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课例与点评
说明
《项羽之死》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本课试图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多注重“言”而忽略“文”的套路,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以“真情、细部、深度”为教学设计的三个基点,重构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
《项羽之死》的文字比较浅显,温州中学的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课文的注释弄清楚文章的内容大意。文章的疑难之处在于“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和“项羽之死有没有价值”等一直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与文本对话、与项羽对话、与司马迁对话,这就需要“通感情”,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分析。这种体验和分析,又需要对文本中诸多的细部进行细致的品味,需要对文本做一些有深度的解读。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而无论是除旧还是纳新,我们都需要做艰苦的努力。语文知识的纳新,建设达成新目标的新内容,是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迫切的任务。”〔1〕《项羽之死》的教学正是基于这种“除旧纳新”的教学目标而做的改革和尝试。
二、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项羽之死》。在鸿门宴中,项羽因为妇人之仁、刚愎自用,而放虎归山,使原本占有绝对优势的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一步步走到了垓下之围。在垓下,英雄走到了末路。军帐外,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万千汉军重重围困。绝境中,他慷慨悲歌,作诗《垓下歌》。
(学生齐读《垓下歌》。)
师:读完了,有什么感觉?
生:悲。
师:(板书:悲)悲什么?
生:他悲哀自己曾经力能扛鼎,而今却再不能驾驭自己的宝马在战场上驰骋拼杀,再不能拥有美人了。
师:的确,这里有对今非昔比的悲叹,有对时运不济的悲愤,有对宝马和美人的悲愁,满含着大势已去、败局已定、英雄末路的悲壮。在巨鹿之战中,司马迁写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多媒体出示),那时,他是多么虎虎生威,而现在,英雄回天无力,托身无所。这首诗,四句话,一句一叹,情感浓烈。“可奈何”“奈若何”,反复咏叹,写尽英雄失路之悲。
(教师补充材料,多媒体出示——清人吴见思《史记论文》中指出:“‘可奈何’‘奈若何’,若无意义,乃一腔怒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垓下歌》,体味其中悲情。
(一学生朗读,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可奈何”“奈若何”两处运用颤音。众学生鼓掌。)师:这位同学读得太好了,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末路英雄的身边。这首诗,项羽“歌数阕”,唱一遍不足以表达感情,他反复地吟唱,我们也试着“歌数阕”,再次感受末路英雄的悲情。
(学生齐读。课堂中气氛凝重,有学生摇头叹息。)
师:这首歌是项羽主唱,美人和之。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这位从未流过泪的西楚霸王竟“泣数行下”。而在乌江,自刎前的一刻,他的表情却是笑的。前后一泣一笑,意味深长。这里,司马迁写道:“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多媒体出示——比较“敢”与“能”:在《项羽本纪》“巨鹿之战”一节,写项羽大破
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生:“敢”是对项羽的畏惧,写出了项羽获胜之后的声威和气势。“能”可见项羽左右虑及自身的命运,不禁悲哀哭泣。
师:仅仅是如此吗?那左右完全可以逃走,刘邦阵营中就有许多人是项羽的老部下。
生:主要是左右受到项羽情绪的感染,也跟着哭泣。“能”写出了英雄末路的凄惨和悲壮。
师:你补充得很好。一字之差,其中蕴涵的情感也不一样,可见司马迁用笔之精当。司马迁的生花妙笔,让我们通过垓下之围看到项羽的多情:柔情、悲情,还有豪情。尽管是穷途末路了,但他终究还是个力拔山气盖世的霸王。细读文章的二、三两段,一项羽拔山盖世的意气体现在哪里。项羽评价
生:项羽说“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他带领的楚军已经面临绝境,他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临死前还要为大家酣畅淋漓地、痛痛快快地表演一战,这个“快”字,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勇猛。
生:临死前,项羽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固然表现出他自负的一面,但比起曹操,被马超追得割袍断须,以及在华容道上狼狈逃窜,项羽显得从容镇定多了,这也可以看出他的拔山盖世的豪气的一面。
师:能由此想到曹操,并加以比较,可见你深厚的文史积淀。
生:文中写道:“大呼……遂斩汉一将……瞋目而斥之,赤泉侯人马俱惊。”项羽还未动手,两眼一瞪,大喝一声,对方就已胆战心惊,魂飞魄散了。
师:同学们再细细品读,这两句的描写在语言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生:短句,快节奏,仿佛有金戈铁马之声。
师:请同学们齐读,读出其中的速度感和力量感。
(学生齐读,声音短促、急迫,声情激越。)
师:这段描写成为后世写人文学的典范。《三国演义》就深受其影响。比较《三国演义》中的两段描写——长坂桥张飞大喝一声,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于马下。孙策“大喝一声,声如巨雷”,致使“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多媒体出示)它们与司马迁的描写非常相似,后代写人物,凡是写勇武的,大都逃不出项羽这个样子。当然,这显然是司马迁的夸张,但司马迁这样写,不正为了表明项羽的神勇吗?这就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形象(板书:英雄)。想要快战一番,就快战了,想要为公取彼一将,就真的轻而易举地斩一将了。所以在《项羽本纪》论赞中,司马迁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多媒体出示):“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但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竟也走到了末路,经历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来到乌江,上演了人生的最后一幕。
(生齐读第四段。)
师:我们继续体味司马迁精彩的细节描写。这里,司马迁写道:“项王笑曰”,笑,是怎样的笑?在笑字前可以加个什么词?
生:悲笑。此时,英雄满腔怨愤,无力回天,托身无所,是英雄失路的悲笑,与前文的“泣”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狂笑。楚地多狂人。项羽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自然自负,也自然无所畏惧,无视死亡。
生:轻蔑地笑。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是天要灭亡他,他无憾于自己,面对死亡,他很镇定。
师:大家钻研得很深,走到项羽心里去了。再来看几个标点符号。文中“我何渡为”,“为”是句末反问语气,这里用感叹号,不用问号,有什么深意?
生:这里已经无须设疑,他已坚定了自杀的决心。
师:后文两个问号又包含了什么感情?
生:这是对江东父兄的愧疚和忏悔。
师:把这复杂的感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
师: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英雄形象出现了。他骁勇善战,又自负自叹,逞匹夫之勇。这正是《史记》的实录原则,不虚美,不隐恶。在生死抉择的关键,英雄选择了站着死。项羽24岁起兵,这时,他31岁,正是一个男儿告别少年走向成熟的最有魅力的年龄,他为什么选择死?这种死有没有价值?
(学生讨论、交流。)
生:性格决定命运,以他的豪气,他是不堪受辱的,只能选择死。其实,他没想那么多,只是随性而为,所以,二话不说,把头赠给同乡了。从个体生命角度来说,他的死毫无意义。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以为他死得坦荡磊落,笑着拒绝乌江亭长,从容地赠宝马、送头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荣誉、血性。
生:他愧对江东父老,强烈的自尊让他选择了自刎。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项羽死得有尊严,比泰山还重。他的死激励了后代无数的志士仁人。李清照就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思的就是项羽败而不失尊严的英雄气概。
师:在面对绝境、面对死亡的时候,普通人是慌张、恐惧,可是项羽没有,他有的是从容镇定,有的是对江东父兄的愧疚,是赠头颅给故人的义气,这就是一种顶天立地的汉子精神。他的死是气贯长虹的。套用余光中先生评价屈原的话说:他是站着死,他的死就是他的不死。古人说:“《项羽本纪》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为什么司马迁对项羽情有独钟?英雄惺惺相惜啊!联系司马迁的身世,他被诬陷,坐冤狱,受宫刑,却还能直起身子做人,完成千古《史记》,这不正是一种英雄精神吗?不正是站得稳、立得直、不屈不挠、虽败而不失尊严,败而不失骨气的男子汉大丈夫气概吗?司马迁是如此欣赏项羽,才如此浓墨重彩地悲英雄。项羽这样一个英雄虽然死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一直
延续着。李清照说得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悲英雄的最好总结。
三、反思
钱理教授说过一段言辞恳切的话:“我想,我们分析一篇作品的‘起点’(出发点)不应该是既定的观念,还是老老实实地从文本开始吧——一字一句地阅读、体验、琢磨、品味,这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审美享受:要珍惜自己从作品实际中得出的审美体验,它正是一切‘分析、研究’的基础起点。”〔2〕本课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实践课前的教学设计安排——从文本出发来分析和研究。
从文本出发,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应该尊重文本。而这又是与备课这个基础而又极其重要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备课要做到“繁则明,详则精,审则灵”。要达到“明、精、灵”的目的,非锐意穷搜,执著一念不可。本课的设计,可谓费尽心思,这一点从上述的课堂实录所旁征博引的“教学资料”就可见一斑。
同时,这节课非常重视文言文教学中的“熏陶教育”,这体现在“真情、细部、深度”三个方面的阅读指导上。
“真情阅读”指的是让学生带着真情去诵读文本,去建立和人物形象之间的情感联系的纽带。课例中有两处精彩的朗读。一处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垓下歌》,体会末路英雄的豪情、悲情和柔情。通过这个环节的朗读,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并且为英雄末路而叹惋。另一处朗读是在课文的
结尾,项羽拒绝东渡乌江时所说的那段荡气回肠、知耻重义的话语,学生在朗读中正确地把握项羽的内心世界,使关于项羽之死有没有价值的课
堂讨论有了水到渠成的情感铺垫。
“细部阅读”是近年来阅读教学中备受关注的教学理念。
这里的“细”不等于琐碎,而是要精,要精练和精彩。在课例中这样的精练和精彩之处很多。如“可奈何”“奈若何”的作用,“泣”与“笑”、“能”与“敢”的对比,“快战”的揣摩等。从诸多的细节体会中,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也让学生明了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杰出才情。
“深度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而作出的阅读努力。本课例的深度设计是基于这个讨论题的:“项羽为什么选择死?这种死有没有价值?”部分学生对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都能够报以同情和宽容的态度,对他的死给予了公正、客观的评价。我们欣赏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独特体会,这种“独特体会”往往会把我们的阅读引向深入,在课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独特和深度的完美结合。
记得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到它——这要经历一次茫茫荒野上的艰辛跋涉——没有人能替代我们,也没有人能使我们免除这种跋涉,因为我们的智慧是一种我们最终赖以观察世界的观点。”这节课虽然可以说是对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一种创新和重构,但是面对不同文体不同语境下的文言文,这种尝试无疑只是“艰辛跋涉”中迈出的一步而已。
点评
以文为本,以语辅文
据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在时下中学校园里很是流行。放眼课堂,触目皆是重“言”轻“文”的现象:老师们总是逐字逐句地串讲,不遗余力地解释一个个实词、虚词、句式,而对文章内容,除了偶有一些雪泥鸿爪似的评点之外,便是简单的“三概括”——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概括写作特点。至于学生,除了课上吭哧吭哧地抄——抄字义、抄句法、抄译文,就是课后吭哧吭哧地背——背课文、背笔记、背译文。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学生焉能不怕?
毋庸讳言,文言文教学的这种套路盛行已久,积弊良深。这节课最主要的“重构”,就是跳出重“言”轻“文”的旧辙,以“文”为本,注重鉴赏。它紧扣单元目标,在有限的一课时中,牢牢把握“人物鉴赏”这个重点,化繁为简,设计了“体味真情”“赏析细部”“深度探究”三个环节,悉心指导学生具体赏析课文对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或诵读,或对话,或比较,或讨论,腾挪自如且有序推进,逐次增进学生的感受、品味和体悟,不断刷新学生的审美愉悦,成功地让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在学生心中“立”起来,“活”起来。
我以为,这是一节合格的阅读鉴赏指导课。首先,它符合课程的属性特征。《项羽之死》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教材名称已表明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文学鉴赏。其
次,它符合单元的教学目标。无论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单元标题,还是“赏析指导”的说明,都明示了鉴赏的重点是“艺术形象”。再次,它符合课题的教学要求。课文的“探究·讨论”有五道题,要点是:①根据三个场面描写,分析项羽的形象;②熟读课文,理解并掌握例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③联系学过的《鸿门宴》,进一步认识项羽的性格,体会本文刻画人物的写法;④分析、体会本文语言简练生动的特;⑤讨论“项羽该不该过江东”。从课例看,除第②项外,其余四项均已涉及,并大多落实。最后,它的教学效果不错。课堂反应表明,学生对项羽这个末路英雄的悲情和豪情有比较深切的感受和体悟,能理解项羽之死主要是“性格悲剧”,对其“维护尊严、荣誉、血性”的死亡价值也有所认识。
当然,这节课并非没有瑕疵,譬如,尽管教师精心设计,但由于课时确实紧张,学生讨
论之后的交流不够充分,也不可能让学生揣摩司马迁“悲英雄”的写作意旨,只好由教师“告知”,等等。不过,这节课最可能招致同行批评的,是“不讲文言知识,基础扎不牢”。
单纯回应这一批评并不难。课例在“说明”中已经交代清楚,对于温州中学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文字比较浅显,完全可以借助课文的注释弄清楚文章的内容大意。如果批评者面对的学情不同,增加一个课时来疏通字词句即可。一般说来,学习《项羽之死》这样的课文,花费两个课时并不过分。
然而,联系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我感觉在“要不要讲文言知识”的质疑背后,隐含着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阅读课要教的究竟是什么?
语文界近年来已形成一个共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但是,对于各类文章要教的这个“什么”,讨论还不多。譬如文言文,这个“什么”究竟是“文言”还是“文”?扩大一些说,语文教学是教“语”还是教“文”,二者是何关系?都需要探讨。
上世纪90年代初,洪镇涛老师针对当时语文课普遍存在的“研究语言”倾向,提出了“学习语言”的口号,这无疑是语文教学观念的一个进步,其价值在于抛弃“研究”的取向,重申“学习”的态度,促使语文教学回归正途。但是,在此后许多语文老师的实践中,这一观念的重心却逐渐移到“语言”,演变为处理语言学习与德育、美育关系的准则。由于我国语文界向来不区分语言、言语和话语,“语言”的所指含混不清,终于导致“学习语言”这一口号成为“重语轻文”现象的理论支撑,偏离了首倡者的初衷。
实际上,“学习语言”的口号产生于特定语境,表达并不完整,这是可以理解的。洪老师的诸多论述已经表明,他要表达的完整意思,其实是“学习语言运用”。现代语用学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符号系统;运用这个工具或符号系统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是“言语”;言语行为的结果就是“话语”,也叫言语作品。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如果仅为学习口头形式的语言(普通话),学生大可不必上语文课,生活是更好的母语课堂;如果仅为学习书面形式的语言(汉字),那么字典词典应是首选的教材,小学6年级的达标识字量是3000个常用汉字,中学可取消语文课了。那么,中学为什么还设语文
课?因为语文课要教的绝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本身,而是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即主要通过阅读他人的话语(文章)及自己写作话语(文章)来学习运用语言,提高言语能力。所以,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学文”而非“习语”;读文和作文,才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什么”。
明乎此,就可以确认:阅读教学应当以“读文”为依归。除了小学1~2年级着重学习基本字和汉语拼音外,中小学的阅读课在总体上都应当以“文”为本,“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以“语”辅“文”,才是阅读课的本真面目。现代文阅读教学如此,文言文教学也是这样;必修课程如此,选修课程也是这样。
大略地说,小学3~4年级侧重于识字解句,把文读顺;小学5~6年级侧重于明了文意,把文读懂;初中侧重于分析概括,把文读通;高中侧重于鉴赏评价,把文读透。我之所以说这节课是一节好课,除了前述理由外,更因为它以“文”为本,以赏读课文为宗旨,体现了高中阶段阅读教学的特征。
强调读文,是否意味着阅读课要排斥语言教学,文言文教学不能讲古汉语知识呢?当然不是。读文,可以习语,也可以不习语,这要看教学的需要而定。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有必要引入“使能目标”和“终点目标”的概念。根据“教学任务分析”理论,我们把学生在教学启动时已具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称为“起点能力”,把教学结束时要达成的学习结果叫做“终点目标”。
学生的起点能力与终点目标之间通常有一定的距离,难以一步跨越,需要一定的知识能力作为中介,这
个“中介”就是使能目标。在一次具体的阅读教学中,终点目标是理解并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