视览镜诗的嬗变脉络,我们可以再次确认中唐至宋代诗学的一脉相承,也能感受到日常化题材在宋代诗人手中有更繁复的艺术表达和更丰赡的文化内涵。宋人的自我形象在览镜诗中得以再造,新的审美趣味随之形成。
由镜中像来认知自我,是人们览镜自照的重要目的。按法国心理学家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人们通过观看镜中影像而建立“自我”的观念,并由镜中自我逐渐进入“社会中的我”乃至“理想中的我”。人在镜前凝视,建构对自身形象的认识。“镜中像”与“现实我”存在距离,这就促使照镜人通过想象去完成两者的合一,建构自我形象。诗人照镜,由人而镜,由镜而像,由像返观人,故心有所感。解读览镜诗,是观察作者自我形象建构的有效途径。
试看宋庠《因览镜照见衰年状貌有感》:
拂槛清晨念老余,只堪丘壑便悬车。
暗围廓落频移眼,坐况苍华不满梳。
綟绶转惭龟钮印,土膏空负鹤头锄。
人生出处真难决,羡杀贤哉汉二疏。
宋庠仕宦显达,遣词造句典丽奥博,全诗意脉从“镜中像”指向“现实我”。镜中老态让他联想到现实官场,是致仕退隐,还是不负官位?他内心纠结。宋庠没有白居易的乐天顺命,镜中像刺激他要在现实和理想间选择,所以他最后欣羨汉代的疏广、疏受,能主动功成身退。我们可从中提炼出诗人的三层形象:
“镜中像”——颓然老者(“坐况苍华不满梳”);
“现实我”——高位在身(“綟绶转惭龟钮印”);
“理想我”——致仕归田(“羡杀贤哉汉二疏”)。
正是三者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作者“难决”,整首诗也因三层形象的复杂关系而充满张力。览镜诗是表达日常生活细节的诗。日常不能径直变为诗,但诗可以表现日常,让日常经验走向美学自觉。宋人将“镜
中像”与“现实我”勾连在一起,让“幻象”与“真我”对话,试图超越琐碎凡庸的现实,直指诗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
(摘编自侯体健《幻象与真我:宋代览镜诗与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写作行为本身受到诗人观照后,才有可能作为书写对象呈现在诗歌文本中。
B.“成诗”过程的实时性特点导致诗人有时难以用语言清晰表达内心感知的诗意。
C.诗人记录“寻诗”实时景象,看似未交待结果,其实所寻诗意已在眼前所见中。
D.览镜诗不以镜子为吟咏重心,而重在关注览镜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人物心理情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诗人没有“题诗”“哦诗”等有关诗歌写作的诗作,就说明其缺少对自我诗人身份的清晰认识。
B.陈与义在《对酒》中感叹“新诗满眼不能裁”,暴露出他长于感知生活诗意却拙于语言表达的窘迫。
2022立秋C.杜甫《乐游园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中“咏诗”与材料一中“成诗”内涵相近。
D.览镜诗中宋人勾连“镜中像”与“现实我”,让“幻象”与“真我”对话,从而超越了琐碎的现实。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对览镜诗理解的一项是()
A.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B.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D.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引入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作用。
5.有人认为“一旦诗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他的日常生活便成了其呈现自我的诗歌资源”。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B  2.C  3.A
4.①说明人们览镜自照的目的是构建自我认知;
②为下文解读宋庠诗歌提供理论依据。
5.①自我意识使诗人对自我的身份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主动观照作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诗歌写作行为本身(“题诗”“成诗”“寻诗”等),并自觉将其纳入了创作资源。
②自我意识使诗人对于“览镜”等日常行为有更充分的自觉,并将其当做日常化的创作题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导致诗人有时难以用语言清晰表达内心感知的诗意”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而‘成诗’的过程往往具有实时性、不可复制性。有道是‘有诗还忘记’‘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诗人内心感知到的诗意、诗人在语言表达上的疏离,都清晰呈现在诗中”可知,难以用语言清晰表达内心感知的诗意的原因是“诗人在语言表达上的疏离”,而不是“‘成诗’过程的实时性特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就说明其缺少对自我诗人身份的清晰认识”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在陈与义、陆游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于诗歌写作本身更细致、频繁的书写,‘题诗’‘成诗’‘寻诗’‘哦诗’等有关诗歌写作的表达大量出现,有意寻诗、出声吟哦的诗人
形象也越发明晰,这表明:宋诗对诗歌写作本身的呈现更为深细,写作者对自我作为诗人的身份有了更清晰的意识”可知,原文说的是“写作者对自我作为诗人的身份有了更清晰的意识”,并不是“缺少对自我诗人身份的清晰认识”。
B.“暴露出他长于感知生活诗意却拙于语言表达的窘迫”错误。由原文“他在《对酒》中的‘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同样感叹着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窘迫”可知,是感叹着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窘迫,没有说“他长于感知生活诗意”。
D.“从而超越了琐碎的现实”错误。由原文“宋人将‘镜中像’与‘现实我’勾连在一起,让‘幻象’与‘真我’对话,试图超越琐碎凡庸的现实,直指诗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可知,原文说的是“试图超越”琐碎凡庸的现实,而不是“从而超越了”。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诗句“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仅写了照镜子的行为,没有由镜中自我逐渐进入“社会中的我”乃至“理想中的我”。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人们通过观看镜中影像而建立‘自我’的观念,并由镜中自我逐渐进入‘社会中的我’乃至‘理想中的我’。人在镜前凝视,建构对自身形象的认识”可知,说明人们览镜自照的目的是构建自我认知;
结合下文“诗人照镜,由人而镜,由镜而像,由像返观人,故心有所感。解读览镜诗,是观察作者自我形象建构的有效途径。试看宋庠《因览镜照见衰年状貌有感》……宋庠仕宦显达,遣词造句典丽奥博,全诗意脉从‘镜中像’指向‘现实我’。镜中老态让他联想到现实官场,是致仕退隐,还是不负官位?他内心纠结。宋庠没有白居易的乐天顺命,镜中像刺激他要在现实和理想间选择,所以他最后欣羨汉代的疏广、疏受,能主动功成身退”可知,下文解读了宋庠的诗歌《因览镜照见衰年状貌有感》,为下文解读宋庠诗歌提供理论依据。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