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6例1,完成P47上方“做一做”,P48~49“练习十二”第1、6、9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2.经历单位换算的过程,能正确地通过小数点的移动进行单位换算。
3.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数据的换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单位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提问。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都学过哪些关于小数的知识?
【学情预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
2.课件出示教科书P46的主题图。请你按照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师:在排队之前,先需要把这些数据转换成相同的计量单位,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研究小数与单位换算。[板书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1)]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前面有关小数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创设“去比较单位名称不同的数的大小”的情境,引发问题冲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单位换算的必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6例1。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教学中不要急于让学生进行比较,重点应放在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上,让学生体会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的必要性。
师:想一想,试一试,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预设1:80cm=m=0.80m=0.8m。
预设2:1m=100cm,80cm=(80÷100)m=0.8m。
预设3:把80缩小到它的,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0.80,0.80m就是0.8m。
鼓励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不同方法,沟通方法间的关系,理解其本质上的相同之处。
教师板书:80cm=0.80m=0.8m
2.课件出示习题。
师:观察以上四题,看看它们都是将什么样的单位换算成什么样的单位,再动手做一做。
【学情预设】它们都是将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47dm=4.7m
1250g=1.25kg
50cm2=0.5dm2
900kg=0.9t
师小结: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板书: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设计意图】在初步探索将低级单位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名数环节时,有意放慢脚步,让学生充分交流、观察、寻求相同点,发现规律,总结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积累经验。
3.课件出示教科书P46“想一想”。
(1)学生独立探究。
(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
【学情预设】将45cm换算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再加上1m,即45÷100+1=1.45。
板书:1m45cm=1m+0.45m=1.45m
dm是什么单位的(3)师: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换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有了第一环节的基础,这里虽然是复名数换算,但学生也能很快观察到1m45cm由两部分构成,1m不变,45cm换算成米。
板书:45cm→45÷100=0.45(m)
师小结:把含有低级单位的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这里,用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本环节重在充分让学生经历换算的过程,自主总结概括出低级单位的名数化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
转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通过寻两种换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归纳方法,体验独立探究和思考的乐趣。
4.师:现在你能将这四个人的身高进行排队了吗?
【学情预设】1m45cm>1.32m>0.95m>80cm。
三、实际应用,提高能力
1.教科书P47上方“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汇报,如果说法是错的,说明错在哪里。
3.教科书P48“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改写方法。
4.教科书P49“练习十二”第6题。
(1)学生大声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例题的经验,能很快地正确排序。
5.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最后一题有同学解答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3760m中有3个1000m,就是3km,还余760m,所以3760m=3km760m。
【设计意图】提供不同类型的单位换算,通过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把学生隐性的思维外显,达到对不同类型换算方法的灵活应用,熟练掌握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你在这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后练习
完成教科书P51“练习十二”第9题。
板书设计
◎教学笔记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的内容时,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集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虽然能理解用除以进率的方法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但由于对各单位之间的进率不是很熟悉,对怎样移动小数点不够熟练,所以错误率比较高,尤其是把复名数化成单名数的时候,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一、按要求改写数据。
1.宇宙飞船每秒可运行11km400m。
11km400m=( )km
2.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是2m45cm。
2m45cm=( )m
3.芜湖长江大桥的公路桥长6078m。
6078m=( )km
4.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长约5370cm,起飞质量约849000kg。
5370cm=( )m 849000kg=( )t
三、下面是四种动物奔跑的速度,把它们的速度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
四、教室里的课桌长60cm,宽40cm。如果课桌的长不变,宽延长10cm,那么延长后课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一、1.11.4 2.2.45 3.6.078 4.53.7 849
二、= = < > < < = =
◎教学笔记
三、1.46千米/分>930米/分>0.825千米/分>740米/分
四、40+10=50(cm) 60×50=3000(cm2)
3000cm2=30dm2 3000cm2=0.3m2
◎教学笔记
第2课时 小数与单位换算(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7例2,完成P47下方“做一做”,P48~P49“练习十二”第2、3、4、5、8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把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2.经历单位换算的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并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引出新课
1.课件出示习题。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引入新课。
师:要给下面这些小朋友按高矮顺序排排队(课件出示教科书P48的主题图),我们上节课
学习了将这些数据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那我们能将这些数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吧![板书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2)]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前面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7例2。
◎教学笔记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那把0.95m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也就是把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