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提能/ 自主学习课
一个核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两大阶段:先秦家国同构与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三大线索: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
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来讲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2.形成并长期维持的原因
经济
根源
封建经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续表
政治
根源
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
理论
根源
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3.基本内容
皇帝制;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
4.基本特征
(1)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相统一。
(2)中央和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3)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伴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借助神权和思想控制来巩固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5.历史影响
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政治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
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经济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
思想
文化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二、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
1.削弱相权
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
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三、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4.唐朝时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问题。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问题。
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行省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废除行省制,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四、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和中华法系的兴衰
1.发展演变
(1)夏商周三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礼”并立。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礼”和“刑”两个方面。三代强调礼治,特别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同时,以惩处为中心的刑罚制度也已经形成。但是,这一时期的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而是各自为用。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商、周建立起“亲亲”“尊尊”为主要原则的宗法法律制度。
(2)春秋战国至秦朝——成文法及法治阶段。
春秋后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前536)和晋国赵鞅“铸刑鼎”(前513)为标志,法律制度也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刑罚体系开始向成文法制转变。
经过春秋时期的演变,到战国变法以后,与君主集权制度的建立相适应,法家思想在三晋兴起,并在秦国得到了广泛贯彻,通过各种类型的变法,这些国家建立起以刑罚为主体的成文法律体系。
秦代崇尚法治。秦律“密于凝脂”,在各个领域,皆有法式;在法律实施上,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
(3)两汉至隋唐——法律儒家化阶段。
秦朝的速亡为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制度相互结合提供了一条途径。从汉朝开始,一直延伸到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是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的时期,即法律儒家化。隋唐时期,伴随着《唐律疏议》的制定与颁布,彻底完成了儒家的礼教与法家的“法治”的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就此形成。
(4)宋元明清——法典与案例相结合阶段。
自宋代以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国法律开始向法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即在审判具体案件是如何实现司法操作与法律指导思想上的结合。案件成例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相互结合。明、清两代王朝的法律制度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
2.特点
基本特点
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
鲜明特
以礼法并用的方式,把“天理、人情、国法”有机融合在一个法律体系之中
司法与
行政关系
司法从属于行政,不同等级的行政官员同时也是不同管辖范围的司法官员
深远影响
古代法律影响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形成了中华法律体系
明清时期中国与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项目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与明清同时期的英国
政体
形式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权力
中心
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君主意志即国家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
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政府
机构
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决策权,对皇帝负责
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历史
影响
君主专制强化,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是中国落后的政治根源
防止专制独裁,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培优好题2017·全国卷Ⅲ,主观题第40题
典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
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0分)
明朝东厂西厂
解题示范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15分
第一步:审准题目,避失误
答题限定语→荷兰侵占与澎湖列岛的历史背景和目的。(注意回答“背景”和“目的”两方面的内容,其中“背景”要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因素分析)
答题提示语→概括(语言要精练,条目要清晰,注意由具体描述到抽象概括的转换)
第二步:透析材料,抓关键
1.背景
关键语句
获取信息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荷兰殖民扩张
“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荷兰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
2.目的
关键语句
获取信息
“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
“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
荷兰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第三步:联准教材,细思量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殖民活动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拓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2.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部矛盾空前尖锐,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第四步:形成答案,规范语言作答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10分
第一步:审准题目,避失误
答题限定语→台湾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统一。(试题的落脚点是“国家统一”,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