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绪论 (1)
二、《奇葩说》简介 (1)
三、《奇葩说》的艺术表现 (1)
(一)主持人艺术 (1)
1.独特的语言风格 (1)
2.坚持自我风格 (2)
(二)节目制作的创新 (2)
1.场景设置,大胆创新 (2)
2.节目编排另辟蹊径 (3)
(三)个性的辩论观点 (4)
快乐大本营韩国嘉宾(四)营销特 (4)
1.植入广告的创新 (5)
2.创建多渠道的盈利方式 (5)
(五)及时互动参与度高 (6)
四、《奇葩说》对网络娱乐节目的启示 (6)
(一)模式创新 (6)
(二)集中性营销 (7)
总结 (7)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论
随着网络提速降费工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以手机、平板电脑为载体的移动终端技术的日趋完善,为视频门户网站的崛起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而作为软实力的体现,自制节目也成为各大视频门户网站争抢的高地,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现代传播技术,也在于其内容更加多样、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同时网络娱乐节目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影响形式也更为多样,更容易获得年轻人的热爱与追捧。本文将以《奇葩说》为研究对象,探析其艺术表现力,并总结其对网络娱乐节目的启示,旨在网络节目能有更好的发展。
二、《奇葩说》简介
《奇葩说》这档由爱奇艺创建精良团队制作的我国首档真人秀节目,自2014年11月开播以来,就迅速吸引了大批粉丝,该节目邀请蔡康永、高晓松作为常驻主持人,并且通过网络挑选出十八位奇葩辩手,力求通过新颖、独特的言论以及新锐的观点征服对手与观众。“奇葩说”开播不到八周,其网上视频点击率就已经过亿,并且迅速追平同期播放的韩国热门综艺节目。这档节目的奇葩之处,不仅是节目自身有广泛的受众,更在于对于各类辩论话题的选择紧跟社会热点,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奇葩说》每一期选择的话题都有较高的舆论关注度,且由多位选手进行激烈的辩论,而部分观点同样得到很多网友的共鸣。
截止目前,《奇葩说》已经进入第三季的开播中。《奇葩说》目前的总点击量已经破亿,并且在百度搜
索中的搜索量迅速攀升,而其微博阅读量已经超过十亿。在当前各类网络自制视频浪潮的推动下,《奇葩说》这档网络娱乐节目剑走偏锋,凸显了网络娱乐节目的广阔前景,与创新价值。《奇葩说》这档节目不仅承载了娱乐、商业价值,也可以看作开创了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先河,并且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爱奇艺在《奇葩说》这档节目上的投入,让其有了丰厚的回报。目前,已经有多家知名广告商争相在这档节目中投放广告,这也体现出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其他娱乐节目的生硬植入广告不同,这档节目一般是在节目的各个环节中将广告信息以一种幽默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的方式不仅亲切、幽默,也能在传播过程中加深观众的记忆,同时这种广告传播方式也体现了该档节目亲民、诙谐、个性的定位。
三、《奇葩说》的艺术表现
(一)主持人艺术
1.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网络娱乐节目中,主持人独特的语言风格,能够很好地突出其自身的个性。一
般来看,收看网络娱乐节目的大多为年轻人,他们多是希望借助这些节目来缓解压力,而主持人幽默、风趣且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恰好可以吸引他们的眼球。主持人采用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来提高艺术表现力,
不仅可以博得观众一笑或给予他们启示,也可以让观众放松身心。此外,网络娱乐节目主持人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与素养,并且睿智理性,不仅可以提高娱乐效果,也可以增加节目的内涵,进而提升娱乐节目的内在价值。例如,《奇葩说》中蔡康永的主持,不仅风趣幽默,也有一定的内涵,他说道“别人骂你一句,你会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叫社交”,不仅让人会心一笑,也有一定的深意。
2.坚持自我风格
网络娱乐节目中艺术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主持人独特的主持风格,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也可以拉近观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由于每一个主持人的风格都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做到体现自己主持的独特性,进而让自己能够脱颖而出,本文认为坚持自我至为关键。在镜头前,网络娱乐节目主持人表现的自我,从社会层面来看属于一种角表现,而并非所谓的角饰演,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坚持自我的革新,而并非一味地模仿,如此才能积累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例如,在《奇葩说》中高晓松与蔡康永不仅是合作伙伴,偶尔也会相互攻击,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增加了这档节目的魅力。
(二)节目制作的创新
1.场景设置,大胆创新
《奇葩说》三季的场景设置都做了细微的调整,配、线条、道具、着奇葩本。但有一个元素却被完整的保留下来了——夸张的大嘴,这是《奇葩说》的节目标志。《奇葩说》三季节目保留了这样的符号形象:丰盈厚实的嘴唇张开,洁白的牙齿展现出来,并且配上伸长的舌头,非常具有剧情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这个符号表明了这档节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在“说”这个动作上。毫无顾忌的说话,毫无保留的表演,这个时代赋予了这样的表达样式,我可以不认同你说的,但是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这是对于人本能的一种回归。这种情感的宣泄无疑造成了差异化的消费性,观众的兴奋点被点燃了,受众在辩手唇舌剑中获得了快感,这种诙谐既有狂喜又有嘲讽,把现实中的黑暗面和光明面都展现在受众的眼前。
《奇葩说》整个舞台是围绕中心布置的,它的背景调用及其艳丽的大红、明快的黄、象征生命的绿等等来搭配组合,给观众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同时让观众感觉到青春活力,迎合了当下互联网时代年轻人追求个性、爱好娱乐的精神。现场还有很多漫画的元素,在舞台场景中还有团长们的卡通人物,为了配合节目口号,在现在场设置的一个夸张的大红嘴巴图案,这不仅起到了宣传的作用,而且这样的彩
和符号的搭配,与马东经常说的“这是一档非常严肃的辩论节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效果,颠覆了人们对于辩论节目的理解,而且不仅舞台的设置彩绚烂,在场的嘉宾和团长们的衣服都充满了童话式的彩元素,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辩论,观点更贴近真实的想法,会出现和贴近内心的个性
表达,让观众娱乐感爆棚。这些现场的设计再加上后期缤纷酷炫的特效展现在银幕中的时候,从视觉上给观众一种游乐园般的感受,多彩而搞笑,这样大胆的画面是其他节目没有的。像娱乐类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在节目现场设计上,就是一个简单而彩中庸的一个平面大背景,舞台上也没有夸张的非语言类符号,节目画风的形成都是依靠后期加工,而《奇葩说》画面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了现场的设置,这也是节目的创新之处。
2.节目编排另辟蹊径
(1)性别意识模糊
《奇葩说》第一季半决赛阵容中,三女一男,分别是马薇薇、颜如晶、范涌淞和肖晓。马薇薇和范淞淞从海选开始不但口吐莲花,更是气势凛然。作为专业辩手出身的马薇薇逻辑填密,善于防守反击,总是用犀利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征服观众。另外一位被称作“刷票机”的范湘括更是气势如虹,她的“狮吼功”和多变的情感俨然一副舞台剧主人公的架势。在她们两位女性身上除了穿着和打扮,受众看不到中国传统审美观中女性温婉贤淑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为了争取权利、赢得比赛的女战士的形象。颜如晶和肖晓在服装造型上形成了巨大的差异,颜如晶作为女生以短发、西装、领结的装扮出镜,反而肖晓作为男生常常穿裙子、筒袜、各种配饰出现。在传统的节目中和影视作品里性别作为一种符号被加强诊释,但是在《奇葩说》的舞台上性别意识模糊了,颠覆了受众长久以来形成的意识形态和审美理念。
(2)年龄关系重组
《奇葩说》的“马晓康”组合,蔡康永秉持了他一贯大胆前卫的穿衣风格,在衣服上增加了很多属于儿童元素的卡通造型、亮贴片和毛绒玩具。高晓松保持了他文人气质的打扮,中分的头发,简洁的服装,代表性的折扇。马东则是属于中间的调和,常常穿着亮系和对比的正装,手持一个木鱼。他们各自延续了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但是他们组合在一起调和了年龄的层次和差别。受众不会觉得他们与这个节目格格不入,反而在保持自身个性的同时也弱化了年龄层面带来局限。
(3)场域层级渗透
《奇葩说》像利用声波探秘水下特质的声呐一样,辩手之间的过招和团长之间的解读都试图揭开生活中的真理,通过思辨的方式给受众提供一种选择。讲故事成为《奇葩说》舞台上最通俗的一种叙事方式,情境代入感和生活接近性让观众更容易感同身受。这些故事取材于讲述者的见闻,有些话题是极其私密的,但是在去中心化的后现代文化中私人领域己经渗透到公共领域中。从微博的话语权扁平化到朋友圈体间的
满足感,私人场域和公共场域之间的没有了明显的界限。《奇葩说》营造了一个会客厅的氛围,这种半开放式的讨论情境让目标受众在公共场域观看这些私人场域才应该出现的话题时,也并未感到惊讶,而是感觉到很有兴趣。“节目把类似于一个朋友圈一样的交流情境通过网络传达给受众,实现了一种私人领
域向公众领域的渗透,在这个过程中,节目完成了一种自我意识的表达、及对主流话语方式的解构”。
(三)个性的辩论观点
“节目中的辩题是在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等平台上,在情感、人文、创业、民生、生活等领域,选取网友关注最多的话题,同时让受众投票,最受欢迎的话题才会搬上银幕。”这些辩题摒弃了以往的“假,大,空”,注重选题的时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2015年伊始,《奇葩说》的辩题是“催婚是爱还是变态”、结合了当下过年中,家长催婚的社会情景。之前节目组还讨论过“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等话题。这些话题在现在看似触碰道德底线,但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价值的多元化是必须保持的。例如《奇葩说》在主页上发起的“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这一话题,有一万八千多人支持要离婚,一万四千多人坚持不要离,话题的背后表现出的是价值的多元和不同评判标准的选择。现在社会对于大龄剩女的看法,导致剩女压力很大。结婚必须有房,这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没房是不是就没爱了,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逼房的新闻层出不穷。太多个体面临这个问题了,到底是买还是不买,节目中没有给出答案,所以它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根据自身的状况,你需要的幸福感是什么,安全感是什么,做出一个符合你自己的一个决定。无论是买房还是不买房,符合你自己的,其实就是好的。这就是媒体给观众带来的价值所在,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节目中,选手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经常用自己的故事或经历过的世间百态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用词大胆犀利、毫不忌讳。他们对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在节目中被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了,不婚主义,同性恋在节目中变得正常。在谈论过程中《奇葩说》从不给观众确切的答案,节目希望观众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做出选择。不用自己的观点去别人。在辩题“看见好朋友的男或女朋友出轨了,要不要告诉他”中,观众懂得了不同的人衡量事情的标尺是不一样的,但是到底是告诉还是不告诉,辩手和团长们是没有给出答案的。这就是节目的社会价值所在,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理解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即合理的哲学理念在节目中表现的很明显。但是节目不是为了引导这些不同,让每个人都学习这种不同,而是让多数人知道有这样一小部分人,去理解他们,像中国有很多同性恋者,不是说节目中没有出现就没有的,他们也是人,需要我们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这也是媒体人的责任所在。
(四)营销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