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什么东西不见了》教学设计
【活动名称】什么东西不见了
【年龄段】大班
【活动目标】
2.引导幼儿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探索操作、初步理解物体的溶解速度与物体的大小、水的温度有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分清绵白糖、白砂糖、方糖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速度顺序、方糖在冷水、热水中的溶解速度差异。
基金定投技巧难点:懂得实验结果所验证的道理,观察记录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PPT、绵白糖、白砂糖、方糖;一次性透明塑料杯、盘子、热水、凉水、记录表、笔等。
【活动过程】
一、猜测和假设:教师出示白面状物品,演示溶解。解释什么是溶解。猜测白面状
物品是什么?出示石子演示不能溶解。追问:哪些物品放进水里能溶解,哪些物品放进水里不能溶解?降头术是真的吗
小结:有些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些则不能。
二、出示绵白糖、砂糖、方糖,引导幼儿观察其不同之处。问:如分别把它们放到水里,猜猜哪个溶解得最快、哪个溶解得最慢?
(1)分组做实验验证:每3人为一组,取一平勺绵白糖、砂糖、方糖,同时放入对应的杯子中,看看谁的杯子中的糖先溶解完。
(2)记录并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总结:物体的溶解速度与物体的颗粒大小有关:同样的能溶解于水的物体,颗粒越小,溶解的速度越快。
(3)师:还有什么办法让糖溶解得更快呢?引导幼儿猜测出热水并验证:把方糖放在热水中,会不会化得更快?与在凉水中的方糖相比哪个溶解得快?
实验:幼儿分为两组,一组拿到冷水杯、一组拿到热水杯(不超
过50摄氏度)。幼儿同时放入方糖并轻轻搅拌,对比哪种水中的方糖溶解得快?
小结:水的温度越高,物体的溶解速度越快。
三、思考解决问题
1、雪糕怎样做能让化得呢?
2、冰箱的冻肉怎样化得快?
四、活动延伸
亲子实验:怎样让雪粒、冻鱼化得更快?
大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学情分析
《什么东西不见了》是山东省编大班下第四主题《科学万花筒》中的一节教育活动。本活动是日常生活常见现象,和幼儿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大班的幼儿直觉能力强,已有较好
的观察、理解、探究、记录、推理能力。老师的任务就是怎样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各感官参与活动,以体现和发展幼儿的上述能力。
本活动中的溶解现象对幼儿不说并不陌生,盐、雪、糖的溶化消失孩子们也见到过。但哪些不能溶化、什么因素能影响溶解速度幼儿则并不清楚。通过提出疑问并用实验验证的方式来进行操作,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认知规律,又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在活动中,老师采取激发兴趣、猜测设疑、全体幼儿分组参与操作、合作的方式开展科学探索,体现了教师主导,孩子自主发展的理念。整个活动中孩子全神贯注地进行实验活动,充分参与,环环相扣,发展了孩子的观察、探究、记录、分析能力,学习效果良好。
活动前准备:
物质准备:操作材料较多,提前早进行充分准备并练习摆放,保证能在活动中及时有序地为孩子摆放好。
知识经验准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溶解现象,进行几种物体的溶解小实验。
大耳朵图图主题曲大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教材分析
大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是省编教材(下)主题四《科学万花筒》次主题三《超级变身》中的一节教育活动。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是围绕物体在形态、形状等方面的变化为主线进行探究,发展幼儿科学素养。
本科学活动是此主题中的一节典型的科学现象探究活动,在整个主题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科学现象,孩子们知道糖、雪、盐等在水中“化”了……但是对于溶解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却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幼儿对科学现象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本活动就是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来感知、理解物体溶解的速度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系从而实现活动目标,达到本主题教育目的,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一、教学理论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
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加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觉能力较强,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观察、感受着身边现象,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丰富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大班幼儿已有
了一定的观察、操作、记录、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并且对科学现象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所以,在此活动中,我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注意激发幼儿自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来探究、操作、合作,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实施策略
孩子天生是好奇的、喜欢动手操作的。在活动中,我准备了充足的活动材料,本着激发幼儿好奇与探究兴趣、提出问题进行猜测、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思路进行组织活动。所以,我遵循《纲要》和《指南》精神,在活动一开始就注重激发幼儿兴趣与好奇:问幼儿喜欢一起做好玩的实验不?并以一个食盐溶解实验演示导入,吸引了幼儿怀着浓厚兴趣进行下一步的活动。接着又用石子演示不溶解现象,通过对比得出“物体有的能溶解,有的不能溶解”的结论。
随后,在认识绵白糖、白砂糖和方糖的基础上,先让幼儿进行猜测:哪种糖溶解的速度最快?哪种糖溶解的速度最慢?孩子们的回答不一样,但是通过实验操作并记录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接下来,老师抛出“还有哪些因素能加快溶解速度”这一问题,引出用凉水和热水进行方糖对比的实验,也很快验证了幼儿的正确猜测。
整个活动尊重幼儿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让幼儿不断猜测、探究、得出结论来验证想法,避免抽象讲道理,幼儿保持了专注和兴趣,教学策略运用得当而较为成功。
2016金鹰女神三、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物体能溶解于水,有些物体则不能。唐嫣罗晋已经证实分手
怎样看自己的ip地址2.引导幼儿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探索操作、初步理解物体的溶解速度与物体的大小、水温有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物体有的能溶解,有的不能,物体的溶解速度与物体大小以及水的温度、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系。
难点:在实验操作中发展幼儿的合作、探索、观察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并能判断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大班科学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总体上十分成功,我在充分学习领会《纲要》的《指南》开展科学活动的要求上进行了物质上的充分准备:操作材较多,早早进行备齐。
活动中,从孩子的经验和水平出发,先来提问激发兴趣,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猜测、再操作、最后验证的办法,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幼儿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并且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与同伴分享、与大家讨论。
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大胆地去做、去说,真正实现了幼儿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的有效互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