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50篇21-25
(附答案与译文)
21马知节直诚
真宗朝,签书枢密院①马公知节,武人,方直任诚。真宗东封②,下至从臣,皆斋戒。至岳下,抚③问执政曰:“卿等在路素食不易。”时宰相臣寮有私食驴肉者,马乃对曰:“亦有打驴子吃底。”及还都,设酺④宴。开封府命吏屏⑤出贫子,隔于城外。上御楼,见人物之盛,喜顾宰臣曰:“今都城士女繁富,皆卿等辅佐之力。”马乃奏曰:“贫底总⑥赶在城外。”左右皆失。真宗以为诚而亲之。事多类此。(《能改斋漫录》)
【注释】
①签书枢密院:主持枢密院政事。签书,即“签署”,在重要文件上签字,在这里有主持的意思。②东封:向东去封禅(泰山)。③抚:慰问。④酺(pú):古时指聚会饮酒。⑤屏:除。⑥总:都。
【阅读训练】
A真宗东封,下至从臣,皆斋戒 (跟随)
B时宰相臣寮有私食驴肉者 (食物)
C及还都,设酺宴。 (回到原地)
D见人物之盛,喜顾宰臣曰 (回过头来看)
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马乃对曰 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B①隔于城外 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①见人物之盛 ②问所从来,具答之
D①真宗以为诚而亲之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等在路素食不易。
译文:
②开封府命吏屏出贫子,隔于城外。
译文:
③真宗以为诚而亲之。
译文:
四、马知节“方直任诚”,在宋真宗面前知无不言,说别人不敢说的话。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最能衬托他这与众不同的性格?
答:
五、在宋真宗封禅泰山回来,大宴臣之前,开封府派人把乞丐等穷人都赶到都城外,目的是什么?用简要的话回答。
答:
【参考答案】
一、解释有误的是B,食:吃。
二、不同的是C,①助词,的;②代词,他。A连词,于是,就,便。B介词,在。D连词,表顺承关系,不译。
三、①你们在路上(一直)吃素,不容易啊。②开封府命令官吏把乞丐等穷人都赶出去,隔离到城墙外面。③宋真宗认为他诚实,(更加)信赖他。
四、左右皆失。
五、示例:隐瞒实情,弄虚作假,制造民丰物阜的“繁盛”假象,以表现自己的政绩,更是为了哄宋真宗开心。
【参考译文】
宋真宗时,枢密院长官马知节是个武人,(品行)方正诚实。宋真宗东去(泰山)封禅,(上起他自己),下至跟随的大臣,一律斋戒。到了泰山脚下,(宋真宗)慰问(各位)执政大臣说:“你们在路上(一直)吃素,不容易啊。”当时宰相僚属中有私下吃驴肉的,马知节便回答说:“也有杀驴子吃的。”等到返回京都后,(宋真宗)举办大型宴会。开封府命令官吏把乞丐等穷人都赶出去,隔离到城墙外面。皇帝登上高楼,看到民丰物阜的繁盛(景象),(就)高兴地回过头来看着宰相和大臣们说:“如今都成中人丁兴旺,都是你们辅佐得力啊。”马知节便回奏说:“贫穷的都赶到城外去了。”周围的人都大惊失。宋真宗认为他诚实,(更加)信赖他。(马知节的)事情大多如此。
22申屠敦之鼎
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②,其文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③而铸之。淬④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⑤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⑥是,第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⑦数不已。众共折辱⑧之,敦噤不敢言,归
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曰:“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宋学士文集》)
【注释】
①申屠敦:人名,复姓申屠,名敦。②云螭斜错:云彩和盘龙的图案交错着。螭(chī):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③象:模仿。④淬(cuì):淬火。制作刀剑时,把烧红了的刀剑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硬化。⑤飨(xiǎng):用酒食招待人。⑥酷肖:非常像。⑦辨:通“辩”,争辩。⑧折辱:羞辱。
【阅读训练】
一、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喜欢) B与敦所有者略类(种类)
C持献权贵人 (拿) D第不知孰为真耳(但,只)
E众宾次第咸曰 (都) F是诚非真也 (的确,确实)
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得于长安深川之下 ②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B①淬以奇药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①敦何见之晚哉 ②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D①飨宾而玩之 ②聚室而谋
三、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穴地藏之者三年
枢怎么读A贵人宝之 B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第不知孰为真耳
四、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敦不平,辨数不已。
译文:
②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
译文:
五、文中最能表现众宾客阿谀奉承、讨好权贵的丑恶嘴脸的句子有哪些?
答:
六、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并详细分析这句话的涵义。
答:
【参考答案】
一、解释有误的是B,类似,像。
二、不同的是C,①助词,用在周围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的。A介词,在。B介词,用。D连词,表承接,不译。
三、与例句相同的是C,两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穴:挖坑。隧:钻洞。A形容词用作动词,珍视,把……当作宝物。B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汗。D形容词用作名词,真品。
四、①申屠敦心里不服气,多次争辩不休。②我(经历过)今天(的事)之后才知道权势足以改变真假是非啊。
五、①是诚非真也。②众共折辱之。
六、本文的主旨是:士之于文亦然。其涵义是:文人们也都像上文的“众宾客”一样,他们对文章的评价也言不由衷。为了讨好、巴结权贵,对权贵们阿谀奉承,即使权贵们的文章很拙劣,他们也大加吹捧。
【参考译文】
洛阳平民叫申屠敦,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河谷底下得到的。(鼎上)云彩和盘龙的图案交错着,图案上的花纹像当初一样灿烂。西面的邻居鲁生看到(这只鼎后)很喜欢它,叫金匠模仿并铸造了(一个)鼎。(他)用奇特的药水浸泡,(又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鼎埋在地里三年。泥土与药互相作用,铜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和申屠
敦的所有的鼎大体上类似。一天,(鲁生)拿着(它)献给(一个)有权有势的人。有权有势的人把它当做宝物,宴请宾客并赏玩它。申屠敦偶然在座,心里明白(这是)鲁生的东西,就说:“我也有(一个这样的)鼎,它的形状非常像这个鼎,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品罢了。”有权有势的人请求看看这个鼎,(看了)好一会儿,说:“不是真品。”众宾客接二连三地都说:“这不是真品。”申屠敦心里不服气,多次争辩不休。众宾客一同羞辱他,申屠敦不敢说话,回来后感叹说:“我(经历过)今天(的事)之后才知道权势足以改变真假是非啊。”龙门子听说(这件事后)笑着说:“申屠敦为什么认识事情这么晚呢?读书人对于文章(的评价)也是这样。”
23戴高帽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戴高帽”。有京朝官①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②,当不至有所龃龉②也③。”师怒曰:“吾辈直道③事人④,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师颔其首曰⑥:“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一笑》)
【注释】
①京朝官:在京师朝廷中任职的官员。②龃龉(jǔ yǔ):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见不合,关系不融洽。③直道:正直的原则。
【阅读练习】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A俗以喜人面谀者曰“戴高帽”( ) B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 )
C往别其师 ( ) D其人出,语人曰 ( )
二、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
A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D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E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F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译文:
②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
译文:
③汝言亦不为无见。
译文:
四、文中“戴高帽”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它使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答:
五、文中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
六、你读过本文后有什么体会?请用简要的话回答。
答:
【参考答案】
一、A当面。B遇到,碰到。C告别。D告诉。
二、与例句相同的是B,两句中的“于”都是介词,到。A介词,在。C介词,向。D介词,从。 E介词,对。F介词,比。
三、①外面的官不容易做,你应该谨慎从事。②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③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