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至善之德 树大美之人
作者:***
来源:《阅读(教学研究)》2022年第04期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坐落在素有“麋鹿故乡”美誉的大丰主城区,位于美丽的卯酉河畔。学校创办于193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其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在省内外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年来,学校围绕“大美”文化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提及学校的“大美”文化,校长陈慧君介绍说:“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美’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其文化内涵就是将目光落在学生的学习做人之上,学做德才兼备、学识丰厚的大美之人。2019年,我们在传承学校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大美’文化,积极构建新时代办学理念下的学校文化特,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营造“大美”文化育人环境
        大丰实小将“大美”文化融于校园环境之中,大门北侧竖立着“阅读悟美”“劳动塑美”“规则显美”“慈善扬美”“行知焕美”五块学风牌。陈校长介绍说,这五块学风牌分别提醒孩子们用心品语言之美,悟文本之情;知晓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收获;明白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懂得播慈善种子,传递爱与责任;铭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校园中心的百米大道旁,横放着一块历史悠久的文化石,上面刻着“知行合一”四个大字,鲜明而有力,其意为:人的外在行为受内在意识支配,只有由衷向“善”(即:“知”)的人,才会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文化石后,依次竖立着三座高大的红圆弧拱门,上面悬挂着“在阅读中领悟美”“在劳动中塑造美”“在行知中焕发美”等醒目标语。南边的几栋教学楼分别是“溢美”楼、“尚美”楼、“显美”楼,分别对应着“师德溢美”“师风尚美”“师能显美”等理念,彰显
出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价值。
        学校装修一新的图书馆将学生的阅读区、藏书区、借阅区融为一体,环境优美、彩和谐、人文性强。每栋教学楼在一角都设置了开放式的“阅读小书吧”,每天大课间、午休静读、延时服务等时间,学生们都可以在此品读经典,徜徉书海,浸润在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中。
        漫步校园,特鲜明的“五美之园”——“大美阅读园”“大美劳动园”“大美规则园”“大美慈善园”“大美行知园”令人耳目一新,将学校“立至善之德,树大美之人”的办学理念尽显其中,凸显着环境优秀、内涵丰美、人文和美的校风。每年的二月中旬至四月末,校園内迎春花盛开,花木扶疏,曲径通幽,被孩子们称为“天然自习室”。
元斌        贯穿整个校园的是一条香樟大道,其左侧是百米“慈善长廊”,展示了古今中外“十大慈善人物”的生平与事迹,其中有与大丰关系密切的慈善名人范仲淹、张謇、高鹤年、朱国钧、许鹏等。一则则慈善故事生动而形象。香樟大道右侧是“慈善文化园”,安置了“慈善扬美”主题石刻,摆放了“百善孝为先”主题雕塑,悬挂了近百幅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慈善主题作品,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将“善”的种子深埋于心。
        学风醒目、教风严谨、校风突出的“大美”校园里生机勃发,“大美”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营造出尽善尽美的育人环境。
        构建“大美”全教育课程体系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日常的教育教学,学校研发实施的“阅读悟美”“劳动塑美”“德育扬美”等课程,成为“大美”文化实施的有力抓手。
        阅读悟美。为创新阅读形式,拓展阅读特阵地,大丰区实验小学将书香校园建设与阅读课题深度融合,精心开发了20多个不同内容的阅读课程,有“读写绘”“班班有读”“诗词大会”“行知阅读”“亲子共读共写”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世界里不同维度的美。
        王艳华老师在中文网开设了一个以“穿越古诗的童心”为名的专栏,试着用儿童诗诠释唐诗,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方便学生更好地记忆。例如,在诵读王维的五言绝句《相思》时:“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她用儿童诗进行导读:
        爸爸/你工作的城市/一定很远吧……爸爸/我悄悄寄一把红豆/给你/累了或是想家的时候/一碗暖暖的红豆粥/是我在思念你。
        王老师还尝试带领孩子们读小古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她依托课本,拓展了不同主题的小古文阅读:由课文《田家四季歌》拓展小古文读本《二十四节气与古诗》;学习课文《曹冲称象》,拓展以“智慧少年”为主题的四则小古文阅读;学习《大禹治水》,带领学生诵读以“我们的神话传说”为专题的小古文。诗词、小古文等经典作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说诗词、谈古文成了孩子们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劳动塑美。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大美”育人全过程,集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五位一体”的劳动塑美实践课程,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陈校长表示,实践课程既有让孩子了解农作物成长的生产性劳动、立足班级岗位的服务性劳动、满足自主生活的生活性劳动、培养责任担当的公益性劳动,还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研究性劳动等。
        不同时节,孩子们在“大美劳动园”里大显身手,教师则依托校本教材《劳动塑美》,教授学生农耕知识与技巧,让学生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享受劳动实践的快乐。
        “大美劳动园”里,瓜果飘香,绿意盎然,高低错落的农作物间,孩子们挥汗如雨,发出阵阵欢声笑语……四(18)班的“劳动之星”高榕同学说:“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我的心情无法表达,劳动真美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校还安排班级中的“
劳动小能手”、校园内的“劳动小模范”、社区里的“劳模小精英”走上讲台,树立榜样,产生相互激励的力量。
        德育扬美。高耸的香樟树间,教室内的宣传栏、特墙、红领巾角处,伸手可触的慈善书籍,言必谈及的慈善话题,处处弥漫着文化气息。
        校本教材《慈善扬美》,内含“慈之美”“慈之行”两大条目,收录古今中外影响深远的慈善人物典型,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阅读中逐渐养成慈善德行。为了引领孩子们知规则、守规则、行规则,学校推出校本德育教材《疫情后的成长》,通过“十大良好习惯”“十大典型案例”“十大最美‘疫’中人”等内容,给孩子们传递规则意识,弘扬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