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树解说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易混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材地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总目标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二、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处理策略
课时安排
单元课时分配:7课时
1.位置与方向      5课时
2.单元检测与讲评  2课时
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收到效果
良好
注意事项
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些方位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比较抽象。而且由于地域的因素,有些学生在生活中也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撑。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链接考试
考点
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解决问题(看路线图回答问题)
典型题、
组题
一、填空。
1、我们已经认识的八个方向分别是:(    ),(    ),(    ),(    ),(    ),(    ),(    ),(    )。 
2、与东南角相对的是(        ),与西南角相对的是(        )。
3、地图通常是按照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二、看汽车路线图,并回答问题。
(1)从火车站出发,向( )行驶( )个站到邮局,再向( )行驶( )个站到游泳馆,再向(  )行驶(  )个站到(  ),再向( )行驶(  )个站到电影院,最后向(  )行驶(  )个站到动物园。
(2)小芳从图书馆出发坐了3站,她可能在(   )下车。 
人教版三年级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树解说
教学重点
1、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熟练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1、除法估算、有关0的除法竖式计算。
2、笔算除法的方法。商的中间或末尾0。
易混点
1、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
2、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材地位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它是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已经学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所以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口算的基本思路。有了口算和简单的除法笔算的基础,让他们自已去学会笔算,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学目标
总目标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分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处理策略
课时安排
教学时间:14课时。
1、  口算除法。。。2课时
2、  一位数除两位数。。。2课时
3、  一位数除三位数。。。4课时
4、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3课时
5、  整理和复习。。。1课时
6、  检测与讲评。。。2课时
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收到效果
良好
注意事项
1、教材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
2、教学时应将口算训练作为常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自主探索除法的笔算。
链接考试
考点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3、商的中间或末位有0的除法。
题型
口算、估算、竖式计算、解决问题等。
典型题、
组题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 ).
2、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42÷14 77÷11 138÷69    720÷80 0÷4278 460÷20    16×8 1919÷19 140÷35
(2)用竖式计算.
9624÷24 6780÷60 1096÷78        8480÷53 2300÷25 6732÷68
3、解决问题
  (1)一个果园要运9000千克苹果,已经运出6000千克,剩下的每筐装30千克,剩下的可以装多少筐?
  (2)筑路队原计划25天筑路10000米,实际提前了5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筑路多少米?
  (3)在一条长48千米的公路旁,一共栽了8600棵杨树,6040棵柳树,平均每千米栽了多少棵树?
人教版三年级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树解说
教学重点
学习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根据数据完成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的数据,求出平均数。
易混点
1、会看、填写统计图,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体会统计的意义。
2、要明确“平均数”与“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
教材地位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总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分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3、使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处理策略
课时安排
教学时间:6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
2、平均数。。。2课时
3、检测与讲评。。。2课时
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收到效果
良好
注意事项
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
2、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条件。
3、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4、因为学生已有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看、填写统计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抓准知识的生长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迁移类推进行学习。
5、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体会统计的意义。
6、要加强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不要过分强调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要明确“平均数”与“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
链接考试
考点
根据统计表填写统计图,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的数据,求出平均数。
题型
填空题、解决问题。
典型题、
组题
1、解决问题。
1.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了46本书,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了70本书,第四层放了52本书,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2.一辆汽车,前4小时行驶240千米,后5小时行驶327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星期天,少先队员帮助敬老院做衣架,小华做7个,小红和小刚合做了13个,小方做4个,平均每个人做多少个?
4.期中考试,,第一小组有男生3名,女生2名,3名男生总分是264分,两名女生的考试成绩分别是93分和98分。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是多少分?
人教版三年级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树解说
教学重点
1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闰年。
2  24时记时法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并学会判断闰年的方法。
易混点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后在生活中并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记时法等反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总目标
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记时法等反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分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  使学生直到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处理策略
课时安排
教学时间:6课时
1.、年月日的认识。。。2课时
224时记时法。。。3课时
3、活动课…1课时
4、检测与讲评。。。2课时
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收到效果
良好
注意事项
1、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为学生创设情景,从实际生活感受时间,逐步建立较长时间的观念。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新知识。
链接考试
考点
判断平年或闰年,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解决问题。
典型题、
组题
1、填空
闰年有(  )天,平年有(  )天。
1900年的二月有(   
2、连线:
      闰年      平年
1800  1267  1945  1949  1964
3、解决问题:
1)小明今年12岁了,但他只过了两个生日,那他是那年出生的
2)学校的棕榈树是199011日种下的,那到2003年的11日一共长了多少天?
3)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
4)和平街新设一个邮筒,需要在邮筒上标出3次信,早上830分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消失取一次信,请你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
5)春雷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101日成立的,到今年101日是多少周年?
4、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4时是(  )时          上午8时是(  )时
晚上10时是(  )时          深夜12时是(  )时
13时是下午(  )时        17时是下午(  )时
21时是晚上(  )时        14时是下午(  )时
人教版三年级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树解说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易混点
正确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顺序。
教材地位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一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总目标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分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处理策略
课时安排
教学时间:10 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
2.、笔算乘法。。。4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4、检测与讲评。。。2课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
收到效果
良好
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视对两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链接考试
考点
口算、估算、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解决问题(看路线图回答问题)
典型题、
组题
一、口算。
22×10=  11×40=  14×40=  70×20=  20×50=
90×50=  20×40=    50×30=  14×20=  25×40=
二、在下列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18×5=10×( )+8×( )=( )+( )=( )
2、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因数不变,积扩大(      )倍。
3、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末尾有(      )个0。
4、37个28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
5、一个阶梯教室,一共有19排,每排有22个座位,这个教室大约能容下(    )人听课。
6、一片树林共21行,每行11棵,这片树林大约有(        )棵树。
三、用竖式计算(带☆题要验算)。
37×15=            29×28=            ☆38×46= 
89×50=            70×42=            ☆75×29=
六、应用题
1、水果店进了一批橘子,每箱橘子15千克,共有20箱,每箱卖40元。
⑴、一共有多少千克?⑵、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2、电影院有86排座位,每排30个,学校有1650人去观看电影,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3、食堂运进面粉52包,运进大米的包数是面粉的15倍。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包?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包?
4、工地拉来3车水泥,每车30包,每包的重量约51千克,这些水泥共重多少千克?
5、我们学校有12个班去实践活动,平均每个班有36人。共需要9辆大客车,平均每辆大客车乘坐多少人?
6、5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摘苹果,每个小队13人,平均每人摘12箱,一共摘了多少箱?
7、有700台电视机,用汽车来运,每次运50台,运了11次,还有多少台没有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