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HITIANDI
避讳,是中国古代十分突出的文化事项,有一套严密的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避讳”释为:“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长辈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古代的社会风习、心理、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尊古卑今等等。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风习依然存在,渗透到了国民性格之中。
溯源避讳,有文字记载的,当推至周代,就已经出现了简易的避讳,到了战国末期,避讳还只是处于雏形阶段。到了秦汉时期,儒学在上层建筑中逐渐占有统治优势后,避讳制度才日臻完备。此后,五花八门的讳禁越来越多,越来越滥。以至于臣民的言论行为、社会风习,稍有触犯,轻则降官贬职入监下狱,重则脑袋搬家并殃及三亲六戚。因此,避讳之道自然成为人们必修之道。同时,人们便把避讳分为“公讳”和“私讳”,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
历代统治者的需要,后来又增加了“圣贤讳”。
公讳,又称国讳。指举国上下必避的国君之讳。具体说来是要避当朝皇帝,以及类推至七世以内祖先的字号。比如秦代时,日历中的正月原称为“端月”,这是为避秦始皇名“嬴政”而改的,“正”与“政”同音,犯了忌讳,便改为“端月”;又“十二月”原来称腊月,腊即腊祭,古人每逢一年终了,要猎禽兽来祭祀祖先,故称腊月。但由于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原为庄襄王(即子楚)夫人,入吕不韦府为妃之前小名叫“腊梅”,因此秦
始皇登基后下旨把“腊月”更改为“嘉平月”。随着历史的变迁,“正月”一说到了清世宗(胤禛)即帝位后,再次遭遇厄运,因世宗年号为“雍正”,而“正”是多音字,为避讳下旨“正月”只准念“zhēng”,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是把农历“正月”的“正”念“zhēng”
。另外,《礼记·曲礼》上有规定;双名不全部避讳,比如对李世民,只要不是碰到同样的
这是一篇知识短文。“避讳”造成的种种笑话甚至祸害,大约也只发生在我们这泱泱大国吧!
在历代中的地位与变化
□林仕谋
讳文史随笔
WENSHITIANDI
“世民”二字或两字都音同、音近的情况,就不必避讳;写诗作文不避讳;在朝廷里不避私讳(即家讳),在大夫家不避公讳(即国讳);在外不避家中妇人之讳;较远的大功、小功亲族成员不必避讳。
因法之名的演员
为避公讳(国讳)而衍化出的趣事俯拾即是,有的令人啼笑皆非。比如在唐代前“溺器”(即盛尿的皿器)叫“虎子”,唐高宗李渊即帝位后,因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为避讳“虎”,唐高宗下旨溺器“虎子”叫“马子”。这“马子”一直呼叫到清世宗福临,其登基后取年号“顺治”,发现“子”与“治”同音,堂堂的皇上年号岂能与盛尿的东西同音,很快,皇上下旨“马子”又改名叫“马桶”,不准呼“子”。这“马桶”称呼一直呼到现在,不少的地方还是有马桶之说。宋代之前的避讳只是皇帝的三至五代,自宋起则从七世祖以内的祖宗计算。据载,宋人洪迈谈到公讳之事时说:“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遂有五十字。”
私讳,又称家讳。即父母祖先的名字,作为小辈,在日常言谈或行文用字时要回避。大史家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司马迁为避父讳,在撰写《史记》中把“赵孟谈”改成“赵孟同”,“王谈”改为“王同”。以事实为生命的史书在“私讳”面前也得让位,其地位不凡可见一斑。又如东晋的桓玄初任太子洗马时,设宴款待来客,来客嫌酒冷而呼侍者取皿器温酒,桓玄因此即刻哭泣,原来桓玄父名“温”。南朝的范晔,因其父名“泰”,便推辞朝廷任聘他为“太子詹事”这一官职。因“太”与“泰”同音,犯了他的私讳。据后人考证,唐代诗圣杜甫为避父讳名“闲”,在其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中,竟未用过一次“闲”字;杜甫的母亲名“海棠”,在杜甫现存的所有诗作中,竟不出有“海棠”一词的诗作。宋代散文大家苏洵,为避父名“序”,所以一旦碰到写“序”的地方,便改成“引”字,一直到现在,今人在长篇巨著之前的扉页还可以看到“引子”之类的字词,其实就是由此而来;而当苏轼在遇到“序”时,则往往以“叙”字来代替。
圣贤讳。即讳圣贤名人的名字。这是由“公讳、私讳”繁衍而来的。封建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利用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崇拜尊敬的圣贤(如孔子、关羽等之类),来讳禁臣民们的言论行为。如圣贤孔子,孔子名“丘”,在宋代时,读书人读到“丘”字时,要念成“某”字。清代乾隆时期,由于朝廷与孔府的特殊关系,规定天下姓“丘”的,统统加耳字旁改姓“邱”,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作“七”字。又如三国时的关羽,从宋元起至明清,帝王们均奉其为“武王”“武圣人”,与“文王”“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清制还规定讳“关羽”“关云长”而称作“关公、关圣人、关帝”等。
自秦后,避讳风习日盛一日,演变得十分缜密,动辄触讳,简直让人无所适从。为避讳少惹麻烦,在古代书籍中,仅避讳的书写方法就有好几种,下面仅简介三种,以飨读者。
一、改字法。即对避讳之字不用,另择它字代替。所改的名称多种多样,五花八门:1.避讳改地名。秦代时置钱唐县,到了唐代便为避讳而改名“钱塘”;又唐代时置明州,到明代时为讳“明”而改名为“宁波”。在《史记》中,有座山叫“恒山”,因与汉文帝刘恒名同,山名改为“常山”。
2.避讳改姓。汉代宣帝名询,荀询同音,于是荀姓改为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唐玄宗名李隆基,“姬”与“基”同音,于是为避讳姬姓都改姓了周。唐武宗名炎,为避炎的讳,啖姓改为澹;唐宪宗名纯,避及淳于,因此淳于改为于。
3.避讳改人名。汉光武帝名秀,为避秀字讳,下旨改“秀才”为“茂才”。东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把
王昭君改名“王明君”。隋代
文史随笔
WENSHITIANDI
有个官职名叫“中书”,为避隋文帝父杨忠讳,竟特意将官职改名为“内史”。唐太宗名世民,为避讳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将三世称为“三代”。诗风特异的李贺为避父讳“晋”,不以进士取高官厚禄。神话传说中的“嫦娥”本称为“姬娥”,因避宋真宗赵恒讳,改“姬”为“嫦”,嫦娥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南朝齐人萧道成因避君名“道成”改名“景先”。
4.避讳改物名。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先秦时叫“启蛰”,到了汉景帝刘启,讳启而改作“惊蛰”。清初,为避康熙(玄烨)之讳,把中药“玄参”改叫“元参”。汉代时,为避女强人吕后之讳(雉),把雉改称野鸡。山药蛋本来叫“薯蓣”,因避唐代宗讳(予)而改名“薯药”,到了宋代,天子英宗名曙,薯又成了禁忌,薯蓣最终有了“山药”这一名称。
二、缺笔法。即不写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或中间的一笔。如唐太宗李世民,避讳缺笔在“世”字写成“卅”;又如南宋端宗赵昰,避讳缺笔在“昰”字,写成“”,少中间的一笔。
三、空字法。即将避讳之字空而不写,或者写个“口”或“O”,或者直接写“讳”字。
比如《史记·孝文本纪》:“元年正月,‘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其中的“某”字即汉景帝刘启。又如唐人著《隋书》为避李世民讳,将王世充、徐世勣分别写成王充、徐勣,中间的“世”空而不书。现今不少学说著述中也写为“王充、徐勣”,其实这是不谙当时为避讳而省略了“世”字。
避讳随着历史的发展,还衍化出不少轶闻趣事和幽默笑料。
五代时有个叫冯道的人开了一私塾,他的学生在朗读《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时,由于冯道的字叫“可道”,学生们为讳老师的字,把这两句念作“不敢说,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南宋时有个叫钱良臣的人,儿子读经史时,每每见到“良臣”二字就因讳而改念“爹爹”,有次读《孟子》中的“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就念作“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钱良臣在旁听了哭笑不成。又传古代常州每年元宵要放花灯,以示国泰民安,,这年任常州的太守叫田登,因“登”与“灯”谐音,于是下令,将元宵前夕的“安民告示”写作“本州照惯例元宵期间放火三天”,此后便留下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千古笑谈,流传至今。
民间及地方州府为避讳而留下无数笑料,那宫廷里避讳就不仅仅是笑料了,从历代封建统治者为避讳而出现的草菅人命的一桩桩血泪史,更透视出其惨无人道的另一面。明清时期,因用文字不当犯讳的例子数不胜数,仅以慈禧太后属“羊”为例,就衍化出许多怪事。其忌听羊字,连御善房做菜用的羊肉,因讳而改成“福肉”
“寿肉”。慈禧太后喜欢戏曲,但忌听“羊”字,凡带有“羊”字的剧,如《牧羊图》《苏武牧羊》《变羊记》等戏曲,都不准在宫里演唱,演员在演唱中不慎带了“羊”字,轻则罚奉银(即不给报酬或扣除赏赐)、重则“传杆子”(即用灌了铅的竹管抽打)。慈禧不光忌听人说“羊”字,还忌想“羊”字。名武生王福寿进宫侍演《挑滑车》后,领赏时,慈禧说:“戏唱得不错,可我听人说,你在外面与人合伙开了个福(羊)肉铺子,每天一刀一刀地剐福,就凭这点不能给赏赐,不罚就算便宜你了。”
至于讳“元宵”而改“汤圆”之事,人们均记忆犹新。1915年底,袁世凯实现了他的梦想。1916年元宵节时,北京城里到处都是卖元宵的吆喝声。袁世凯听到“元宵”认为是“袁消”,于是马上命手下:立即把街上叫喊“元宵”的人统统抓起来毙。一位大臣解释,这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老百姓吃的一种食品,煮好后连汤盛在碗里,圆圆的,甜甜的。袁世凯这才知道是自己做贼心虚,误将“元宵”听成“袁消”,不过这谐音极不吉利,于是下
文史随笔
WENSHITIANDI
令:“从今起,‘元宵’一律改称汤圆。”
避讳不当而断送前程,甚至葬送自家性命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上述的唐人李贺为避父讳而断了仕进之
途,韩愈特为此写了《避讳》一文以申其怒:“文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前当过光头僧,举过义旗。因此避讳“僧”、“贼”二字。大臣徐夔写贺表时用了“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句,朱元璋看后大怒:“‘生’者僧也,以为我从释氏也,光则摩顶也;‘则’字音近于贼也,罪坐不敬。”结果,徐氏本人不仅被杀不算,还连累了其族人受罪下狱。又如雍正帝为下属用字不慎遭斩首的事更是令人发指。当朝礼部侍郎查嗣庭被朝廷任命为江西主考官,他摘录了《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试题,本意是歌颂皇帝的功德,高尚无比,却被人诬告此题是暗示“雍正无头”之说,结果雍正大怒,查嗣庭被监死狱中,死后还被斩首戮尸。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工学院附属小学)
名马自古出北疆,然而,朱元璋却喜爱贵州马。
征战半生的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了明王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但是当时天下并不太平,云南仍在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的统治下,自恃地险路遥,负隅顽抗。朱元璋从立
朝后的第二年,即明洪武二年起,曾三次派遣使臣往云南招谕,均无功而返,并且使臣也被杀害。针对云南梁王的嚣张气焰,朱元璋决定用武力统一云南。
征讨云南的战事尚未开始,朱元璋首先想到的是战马。马是活兵器,并且是军队的
贵州山高水深,大草原上的马来到此地寸步难行,于是有贵州马之受宠也。此文为多彩的贵州又添亮丽的一笔。
朱元璋□聂舒元
史海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