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明朝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问题;
教学难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通过郑和下西洋的线路图,以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成就和伟大创举;
【唯物史观】了解明朝时期政治上的变迁及其影响,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史料实证】运用史料探究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制度创新的措施及影响;
【历史解释】对明朝政治制度变化、特别是通过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使学生客观评价明朝政治制度;
【家国情怀】感受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历史,确立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念和民族认同感。
时空坐标:
一次壮举:郑和下西洋
两大中枢机构变化:废除丞相制度  建立内阁
两大外部侵扰势力:倭寇入侵  西方殖民势力
三种边疆关系:明朝与蒙古  明朝与西藏  明朝与女真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有人认为,明朝雄伟、智慧,“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但也有人认为,明朝内敛、封闭,自我设限,极端专制。    明朝东厂西厂
那么,对于明朝又该如何去认识呢?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明朝建立:
1.1351年,元末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政治制度的变化:
1.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1)原因:
材料一:近睹有元之末,主居深宫,臣操威福,官以贿成,罪以情免,宪台举亲而刻仇,有司差贫而优富。庙堂不以为虑,主添冗官,又改钞法,役数十万民,湮塞黄河,死者枕藉于道,哀苦声闻于天。                                  ——朱元璋《讨张士诚檄》
材料二: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朱元璋《皇明祖训》
材料三:(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归纳为:
①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由来已久;
②元朝教训:吸取前朝教训;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
③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专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④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2)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强化皇权
(3)措施:
①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
②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
③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永不立)。
(4)影响:
①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加重了皇帝的政务负担,效率低下,易造成决策失误。
2.设立内阁:
(1)原因:
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工作压力增加。
(2)演变:
(3)性质: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4)职能:
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5)特点:
①非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咨询顾问机构,无权决策;
②权力源自皇帝。
(6)评价(实质):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权力的演变
材料一:(洪武)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立左右,备顾问而已。”
材料二:“解缙擢侍读,命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值文渊阁,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
材料三:“(明宣宗时期)宣德时,始令内阁杨士奇辈,于凡中外奏事,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是非,辄以败。
材料四:“张居正(明神宗时期内阁首辅)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品佚低、仅顾问,无决策)
明成祖:设内阁(参与机务)
明宣宗:获得票拟权,内阁地位和权势上升
明神宗:内阁首辅权力达到顶峰
(8)合作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朝内阁与前朝宰相异同?
3.宦官专权:
(1)原因:
①防范内阁权重,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②部分皇帝怠于政事。
(2)表现:
①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②负责提督东厂和控制锦衣卫;
③官员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历史概念:  司礼监
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还控制著东厂、西厂、锦衣卫等机构。其职则是掌管侍卫、缉捕、刑狱之事。
(3)实质:
必须依托于皇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4)影响:
导致政治日益黑暗,社会矛盾加剧。
4.特务机构:
锦衣卫(明太祖)、东厂(明成祖)、西厂(明宪宗)
影响:凌驾于司法之上,强化监察控制。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一)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
1)政治:宣扬国威;
2)经济: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2.过程: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3、特点:
①时间长、规模大、范围广、领先世界;
②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4.性质:
朝贡贸易
是古代王朝与周边藩属国政治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特点往往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两汉时基本形成,盛唐时期趋于成熟,明清时期精细化、规范化,战争后受到冲击,甲午战争后体系崩溃。
教材思考点:    如何看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
积极方面:
1)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     
消极方面:
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期未能持续。
知识拓展:郑和下西洋与西方新航路开辟对比
(二)沿海形势:
1.“倭寇”威胁:戚继光抗倭
(1)背景:
①元末,日本海盗常在东部沿海骚扰
②明朝前期,对日经济封锁,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
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2)抗倭斗争:
  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
(3)影响:
  倭患基本肃清,东南沿海形势逐渐稳定下来。1567年后,明朝政府逐步放松了对私人海外
贸易的限制。
2.西方殖民者入侵:
(1)原因:
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2)表现:
①16世纪中叶,葡萄牙取得在濠镜澳(澳门)的租住权;
知识拓展: 澳门问题的由来
澳门古称“蚝镜”,后“蚝”雅化为“濠”,遂称“濠镜”。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广东地方官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1553年,葡萄牙人以曝晒水浸货物为由上岸居住,1557年起在澳门定居。战争后,葡萄牙于1851年和1864年先后侵占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北京条约》,塞进了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的条款。
②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南部和北部;
③1624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历史人物:  郑成功(16241662年)
明末清初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其父郑芝龙降清;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但终遭清军击。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收复台湾。收复台湾不久,突然暴病而亡,年仅38岁。初葬台南州仔尾,后迁葬于故乡南安的覆船山。海峡两岸均立像树碑纪念。
(3)影响:
①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侵夺,破坏了中国主权,给沿海人民带来了灾难;
②西学东渐,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客观上促进文明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