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培养模式探析
作者:郑文轩 杨瑛 田贝贝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34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合其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特点,深入分析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产学研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建立多维度的双导师制遴选、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导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指导能力的初步构想,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提供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54-02
        一、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不断丰富和优化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和类型,自2009年起,教育部增大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下发了《关于做
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文件精神要求不断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1]。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快速扩大,特别是要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给高校现有的导师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经过多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与实践,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被很多高校所采纳,也逐步显示出其培养成效,但各高校在实际推动和落实双导师制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如双导师制中的校外导师应该如何科学的遴选,如何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他与校内导师责权分工,校外导师如何进行管理和绩效考核等诸多问题亟须解决。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双导师制在狭义上可理解为校内外导师共同合作,致力于研究生的培养。从广义上双导师不局限于两位导师,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单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导师在培养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提出是由其培养目标和独特的培养模式所决定的。
        按照2013年三部委下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提出要建立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建立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2]。在培养目标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开展应用性研究的实干人才。在学术论文方面,全日制研究生要突出应用性和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特殊要求催生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3]。现有体制下的,大多数的导师都直接来自于一线教学和科研岗位,有着丰富的理论修养和娴熟的培养技巧,但是结合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的前沿,立足于生产实际和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实施创新实践能力教育,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双导师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双导师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各高校相应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校外导师队伍建设仅仅处于聘任层面,对于聘任后的责权、激励、考核等方面都没有完善的措施。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高校对校外导师队伍重视不足。校外导师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力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外实践中,培养单位的各项培养措施、规章制度的推行和落实,以及研究生的实践环节的培养任务主要依靠校外导师监督和落实。校外导师社会工作经验丰富,接触社会层面复杂,其本人的工作方式方法、治学态度和对研究生的要求等都与高校内的导师有所不同[4]。但目前各高校对校外导师队伍建设力度和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对校外导师的发展和需求缺少调研,队伍建设缺乏长期的规划,重视不够,管理流于形式等。
        2.校内外导师的遴选条件针对性不强。目前,很多高校对校内外导师的遴选条件设置特点不突出,没有很好地与其培养目标和培养需求相结合。在校内导师遴选上,多数高校的要求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需具备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副研究员等相当职称人员),在科研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和项目经费上有明确要求和量化指标,但对其实际应用实践能力和产业背景都没有要求,这显然不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在校外导师的遴选上,很多学校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但对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实践培养要求不够明确,没有量化指标,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不同性质实践单位的特点等。
全日制研究生        3.合作单位在双导师制建设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目前,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校企之间的合作方式仅仅局限于学校从科研合作单位聘任校外导师,而在校外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要求、管理、考核、报酬等方面都没有很好地落实。合作单位之间缺乏从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的合作机制来共同约束双方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落实双导师制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4.校外导师管理缺失,参与研究生培养积极性不高。目前很多高校在校外导师聘任方面主要是人才培养或项目建设需要而选聘部分校外兼职导师,而对校外导师队伍建设缺乏重视,对其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很多高校在校内导师队伍建设上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而对校外导师管理没有建相应的管理考评机制。高校在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应更多地关注校外导师切身利益和发展问题,通过各种激励政策的制定,调动积极性,使其能够参与到研究生的选拔录取、培养方案的制定、研究生的开题、毕业答辩、学位授予等全过程培养环节中,以增强其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
        四、对策及建议
        1.构建产学研培养机制,达成校企合作双赢。企事业单位和高校能否进行实际有效合作的前提条件是双方要形成合作共赢。学校要加大投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合作单位资源推动实践教学和研究生应用实践环节的培养。企事业单位合作单位要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更高效地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同时通过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引进符合其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校企要加强科研项目的合作,围绕企业和产业需求设立科研攻关项目,以校企科技合作项目为纽带把校内外导师紧密联系起来,使校内外导师都能更好地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给予研究生更加精心的指导,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度参与到合作科技项目中,努力为企业、产业解决更多的技术难题。高校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加大开放式办学力度,邀请合作单位全面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更加注重产业、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
        2.建立多维度的双导师制遴选、考核、激励机制。导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上,应引入多维度的选聘机制,要特别注重其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对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素养培养的能力,如校内导师遴选与考核不仅要考察其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同时也应当考核其对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校外导师应
着重考察其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身的从业资格,而不应过多地关注于其学历和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等。高校要不断创新双导师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校外导师参与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校外导师的薪酬补贴和奖励办法等。同时,在合作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要对校外导师进行定期考核,滚动聘任。
        3.加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其指导能力。我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无论是研究生培养单位,还是社会各界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都尚不到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规律、政策等都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高校应对新聘任的导师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培训明确其工作职责,使其熟知相关政策和规定。高校在开展培训工作中,既要加强对研究生导师共性问题的知识普及,更要注重提升其指导能力。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双导师制对于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是一项符合时代特征和形势的创新,它既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开拓教育视野,也能为研究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2009-03-19.
        [2]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1.教研[2013]1.2013-03-29.
        [3]刘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J]文教资料,2011,(25):176-177.
        [4]李太卫,邱法宗,等.专业硕士培养体制调整下的双导师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