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2.从中医药学、农学、天文学、算学等角度,初步认知我国的理论科学体系。
3.感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涉及的领域广、影响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感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涉及的领域广、影响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畅所欲言 1.导语:今天的中国,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取得了许许多多的科技成就,但是大家知道吗?我国古代也有很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2.播放视频:月球环形山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3.提问:你认识哪位科学家呢? 4.预设:学生随机回答。 |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根据已有知识说说自己认识的科学家。 |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用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的古代科学家,为下面的讲解做铺垫。 |
小结揭题:这些科学家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来突出贡献,让我们先走近第一位科学家——张衡。 | ||
探究新知 一、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 活动一:我来猜一猜(8分钟) 1.展示课件并提问: 图片:候风地动仪 浑天仪 归田赋 记里鼓车 2.提问:这是谁? 3.给出答案:东汉科学家张衡 4.讲解: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的地震仪之祖。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浑天仪:公元117年设计并制造的一件天文仪器,属水运浑象,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仪器通过转动机械,把浑象和漏壶结合起来,以漏壶流水控制浑象,使它与天球同步转动,以显示星空的周日视运动。漏水转浑天仪还有一个附属机构即瑞轮冥菜,由传动装置和浑象相连,实现机械日历功能。 归田赋:此赋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表达了作者的超脱精神。全赋短小明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转为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的风格,语言自然清新,洗练优美,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是难得的赋作佳篇。 记里鼓车:中国古代用来记录车辆行过距离的马车,构造与指南车相似,车有上下两层,每层各有木制机械人,手执木槌,下层木人打鼓,车每行一里路,敲鼓一下,上层机械人敲打铃铛,车每行十里,敲打铃铛一次。 5.过渡: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更加了解张衡。 6.播放视频:《张衡与地动仪》 7.提问:你从张衡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8.预设: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持之以恒……假如我是科学家 9.过渡:我们再来猜猜下一位。 10.展示图片: 图片:大明历 指南车: 圆周率: 11.提问:你知道他的名字吗? 12.给出答案:南朝科学家祖冲之 13.讲解:大明历:南北朝一部先进的历法,《大明历》采用的朔望月长度为29.5309日,这和利用现代天文手段测得的朔望月长度相差不到一秒钟。根据新的闰周和朔望月长度,可以求出《大明历》的回归年长度是365.24281481日,与现代测得回归年长度仅差万分之六日左右,也就是说一年只差50多秒,这是非常精确的资料。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指南车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其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圆周率: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14.过渡:祖冲之身上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15.展示课件并提问:说说祖冲之身上有什么优秀的品质? 16.预设:从不迷信权威,亲自检验,从不畏惧困难,反复运算。 17.过渡:我们再来猜猜最后一个。 18.展示课件并提问: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19. 给出答案: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20.追问:说说李时珍身上有什么优秀的品质? 21.预设:医者仁心、不怕艰难、持之以恒…… 活动二:时空信箱(6分钟) 1.导语:这些古代科学家身上有很多宝贵的精神,相信大家从这些科学巨人身上都学到了很多。 2.展示课件并提问:你从这三位科技巨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信里,跟大家分享分享! 3.预设:李时珍: 您好! 我想像你一样,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又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人。 | 学生认真观看PPT,进行猜测;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张衡身上的优秀品质,并尝试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PPT,进行猜测并思考祖冲之身上的优秀品质,并尝试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PPT,进行猜测并思考李时珍身上的优秀品质,并尝试回答。 学生根据感悟,给古代科学家写封信,并跟大家分享。 | 通过猜一猜的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程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在活动中了解知识点,完成教学目标。 通过写信的方式,既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升学生对古代科技巨人的崇敬,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
总结过渡: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光辉业绩,一个又一个科学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技成就。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巨人和他的成就? | ||
二、独具特的古代科技 活动三:畅所欲言(8分钟) 1.展示课件并提问:现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古代留下来的科技成就?一起来分享吧。 2.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3.过渡:那老师来给大家分享一个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科技——中医。 4.播放视频 5.提问:观看完视频,说说你对中医的认识? 6.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7.展示课件并讲解: 中医的医学理论:《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华佗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他的外科手术,得到历代的推崇。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作了概括:“魏有华佗,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可见,后世尊华佗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实的。 内科、外科医学理论丰富,且领先世界。 中医的诊疗手段:望闻问切,针灸、推拿、拔火罐 你有感受过这种中医吗? 丰富的中草药:大枣、生姜、桂枝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我国的中草药种类繁多,各有功效。 8.展示图片并提问: 图片: 你认识它吗? 9.给出答案:青蒿 10.追问:你想到了谁? 11.展示课件并讲解:青蒿与屠呦呦 青蒿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在民间又称作臭蒿或苦蒿。中国古代医书中很早就有对青蒿的 记载,《肘后备急方》指出,青蒿能治疟疾。中国科学家从古老的中医文献中获得灵感,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之后,终于研制出抗疟疾的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此过程中,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2015年,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她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作了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在演讲中,屠呦呦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她与中医一同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12.讲解:中医药在新冠疫情中做出来突出贡献。 我国的中医药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它独特的医学理论、诊疗方法和丰富的中草药,为无数人解除病痛。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同。 13. 过渡:中草药的发展离不开中草药的种植。 活动四:植物大作战(8分钟) 1.展示图片并提问:你知道要在什么时候种植青蒿吗? (小提示:青蒿属短日照植物,短光照就容易开花结果。) 2.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3.讲解:春、秋两季均可播种,秋季播种会因营养生长时间过短,植株还矮小时便接受秋季短日照而开花结实,引起产量下降,因此,选择春季播种容易掌握。 4.过渡:古代是怎么给农作物选定合适的时间的? 5.展示课件并讲解: 农业生产离不开天文历法。我国从古代开始就观察并记录星体、编制星表,将星象变化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总结出经验和规律。 节气歌就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它把一年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表示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并用来指导农业活动。例如:春分播种正当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处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6.提问:选择一个节气,说说它的特点吧! 7.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8.总结:祖先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总结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在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方面,也取得辉煌成就。 活动五:小小数学家(5分钟) 1.展示课件并提问:假如你今年“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到了运输的时候,发现:一个人用车装米,从甲地运往乙地,装米的车日行25千米,不装米的空车日行35千米,5日往返三次,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给出答案:这个人走的距离 = 3×(25+35)=180千米 往返三次,也就是来回走了6趟 甲乙距离 = 180÷6=30千米 3.过渡:其实这道题是记录在《九章算术》里的。 4.展示课件并讲解:《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被历代数学家奉为“算经之首”。全书共分九章,收录了200多个例题,这些例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制作简单,携带和使用也很方便。算盘发明后,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数学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算术”或“算学”。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数学研究及其运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身边的古代科技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畅谈自己对中医的认识。并认真听教师讲解。 学生认真观看PPT,和教师进行互动。 学生认真观看PPT,进行思考并积极回答。认真听教师讲解知识点。 学生认真观察课件,并进行思考和运算。认真听教师讲解。 |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学习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氛围感,同时拉近师生距离,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教师讲解,将复杂的知识点娓娓道来,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接受,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通过计算活动贴近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算术的实用性。 |
总结过渡:希望同学们珍视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在继承和发展中让我国古老的科学技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