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卡的产生与发展
(一)银行卡的发展沿革
银行卡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货币信用发展的一种表现。追踪银行卡发展的轨迹,可归纳为三个阶段:
深圳发展银行信用卡第一阶段(20世纪初――40年代末),商业信用阶段。
银行卡最早起源于美国。1915年美国的一些商店、饮食业为了扩大销售、招揽生意、方便顾客,创用了一种“信用筹码”,其雏形类似一种金属徽章,后来演变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物消费的凭证,持卡人可以先赊销货物或消费,事后付款,这可以说是信用卡的萌芽;
1920年,美国各大电气、石油公司推出了签账卡,供顾客用电和加油使用,其实质相当于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卡;
1946年,美国的狄纳斯俱乐部和运输公司发行了用于旅游、娱乐的信用卡;
1949年,美国大来公司推出了在餐馆使用的签账卡;
1950年,美国狄纳斯俱乐部在全美组织信用卡联合经营,凡是参加联营饭店、餐馆所发行的信用卡均可以通用,大大扩展了信用卡的使用范围。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银行信用阶段。
1952年,美国加州富兰克林国民银行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这是银行信用卡的先河。到1959年,美国有60多家银行开始发行信用卡。
银行发行信用卡是对持卡人的一种消费信贷,它将仅限于买卖双方的商业性质的信用卡发展为涉及持卡人、特约商户和银行三方关系的银行性质的信用卡。银行信用卡信用程度更高、使用范围更广、功能更多,它使商业性质的信用卡发生了质的升华。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现在)综合信用阶段。
在这一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银行卡应用领域的扩大,银行卡实现了国际化,银行卡的发行主体出现了多样化,银行卡的信用融合了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个人信用甚至国家信用的综合特征。
(二)中国银行卡历程
如果按发展的成熟度划分,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培育阶段。
1985年3月,第一张“中银卡”(BOC卡)在中国银行珠海分行问世;
1986年,中国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信用卡――人民币长城信用卡;1987年,中国银行加入了万事达和VISA国际组织,并在全国开始发行“长城万事达卡”,1989年发行了“长城VISA
卡”;
1987年,工商银行发行了红棉卡,1989年发行牡丹卡;1989年底,工商银行加入了万事达国际组织,1990年加入了VISA国际组织;
1990年,农业银行加入万事达国际组织,1991年发行金穗卡;
1989年,建设银行加入万事达国际组织,1990年加入VISA国际组织;1990年5月,建设银行发行建设银行万事达卡,1991年又推出建设银行VISA卡。
国内早期推出的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准贷记卡,也就是先存款后消费并有小额透支,这适合中国收入消费的现状。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初级阶段。
这一时期,各家银行在推出准贷记卡的同时,陆续推出了借记卡。
1991年,建设银行广东分行率先发行了面向储蓄客户的具有存、取款功能的ATM卡;1994年,建设银行在全行推广发行借记卡,并正式推出了“龙卡”品牌;1994年以后,国内各家银行陆续推出了不能透支、具有存款、取款、支付结算等功能的借记卡。借记卡迎合了中国人谨慎消费的心理,一经推出便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银行卡市场的主体。
1993年6月由同志亲自倡导实施的“金卡工程”是一项跨部门、跨地区、跨世纪的,以
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从1994年开始,人民银行会同各商业银行在12个省市进行“金卡工程”试点工作,建设城市银行卡交换中心,实现了银行卡同城跨行联网。1998年12月,北京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投入试运行,开展异地跨行联网。到2001年末为止,已有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18个城市的交换中心实现了与总中心的联网。
第三阶段(21世纪开始)成长阶段。
2001年开始,国内银行一方面陆续推出了适合中高端客户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另一方面开始进行联网联合。
2002年3月26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注册资本16.5亿元人民币,在原有的18个城市交换中心和北京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我国自己的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中国银联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区域性银行卡组织。从2002年1月10日开始,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80余家银行在内的发卡金融机构都已陆续发行“银联”标识卡。
2004年1月1日后,“银联”标识卡成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使用的人民币银行卡,各类非“银联”标识卡只做地方专用卡,不能异地或跨行使用。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小小的银行卡成了都市人的“密友”:无论领取工资奖金、投资理财还是
消费购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卡。调查得到的数字是,北京人均持有2.5张银行卡,而在全国每两人有1张银行卡。说到银行卡,于先生深有感触,因为他每月必须到银行支付所购商品房的贷款,而每次去银行让他感到最头痛的事情就是排队等候。“现在好了,招商银行一溜排开的ATM机前自己操作就能把钱存入‘一卡通’,省得排队了”,于先生数了数钱包里工行的牡丹卡、建行的龙卡、招行的“一卡通”,说:“比起存折,银行卡最大的方便就是,任意一张卡无论在哪家银行的ATM机上都可以取到钱,而且自己动手方便快捷。不仅如此,我家每月的水、电、煤气、电信等费用都是通过银行卡转账缴纳。”记者的朋友齐女士经常出差四处跑来跑去,每次出差她都要过足“购物瘾”,但携带太多的现金又感觉不安全,于是出差前她总是将银行卡里存入足够的钱,“这样心里就踏实了。现金被偷的话,根本别指望回来,如果卡丢了还有密码,钱没那么容易被提走。”“在外地刷卡消费一分钱也不多花,何况,我喜欢刷卡的这种感觉。”齐女士对小小的银行卡情有独钟。我国的银行卡业务起步于1985年,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以来,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联网通用取得显著成效。据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300多个城市实现了银行系统内通用,100个城市实现了同城跨行通用,40多个城市实现了异地跨行通用。截至2003年7月底,全国发卡总量5.69亿张,比十年前增长141倍。
目前银行卡的服务内容已远远突破存取现、转账、消费、代收代付等传统业务范围。无论是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终端等信息化的金融服务,还是个人消费贷款、分期付款、“银证通”等新兴金融服务,都活跃着银行卡的身影。毫无疑问,银行卡已全面“渗透”市民的日常生活。
、中国银联的基本职能简介
中国银联全称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onpay  Co.,Ltd.),2002年3月26日成立,总部设在上海。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由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机构,注册资本16.5亿元人民币。公司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公司经营机制,建立和运营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实现银行卡全国范围的联网通用,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乃至“走遍世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