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反思《铅笔有多长》总结[五篇模版]
第一篇:课堂反思《铅笔有多长》总结
《铅笔有多长》这节课是新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测量》的带头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厘米的基础上,认识分米和毫米。小编收集了课堂反思《铅笔有多长》总结,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反思《铅笔有多长》总结篇1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一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容易混淆。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达到较好的效果。
本节课,由于课前对学生的原有知识了解得不够,对学生的学习困难预测不准,造成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直尺、填写表格,这一教学环节让费了很多有限课时资源。这是,教师今后在备课时要努力做到的。这堂课,在引导学用所学知识(毫米)表示测量结果时,有一个学生用“14.8厘米”表示。这时,教师引导得不够自然,可以说是一个败笔。今后,要注意这方面的研究,才
能不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反思《铅笔有多长》总结篇2
教材中,分米和毫米是两个同等重要的知识板块。整节课的设计,我针对学生平时生活中扔铅笔这一现象,从情境创设入手,引起学生思考、争论,使他们自身主动地产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然后引导他们通过估、量、的方法开展数学活动,注重学生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反思及运用。一节课上下来,我颇有感触:
在估、量、三步骤教学时层次清晰,而且结合教材内容把估计贯穿教学始终,从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了他们的估测能力;通过实际测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另一方面经过量不断调整学生原来的估计,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一生活中大约1分米、1毫米长的物体,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与米两个长度单位,他们已经掌握了用米或厘米做单位测量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已经具备一定的估测能力。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先安排学习毫米再学习分米,在引入分米时改变教材从估一估10厘米长的铅笔入手做法,创设了让学生用厘米为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度,让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认识到在实际测量中必须有一个比厘米大
的单位----分米。这样,让学生深刻的体验到新知识的产生来源生活生产活动过程,同时也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本节课,不管是通过估测、测量产生出新的长度单位,还是在生活中、身边寻1分米和1毫米长的东西,至始至终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知识。在学习毫米与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直尺,并把观察结果填入表格中,让他们自己发现毫米与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
课堂反思《铅笔有多长》总结篇3
1.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学中,我将两个简单的问题“测量桌子的高度度”与“测量铅笔的长度”让学生观察讨论,由此激起学生探寻除米和厘米以外其他长度单位。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一些实物:1分硬币、
胶带、铅笔、橡皮和一些扑克牌等,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3.鼓励学生质疑,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堂上,一名学生在测量实物时发现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多一点、2毫米不到。于是,我对学生说:“那对于不是整毫米数的物体,如果我们想得到更精确的结果,怎么办呢?”学生感觉应该有一个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我又告诉他们:“其实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确实还有,请同学们课后去查阅工具书,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寻。”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出了新问题,教师也让学生在允许范围内加以讨论,这些看似对教学不利的“突发事件”,实际上把它利用起来,让学生再一次产生探寻课本以外新知的欲望,让他们知道知无止境,也为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课外创造了机会。
4.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这一过程,我认为数学教
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学时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5.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我在使用多媒体演示格尺上的1分米、1毫米时,没有向学生强调说明屏幕上的1分米或1毫米是放大了的1分米或1毫米,容易使学生对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产生误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尽量做到合理准确。
第二篇:铅笔有多长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34、P35。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第34-35页的内容。本节课侧重于学习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以及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四个长度单位是生活中测量的基础,所以本课的教材立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同时,本节课注重对学生估测意识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教学过程之中。
学习者分析 :
从已有知识来看,二年级的学生已学习过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并且对米和厘米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掌握;从已有能力来看,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使用工具(尺)的能力和抽象比较的能力,这是进行估算和测量的基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抽象能力有限,仍需要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强化长度单位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的观察、用手势表示知道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并且知道学过的4个长度单位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测一测、一、比一比、的活动,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并通过强调单位的书写培养学生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1分米、1毫米的认识,“估一估”实物的长度。教具准备:
教具:课件,米尺、1分硬币、印有10厘米和6.3厘米图的卡纸。学具:学生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1.(出示铅笔)同学们,这是什么?如果我们要想知道 这支铅笔有多长,应该怎么办?
2.回忆一下,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预设:米(m)、厘米(cm)
相机板书
1米=100厘米
1m=100cm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分米
活动一 测量10厘米的铅笔
过渡语:那么铅笔有多长呢? 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2支铅笔供大家测量,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印有长铅笔图的卡纸。1.估一估
师:请大家估一估,图上印的铅笔大约有多长? 2.量一量
(1)测量前注意事项
0刻度线要对齐一个点
尺子的一边要对齐测量物的一边
(2)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3)交流测量结果
指生汇报 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
1分米=10厘米即1dm=10cm
出示相应课件演示并板书
指一指(感知一分米的长度)
让学生在刻度尺上指一指,1分米是从哪到哪的长度,例如:从0到10是1分米,从2到12是1分米,从3到13是1分米„„避免学生将知识学得死板
师:请同学们一身边的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举手汇报
师课件演示一扎长大约是1分米(请同学们把手指伸直,用尺子量一量,哪两个手指之间大
约是1分米,再用身体上的这个“尺子”去量一量课桌的长大约是几分米?)最后得出1米=10分米即1m=10dm相机板书
(二)学习毫米
dm是什么单位的活动二:生自学测量6.3厘米的铅笔 1.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张印有短铅笔图的卡纸。生自己估一估短铅笔的长度。生自己独立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度 2.听取汇报
预设:多数同学会说6厘米多或者比6厘米多3个小格 3.师指导
师:请同学们观察尺子上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长1毫米。请同学们再次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度,并且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6厘米3毫米,即6.3厘米)4.感知1毫米的长度
(1)在刻度尺上出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