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A)、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A.低排放
B.低标准
C.低效率
2、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A)的重要手段。
A.科学发展观
B.人类生存
C.节约成本
3、“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C)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A.第一个星期六
B.第一个星期日
C.最后一个星期六
D.最后一个星期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C)颁布的。
A.1998年
B.1992年
C.1989年
5、世界卫生组织自1989年起将“世界无烟日”定为(C)。
A.5月22日
B.5月12日
C.5月31日
6、“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C)。
A.3月12日  B. 3月21日  C.6月5日
7、我国从2007年起,每年(C )开展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活动期间,鼓励
公众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A.7月16—22日
B.8月16—22日
C.9月16—22日
8、“全国科普日”由中国科协发起,全国各级科协组织和系统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和实施而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定在每年(A)月的第三个双休日。A.9    B.10    C.11
9、以下哪种方法是节约用水的好办法?(B)
A.用公家的水
B.在厕所水箱里放一块砖头
C.让水龙头滴水不走水表
10、下列选项属于低碳能源的是(A)。
A.水能
B.核能
C.电能
11、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A.太阳能
B.电力
C.煤炭
12、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
A.石油
B.水能
C.风能
13、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A)。
A.吸收部分紫外线
B.吸收红外线
C.吸收全部可见光
14、草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A)的重要作用。
A.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B.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C.吸收氮气产生氧气
15、树木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的是(  A );夜晚释放是()。
A.氧气;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氢气
C.氢气;氧气
16、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C)等温室气体。A.氧气  B.臭氧  C.二氧化碳
17、(C)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A.火山喷发
B.地震
C.人类活动
18、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A)
A.工业生产
B.畜牧养殖
C.种植花木
19、复印机在复印过程中会产生(A)从而损害人体健康。
A.臭氧
B.二氧化碳
C.氧气
20、人造板材中释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B)。
A.二氧化碳
B.甲醛
C.臭氧
21、下列哪些措施或行为有助控制汽车污染排放?(A)
A.推广小排量汽车
B.冷车启动
C.频繁刹车
22、塑料在自然界可停留(A)。
A.100—200年
B.20—50年
C.5—10年
23、被称为感觉性公害的是(C)。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噪声污染
24、我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B)
A.90分贝以上
B.80分贝以上
C.40分贝以上
25、噪声主要对人体的(A)有直接危害。
A.心血管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26、市区内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在(C)期间禁止夜间行业。
A.晚6点至早6点
B.晚8点至早8点
C.晚10点至早6点
27、绿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水果
B.绿颜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
28、下列(A)项不属于低碳饮食。
A.尽量喝袋装茶
B.多自制饮料食品
C.多吃蔬果少吃肉
29、选择购买(A)生产的蔬菜、水果更低碳。
A.本地、当季
B.外地、当季
C.外地、反季
30、做菜的时候,比较低碳的加工方法是(C)。
A.煎炸、烧烤
B.火锅
C.蒸、煮、清炒
31、买回来的蔬菜,最好在清水中浸泡(A),这样可除掉大部分残留农药。
A.30-60分钟
B.1-5分钟
C.5-10分钟
32、能提高身体排污能力的食品是(B)。
A.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
B.粗粮、豆类、海藻  c.各种饮料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
33、科学研究表明,室外锻炼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A)
A.下午或傍晚
B.早晨、傍晚
C.早晨、晚上
34、从“低碳生活”角度,以下哪些是正确使用冰箱的做法?(B)
A.将温度高于室温的食品放入冰箱
B.尽量减少开门次数
C.经常把插头拔掉
35、冰箱内食物的存放量以占容积的(A),比较省电。
A.90%
B.70%
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