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副校长在2023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参加今天这个培训班的都是新入职的教工。从新入职教工角身份上的变化来看,这意味着学校已从过去我们赖以掌握知识和本领的环境场所,变成我们要借助这个环境场所发挥我们传播知识、发明学理作用的地方。我们工作的环境场所叫做“大学”,不是中学、小学或其他教育机构。尽管我们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了很多年,从读本科到读研究生,甚至是从事博士后研究,但是“大学”到底是什么,也许我们并没有来得及安静下来去好好思考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问题。
“大学”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词汇。古往今来,关于大学的解读和阐释,或者下定义,难以量计。有专业的,如教育学家的著述,更有普通人们的一般理解和认识。
解读和认识大学的方法很多。其中,从功能和目的的角度为大学下的定义最多。这里从三个角度归纳各种关于大学的丰富认识来解读大学的含义,探寻什么是大学:一是从知识的角度,也就是从承载人类探索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成果的角度看大学是什么。二是从承载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外部客观条件的角度看大学是什么。三是从作用(功能)和目的的角度观察大学是什么,也就是从内容、形式、本质的角度看大学是什么。
一、从知识和学问内容的角度观察,初级或首先接触者,为“小学”;接续进入知识和学问高级程度者,为“大学”
“小学”最初并不专指学校,西汉称“文字学”为“小学”,后世相沿。汉字每个字都有三个部分,字形、字义、字音。读书必先认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运用。《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即今日所谓的基础教育。朱熹说,小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唐代,读《国语》《说文》(一年)《字林》(一年)《尔雅》等书。总之,是研究汉语的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初为文字,魏晋韵书出现后,音韵学归入“小学”;唐以后训诂学归入)。章炳麟说“小学”其实是一门艰深的学问,精通不易,故名不确切,主张改称“语言文字之学”。
与小学相对应的是大学。大学的学习内容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而且要实践。《礼记》有《大学》一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其实是秦汉儒家的作用,它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经二程竭力推崇,南宋朱熹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今天我们认识中国古代大学概念的基本参考。
按照郑玄的解释,“名《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可见“博学”和“为政”,是理解汉语“大学”二字的两个关键。博学就是广泛地学、多多地学习的意思。《大学》篇的第一节提出,学习的目的在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第二节便提出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断。治国平天下,即是“为政”。
《大学》篇中起首的一段描述,非常有名,常常为今人所引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正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光明的意思。“明明德”意思是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知道所当处的道德境界,而后有确定的志向,志向确定而后,能心静不躁,心静不躁,而后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而后能有虑事周详,虑事周详而后,能达到最美善的境界。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就接近学习的目的了。
接下来的一段话: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意思是:
古时想把彰明内心美善本性推广到天下的人,先治理自己的国家;要治理自己的国家,先整顿自己的家族;要整顿自己的家族,先修养自身;要修养自身,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先招致自己的良知;招致良知在于格除物欲,物欲格除而后良知到来,良知到来而后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好自身,自身修养好而后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而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天下太平。从天子到平民,统一地都是要把修养自身作为根本。根本乱了,而要把末端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该用力深厚的用力薄,而该用力薄的却用厚,还从来没有这样
的事。这就叫知道根本,这就叫良知的到来。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阐述了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和小学的关系,按朱熹的说法“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惜诸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今使幼学之士,必先有以自尽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习惯。俟其既长,而后进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是乃次第之当然,又何为不可哉?”
就是说,小学与大学,固然有所不同,但从为学之道来说,则是一致的。当其幼小时,不学
习小学,就不能收拢他的放纵之心,培养他的德性,作为大学的根基根本。等他长大了,如果不进于大学,就不能考察义理,施行到各事业中去,而收取小学的成功。幼学之士,必定先尽量地让他学会洒水、扫地、待人、接物等事情,做好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教育内容的基础训练。等到长大以后,而再进一步接受“明德”“新民”及“止于至善止于至善什么意思”等教育。这是教育次第之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