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及其风格特征
作者:常江
来源:《艺术殿堂》2017年第12期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精髓,是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要使它适应社会济经不断发展的需求,使它在弘扬中国文化中更能起到积极作用,就心须对它进行新的研究,总结出一些理论特征,风格特征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以藏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征,体态特征及审美为研究对象,探索高原上这种特殊环境下的舞蹈基本要求的及形成的因素,本人在撰写过程中,融入自己在舞蹈学习中的体会,以实事情例逐层逐点的阐述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种类
        藏族人民善于以歌抒怀、以舞抒情。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的种类也很多、内容极其丰富、刚柔相济。由于藏族分布广阔,生活的地域和生产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之间,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
        (一)“谐”
        藏族民间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形式:《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谐》。
        1.《果谐》即圆圈舞蹈,是自娱性的众舞蹈,亦称“戈谐”“果日谐”等。谐是藏语不同的汉字记音,意为“围成圆圈跳舞”,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圆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动作形式与农业生产劳动紧密相联,所以也称之为“农民舞蹈”。如果谐中“三步一提”的舞步是来自跺麦的动作。“双甩手”动作来自筛麦子的动作。“双晃手”的动作来自一手抱着筐,一手在播洒种子的动作。这些舞蹈动作都具有浓郁的劳动生活气息。流传在西藏的阿里、日喀则、山南、江孜以及拉萨附近“果谐”属于农区古老的歌舞形式。可在野外村头或室内进行,人数不限,男女老幼皆可参加。《果谐》表演的时间、地点没有严格规定,但多数在民间节日,宗教祭日和亲朋好友聚会时表演,尤其在七月“望果节”即青稞收获的季节表演,表演“果谐”时几乎没有乐器伴奏,偶尔用鼓打击简单的节奏,人们围圈歌舞有时用串铃为舞蹈伴奏。其舞蹈动作主要是脚的跺、踢、踏、撩和膝盖颤动为主,再加上双手臂的自然甩动,舞蹈动作有快有慢收放之分。舞步刚健有力,气氛热烈活泼,舞蹈充满农业生产气息,深受藏区农民的喜爱。
        2.《果卓》流行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如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部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而藏北牧区称之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或锅台而舞的圆圈形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由于藏族同胞分布的区域广阔,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舞蹈风格大有不同,各具特。比如在农区,藏族人民跳的《锅庄》分为缓慢歌唱和急速作舞两部分,速度由慢到快。开始时,男女各分站半圆,互拉手或搭肩,在轮流伴唱中甩脚踏步绕圈行走,当歌曲结束时,大家齐声高呼”呀-呀!”之后,立即在甩动长袖的同时,以快速的身前摆手,转胯、蹲步、转身等舞步进行舞蹈。当舞蹈进入高潮,还可加入呼号来激发人们的情绪,最后结束于无法再快的舞蹈节奏中。
舞蹈种类
        3.《堆谐》的历史十分久远,至少在公元10世纪时,建于西藏阿里地区古格王朝宫堡集
会议事大厅的壁画。绘有身着长裙,体前交叉连手,右脚在前左脚略后,面向左转的10名少女的《堆谐》舞姿,其情状与仍盛行于当地被称为“旋”的《堆谐》舞蹈姿态几乎不差分毫。在藏族所有自娱性圆圈舞中,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是《堆谐》所独有的形式。《堆谐》,最早流行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弦琴乐器舞蹈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的男子表演的《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蹈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
        4.《谐》是为人们熟悉的藏族民间舞蹈,一千多年来有文字记载可考的藏族历史中,它是最普遍、最繁盛的艺术形式。敦煌莫高窟壁画〈〈张仪潮出巡图〉〉的仪仗中,拂动长袖翩翩起舞的形象,记录了当时“谐”的舞姿。谐又称“弦子”,它以优美柔颤富有歌唱性著称,其参加表演的人数不限,男女分别列队,由一名操弦乐器“必班”(藏式二弦琴)边奏边舞为先导。众人和着琴声歌舞。所以也因此而俗称“弦子”。它是典型农业区的歌舞,曲调动听、歌词秀丽、舞蹈优美,富有高原河谷区农耕文化的特。《弦子》,这种民间自娱性舞蹈,曾盛行于现四川省的巴塘、昌都、甘孜和青海省的藏区,但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的还数巴塘地区的《弦子》。因此,人们只要一提《弦子》便会想到加入了地名的《巴塘弦子》。 “弦子”
曲调丰富,表演多样,每个曲调都有标题内容和一组相应的舞蹈动作。由于区域差异,其特点也有所不同。如青海玉树表演“弦子”中、轻踏、甩舞长袖、扭胯、轉动腰胸等为特点。高潮时形成“日月同辉”的图案。也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
        (二)“卓”
        《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民间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性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 1.《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卓谐是一种“鼓舞”,它动作粗犷、刚健。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
        2.《热巴》是一种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其中含有大量的舞蹈技巧。主要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而《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和各种高难度技巧的舞蹈。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上都是特指铃鼓舞而言。铃鼓舞是“卓”中颇具特的一种鼓舞,在西藏林芝及四川、云南藏族中较常见的鼓就是今天林芝地区跳神中女巫持的独柄鼓。
        二、藏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特征及风格特征
        藏族人民生活在充满神秘的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缺氧、气候温差较大。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藏族同胞爱穿自己用优质绵羊皮逢制的藏袍,宽大肥长、耐磨结实。劳动时把两只长袖系于腰后便于劳作,闲暇时可放下来御寒。由于藏族同胞经常从事户外放牧运动,人们除了喜爱穿宽大的藏袍外,还穿由羊皮制成的皮裤和厚实的长靴,而又大又重的藏袍增加了人体腰部的负重感,且厚重的长靴相对而言使髋关节的膝关节受动相应的解放,增强了胯部和膝部的运动,从而造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功,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由于这因素的制约使藏族舞蹈下身主动,上身被动,形成自上而下,欲动而先屈的特点,
在专业的舞蹈训练中,藏族舞蹈的训练都是从颤膝、屈伸等下肢训练开始的,可见屈伸是藏族舞蹈的根本。
        藏族舞蹈学者阿旺克村用“颤、开、顺、左、饶”这五个字归纳了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颤”指舞蹈时膝关节上下颤动,有大颤、小颤、揉颤、硬颤、扭颤、摆颤等。藏族舞蹈的特点是以下肢活动为主,下肢动作又以膝部颤动为核心。“开”指舞蹈中的基本脚形,藏族舞蹈中落脚和出腿的动作。像胯腿、踹腿、踢腿、抬腿、抛腿等均以勾腿外开为美。“顺”指在舞蹈进行中手和腿向一方向运动,这是藏族舞蹈特有的协调方式。有顺摆、顺悠、顺绕、顺甩、顺推等。它来自连臂踏歌中“起腿抬手、踏脚、甩手”的运动方式。“左”指舞蹈一般是从右向左顺时针方向绕圈进行,动作的方向为始,旋转以左转为主。这与宗教仪轨中“转经”的方向是一致的。“绕”是指舞蹈中的舞袖,指用手带动长袖绕圈。藏族舞蹈中舞袖有甩、摆、撩、绕等多种方式。但以“绕”为核心,有大绕、小绕、臂绕、肘绕、腕绕、单手绕、双手绕、内绕、外绕、双手同方向绕与异方向绕等。
        三、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体态
        青藏高原不仅气候温差大,严寒、广褒且道路崎岖,山坡多而陡。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
因此藏族人民常以背负来代替肩挑进行搬运物品或劳作。然而藏族民间舞蹈中上身松驰并向前前倾、坐胯的基本体态,就是人们在劳动生活当中,为了减轻背负重物的压力而作自我调节的艺术结果,加之寒漠的自然景观,冬季漫长以灰暗,缺少生机,夏季短促却百花争艳,彩斑斓。从而造就了藏族民间舞蹈的服饰具有突出的特点(如哈达、长袖等)。此外,在解放前农奴见到领主是不敢抬头说话的,见领主鞠躬时双手向前伸。 这些被强制的礼仪习惯久而久之也体现在藏族民间舞蹈弯腰、曲背的基本体态上。从而造就了藏族民间舞蹈弯腰、曲背的基本体态。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态度,开始变得开朗、豁达。一改奴隶社会时期的卑躬屈膝,从舞蹈的基本体态上足可以体现出来,例如:女子舞《酥油飄香》,十六位舞蹈演员,身体后仰、双手搭扣体前、挺胸抬头,跑上舞台的高昂体态与藏族传统的俯身颔首动作形成显明的对比,一个是庄重大方,一个是质朴豪放,舞姿和着优美的女声唱词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胸襟坦荡、乐观豁达的民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