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位我国冰雪项目的运动健将取得的成就及成长经历
从第一次滑冰摔了107次,到独自一路向南不断学习;从进入国家队只是陪练,到终于在冬奥会上夺金;从备战周期陷入低潮,到在北京冬奥会上奋力一搏。站在短道速滑赛场上的武大靖,从来不是一个年少成名的天才,他有的就只是不断的努力再努力。
【第一次滑冰摔了107次】
10岁时,因为在电视里看到大杨扬等人在短道速滑赛场的飒爽英姿,武大靖喜欢上了滑冰。凌晨4点的佳木斯,室外温度仅零下30摄氏度,他拿着冰刀,推着小自行车,就这么自己出门了。
“第一次滑冰在冰上摔了107次。”至今,武大靖还能清楚的记得自己第一次上冰的情景,大靖爸爸有时候忍不住,偷偷去看儿子训练,“那时候的室外冰场哪有防护挡板呀,全靠雪堆挡着,滑着滑着摔倒了,整个脑袋都扎雪堆里了,他也不哭,起来拍拍接着滑。”
训练刻苦的武大靖,每天出汗特别多,“衣服从里湿到外,寒风一打都透了,他怕我们担心,都是偷偷把衣服换好,然后吃口饭,早上6点多又去上学了。”每当想起大靖小时候所受的苦,武大靖的妈妈总会心疼地落下泪来。
家庭并不富裕的武大靖从小就很节省,也从不跟其他的孩子攀比。就连冰刀,也是有什么穿什么。他的第一双冰鞋是大道用的,而且还特意买大了一点儿,导致经常磨脚。后来,家里开始给大靖买二手的冰鞋穿,他也从来不抱怨。
这些苦对于武大靖来说,在站上冰场的那一刻,就烟消云散了。
【那段独自吃苦之旅】
然而,幸运似乎一直和武大靖开着玩笑,和很多年少成名的运动员相比,他的短道之路似乎更多了几分波折。
为了更好的训练条件和发展,武大靖从哈尔滨去了南京。13岁的少年,独自背着行囊,20多个小时的火车,一路向南。
这是一段从小独自背上行囊的吃苦之旅,有多苦?武大靖的脚就是答案。在训练的时候,他的脚踝骨经常被磨出大筋包,筋包磨破了就看到肉,再磨破了就能看到骨头。每当这时,他都会在上冰前敲打脚的这个部位,好让这个部位变得麻木,感觉不到疼痛。
吃了太多的苦,武大靖始终咬牙坚持。2010年12月,他被当时的国家短道速滑队教练李琰相中,破格收录进国家队。不过,当时他只是国家队的第11人。
中国冬奥会金牌获得者刚进队的时候,武大靖被认为天赋一般,在前两个年头里,他一直是边缘队员,经常徘徊在二线队伍中,或者是给主力当陪练。那是一段能压垮神经的灰暗日子,每天陪着女队员训练,还被女生超越,武大靖的心里就像是扎着一把刀。“长距离周洋过我,短距离范可新过我,每天自己的自尊心都在受着打击。”正是那段时间的刺激,让武大靖更加刻苦训练,证明自己。
“那时候我的心里做好了吃苦、挨累的准备。想要成为主力,就必须每天比正常的训练多付出一倍的努力。虽然自己的天赋和对滑冰的理解稍微差了一些,但后来觉得,这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去弥补。”武大靖当时这样对自己说。
【每一滴汗水都有了回报】
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不止有武大靖自己知道。他流过的每一滴汗水,最终都化成了日后的每一次辉煌。
2014年索契冬奥会,武大靖崭露头角,在男子500米决赛中获得亚军,当时一直领先的武大靖在最后一圈被安贤洙超过。是的,就是现在出任中国短道速滑队教练的那个安贤洙。
4年后的平昌冬奥会,作为当时奥运周期男子500米成绩最稳定的选手,武大靖被给予厚望。在那届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迟迟没有夺金,在重重压力下,武大靖从500米预赛开始,就展示了绝对的统治力,四场比赛全部领滑。预赛打破奥运纪录;四分之一决赛打破世界纪录;半决赛未受对手冰刀断裂而导致比赛中断的影响,一骑绝尘,决赛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并霸气夺冠,并为中国代表团夺取平昌冬奥会首金。
【他想回家好好陪陪父母】
平昌夺冠后,武大靖登上领奖台后手指左胸,那里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那个时候,武大靖的心中就已经播种了下一个愿望,“2022年,北京见!”
然而,卫冕之路并不平坦。年龄逐渐大了,国际比赛参加的少了,武大靖的低潮期几乎贯穿
了整个备战周期。但对于武大靖来说,这些压力他说不出口,他能做的就是坚持。
终于,在北京冬奥会首日的比赛中,他和队友一起在短道速滑混合接力比赛中拿到了中国代表团的首金。夺得金牌的那一刻,武大靖哭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这四年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接着就是男子500米比赛了,想要卫冕,武大靖也拼尽了全力。但是,半决赛中,他还是没能成功,最终以小组第三的名次无缘最终的A组决赛。
但武大靖的北京冬奥会征程还没有结束。接下来,他还要参加男子5000米接力的比赛,而他还想把上届平昌冬奥会的银牌变成金牌。
再然后呢?就是回家了。
“这四年很不容易。队伍没有放弃我,我也没有放弃自己,家人也一直给我鼓励。虽然我几乎不能回家,但他们给我的鼓励始终在我心里,比赛全部结束后,我要回家好好地陪陪他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