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制的演变过程
第十六讲 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时代特征
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经济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社会进步。
经济:农业、手工业进步;商业继续繁荣;“海禁”与“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文化:承古萌新是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宋明理学得到强化,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西方传教士东来,中国人了解到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
✧ 知识点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为加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重大调整。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明初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教训,设法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______,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______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
2.行省制度的演变
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随堂练习
1.(2016课标Ⅰ,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2014山东文综,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渐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3.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A.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减少
B.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C.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4.(2020高三上·辽阳期末)明代“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清朝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督抚成为“封疆大吏”。明清督抚制的设立()A.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B.导致“冗官”局面的出现
C.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5.(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西汉设十三部刺史,唐设十道采访使、观察史,元设御史台和二十二道肃政廉访使司,明清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这些机构()
A.设立伊始即为地方行政机构
B.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
C.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D.代表社会有效地履行职责
6.(2021年北京西城区一模,5)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所在。以下对于行政中枢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设置三公—建立了以丞相府为首的行政中枢②废除宰相制—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③建立中朝—行政中枢权力移至皇帝亲信手中④完善三省制——三省成为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3.内阁的设立和演变
(1)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__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
(2)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__________的决策,“______”由此出现。
(3)内阁出现后,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______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4)明朝中后期,皇帝不理朝政,同时戒备内阁,以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批红权落到宦官手中。(5)评价
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__。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是君主专制_______的产物。
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可以适度弥补君主世袭带来的一些弊病。废除宰相之后,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政治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其恶果在明朝中、后期得到了充分体现。故后人云“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4.宦官专权
主要职能: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随堂练习
7.(2020秋•东城区期末,1)下列现象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按其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诰”,史官记事曰“上”
②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
③内侍官先设御案,请上文书,即退出门外。待御览毕,发内阁拟票
④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8.(2014课标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权力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9.(2017课标Ⅱ,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明朝东厂西厂10.明弘治四年,邱浚入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前他是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入阁时加太子太保,从一品。邱浚入阁,开了六部尚书入阁的先例。这说明()
A.内阁成为法定行政机构
B.六部权利大为削弱
C.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内阁地位逐步提高
11.(2020·全国Ⅲ,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12.(2020高三上·无锡开学考)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说道,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对其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B.君主权力至上
C.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D.内阁权力至上
13.(2019广东七校联合体一联)明代中期曾出现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14.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为正五品。到了康熙时期,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雍正时期,又升格至正一品。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A.反映出内阁位高权
重 B.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
C.表明清前期以文治国
D.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知识点二明朝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
(1)过程: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