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 读拼音,写词语。
wǎng luò          kāi záo            zhí xínɡ        yán jùn   
               
mó ɡuǐ            tiě chuí              chè dǐ            kǔn bǎng
               
二、 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静(bì  pì)      削(bō  bāo)      灭(qiān  jiān)
(zào  cāo)    (dào  diào)    (qiǎng  jiàng)
三、 形近字组词。
捶(______)  豌(______)  诀(______)  憔(______) 瘫(______) 
睡(______)  碗(______)  决(______)  瞧(______) 滩(______) 
四、 将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小心(____)(____)  理(____)气(____)  一尘(____)(____)
一丝(____)(____)  晕头(____)(____)  眉(____)(____)
1.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__________)初一下册期末试卷
2.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__________)
五、 选词填空。
消逝 流逝
1.时光如水,匆匆(______)。
2.光线正无可挽回地(______),一派荒凉。
盼望 渴望 期望
3.在战争年代,孩子们多么(______)能够有一本教科书啊!
4.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______)。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昏暗下去。
5.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______)。
六、 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妙的琴声把兄妹俩陶醉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的存在,不就是为了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牌。”不可改也。(翻译文言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作者按照______顺序,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一笔带过,这样安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课文详写了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_,详略分明,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_______。
3.《迢迢牵牛星》选自_________。此诗借民间传说中______、______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_________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______。
4.《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_____的诗作。全诗前两句______,后两句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
5.《寒食》是一首_____诗,诗中的名句: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
6.正月初一那天的早餐,人们通常喜欢吃年糕,寓意“_________”,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意“_________”;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暗含对于“_______”的怀念之情。小朋友们还特别盼望得到压岁钱,传说压岁钱寓意“_________”
7.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王安石的“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让人想起温馨幸福的______节,杜牧的“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想起哀思如潮的_________节;王建的诗句“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人想起合家团圆的_______节。
八、 阅读理解。
向生命鞠躬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迅速扑过去用双手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张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
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是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⑪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⑫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⑬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对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
B.表达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
C.表达对儿子的愧疚。
D.表达对自己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
2.短文第④自然段“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第⑧自然段“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两次提到“流血”,下列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次流血程度不同,说明蚂蚱受到了重创。
B.突出了蚂蚱为重获自由不懈努力的精神。
C.体现了蚂蚱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
D.说明蚂蚱的壮举在人世间不可能发生。
3.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将“我”对蚂蚱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补充完整。
(____)→难以想象→(____)→(____)→鞠躬
4.第②自然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蚂蚱的行为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