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综合素质的临床高级人才。
具体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医药事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学风严谨,事业心强,富有团结协作和务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研、教学或独立承担临床工作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4、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
二、研究方向
本学科共设置下列14个二级学科:
1、内科学(100201):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血液病、肾病、呼吸系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2、儿科学(100202):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生儿疾病、感染与免疫、肾脏疾病、呼吸疾病、消化疾病、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3、神经病学(100204):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癫痫的基础与临床、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颅内寄生虫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与临床研究、神经心理学等。
4、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精神病学、临床精神病学等。
5、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6):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过敏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皮肤肿瘤、性传播疾病等。
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医学影像诊断、放射介入、超声诊断与介入、影像解剖学、分子影像学等。
7、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临床血液学实验诊断、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诊断、临床免疫学实验诊断、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诊断等。
8、外科学(100210):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经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及男性科、口腔颌面外科学等。
9、妇产科学(100211):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妇科肿瘤、妇科盆底缺陷疾病、普通妇科、围产医学(产前诊断)、生殖医学(生殖内分泌)等。
10、眼科学(100212):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白内障发病机制研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青光眼的临床研究、眼视光学等。
11、耳鼻咽喉科学(100213):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头颈肿瘤外科、耳科临床及听力学、鼻内镜基础与临床研究等。
12、肿瘤学(100214):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肿瘤内科学、肿瘤放射学、肿瘤基因诊断与生物学等。
13、麻醉学(100217):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围手术期器官保护、舒适化医疗与困难气道、麻醉药理等。
14、急诊医学(100218):主要研究方向包括ARDS的呼吸支持、急危中毒的抢救、MODS 的代谢调理等。
三、培养方式
1、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2、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3、在指导上采取导师负责或者和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全日制研究生4、研究生的学习应强调学位课以听课为主,统一考试;非学位课可以采取考试考查、写读书报告等形式完成。重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和方法的训练。
5、注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全方位思政、全过程思政,加强研究生道德品质教育,安排研究生参加政治理论课学习、时事政策学习及各类公益活动。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4年。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上为1年,硕士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临床实践和学位论文等工作。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内容、按规定发表学术论文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可提前毕业。但同等学力者不能提前毕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补修课和实践环节。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应修总学分32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其中:
1、学位课程:1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分;专业学位课9学分。
2、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
3、补修课: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该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3门。随本科生修读考核,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4、研究环节:8学分(具体学分见后续“六、研究环节”)。
学位课程成绩以60分为合格,≥60分可计学分。非学位课程以60分为合格,≥60分可计学分。硕士生应在入学3个学期内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分。
六、研究环节
1、学术交流:在学院(学部)及以上级别学术会议上至少做1次学术报告;参加学院(学部)及以上级别学术会议至少10次,并向医学部提交参加学术实践活动考核登记表,
合格者记1学分。
2、开题报告:硕士生在确定选题后,应写出文献综述,并最迟于第3学期末在一定范围内(课题组或系或教研室、研究室)报告,广泛听取意见,经指导教师同意和系(或教研室、研究室)审定确认后,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开题报告必须经过答辩,硕士生在听取评审意见后,对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等做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式三份,分别报系(或教研室、研究室)、院(学部)教科办及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合格者计1学分。
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学位论文工作半年后,硕士生应在一定范围内(课题组或系或教研室、研究室)汇报本阶段的论文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计划等,与会者对其汇报提出意见或建议,促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中期报告必须有详细记录,记录填写在《长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中。合格者记1学分。
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其它撰写要求按照长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及有关要求执行。论文应资料翔实、立论有据、技术路线可行、结论正确、逻辑严谨,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论文评阅和答辩合格者记5学分。
七、学位授予
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达到以下条件后可授予学位:
1、完成必须课程学习并达到学分要求。
2、为保证硕士生论文质量,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在三大检索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学术论文,论文内容是本人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研究生申请答辩前必须参加论文匿名评审,评审办法依据《医学部硕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实施细则》执行。
4、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学位论文匿名评阅通过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有关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按照长江大学有关规定执行。论文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备注:1.总学分不得低于32学分。
2.研究生英语课程可参考相关说明申请免修和分层次学习。
3.专业学位课各选修课程可根据学生研究方向及导师建议选修其中1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