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会认“州、涌”等 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 9 个生字。
2.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3.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发想象
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同学们对我们的祖国有哪些了解 ?( 说 说自己所了解的祖国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等。 )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祖国图画。 (板书课题, 识记“州”字,出示“州”字的汉字演变图,与“川”比较讲解)
、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
2.读课后的生字表,请拼音朋友来帮忙,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采用“你演我猜”的游戏来巩固识字。
5.同学们想用哪些好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
耸的拼音和组词6.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适时补充。
( 1)偏旁归类识记。如, “涌、湾、浓”都是三点水旁, “隔、陆”都是双耳旁。
( 2)利用熟字识记。加一加: “耸、湾、峡、浓、奋” 。
(3)生活识字。如,结合地名识记,湾—台湾;峡—三峡。
(4)语境识字。 “繁、荣”二字可组成词语“繁荣” ,在具体语境中加深理解。
7.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1.师范读,思考:你有什么发现?(每句三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 2.第一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 祖国的山川壮美,风景如画。配图 )
(2)你们喜欢美丽的祖国吗 ?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全班齐读。 ( 读出喜欢的感情)
3.第二节: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指名读,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2)出示图片,师范读。思考:你懂得了什么? (师范读时,着重突出“奔、涌、长、耸”的语音语调,引导学生体会)
(3)播放相关小视频,绘声绘感受山川的壮美。
( 4)男女生分别读、配合读。
4.第三节: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1)分小组读,思考:你懂得了什么?
(2)出示地图,让学生指认台湾、海峡、大陆的地理位置。
(3)指导朗读,读出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愿,语气低缓、深情。
5.齐读、有节奏读、男女合作读前 3 小节,师总结、评价朗读。
6.第 4 节: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1)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繁荣”: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四通八达……
( 2)指导朗读。通过老师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
( 3)学生齐读,指导读出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向上、共创繁荣的伟大情感。
7.齐读全文。说说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指导书写,读记词语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并组词,任选其中两个词语,练习说话。
2.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对“湾、岛”等进行指导。
3.学生自由练习书写,同桌评议,对写得好的同学奖励一颗小星星。
[教学反思]
这篇识字课文, 是以儿歌的形式呈现的。 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中涉及许多课 外的知识,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让学生图文结合对照学习。 同时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蕴
含的感情,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美山河、各民族的团结奋发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识字 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 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 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
3.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过节日时的趣事。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联系生活, 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 么过节的。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导入
1.出示: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图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知道图中分别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 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3.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二、    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注意: 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传递的欢快情感, 另读清明节时, 应声音低沉, 读出缅怀之情。
2.自读检查。
( 1 )指名轮流读,一人一句。教师相机正音。 (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认读字词。 (课件出示)
( 1 )带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词语。
(2)去拼音读词语。
(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 菊:注意音节的拼写,“U”上两点要去掉。
(3) 热闹:读r enao , “闹”字声母是“ 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1.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 夕、中秋、重阳)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吗?(出示达标检测第    2 题)
重点提示: 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 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农历日期, 大家记住了吗?
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1.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    (贴窗花、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对联、拜年……)
2.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 1)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3.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 1)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 2)补充古诗《清明》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4.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 1)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 2)“粽香艾香满堂飘”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插艾草,吃咸鸭蛋、粽子,喝雄黄酒……
5.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 1)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片,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
( 2)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 3)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知识。
6.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 1)中秋节的习俗:吃月饼、赏月。
( 2)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圆)
( 3)拓展:中秋节那天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7.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 1)为什么叫作“重阳节”?
( 2)重阳节有哪些习俗?(踏秋、赏菊、登高)
( 3)“要敬老”这句话怎么理解?
8.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 今天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中还有哪一个节日也是全家团圆的
节日?(中秋节)
五、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 接下来就来开展节日故事分享会, 哪位同学能给 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两个节日来讲)课后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
2.中国有 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们去搜集资料,看看每 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吧。
六、指导写字
1.看图识字学词,认读词语,理解字义。 贴窗花扫墓大街小巷龙舟团圆艾草转眼热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发现书写规律。
3.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 街:“行”字中间加两个 “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 下面的 “土” 最后一笔改为提。 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 “专”字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折、 点。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三点:
1.开篇就将学生带入到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中,使学习充满了乐趣。
2.在逐句的读文过程中, 让学生认识了大量生字词, 并且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及 相关习俗。
3.节日故事分享会的开展将课堂引入高潮, 学生的表现欲都很强, 讲故事为后面的写话 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