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一到冬天,皮肤就痒,其实,每天按揉腿上的四个‘止痒穴’就能缓解瘙痒症状。”这是北京朝阳医院针灸科医师谢衡辉向大家推荐的方法。
中医认为,冬季瘙痒多因血虚生风导致,与肝、脾、肾功能不足有关。
脾经——血海穴
血海穴是足少阴脾经上的穴位,有“血之海”的意思,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两寸。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祛风的作用。
脾经——三阴交
三阴交是足少阴脾经上的穴位,它就像一个聚会点,肾、肝、脾都必须经过这里才能行走。位于内踝尖上约四指宽的位置,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
肾经——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具有补水的作用,水多了,自然克风木。
如果觉得太溪穴位置不好,可以用涌泉穴来替代,它也属于肾经上穴位,位于足底脚心。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涌泉穴的时候,必须在出现了发热、酸胀感后,再按揉3~5分钟,才会有效果。
肝经——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穴位,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平肝祛风、止痒的作用。
四个“止痒穴”,这个冬天,不妨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3~5次。
此外,冬季还可以多吃有养血作用的黑芝麻,有润燥作用的梨、荸荠、胡萝卜、藕,这些食物对缓解冬季瘙痒都有一定的作用。
冬季皮肤瘙痒怎么办?中医防治皮肤瘙痒的方法介绍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一到冬季皮肤就会瘙痒不止,特别是大腿外侧、小腿和胳膊外侧等处皮肤刺痒,夜间尤甚,俗称“冬痒症”。中医药对防治“冬痒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不妨一试。
●皮肤瘙痒内服方(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1、何首乌26克,当归、槐花各10克,生地黄16克,丹参12克,胡麻仁5克,全蝎、蝉蜕各3克。
2、生地、熟地、当归、何首乌、钩藤各9克,天门冬、地骨皮、黄芩各4克,刺蒺藜15克。
3、党参、黄芪各20克,白术、茯苓各15克,当归、丹参各12克,升麻、柴胡各10克。
4、马齿笕、瓜蒌叶、野香薷各15克。
以上方均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皮肤瘙痒外用方
1、苍术、生地黄各100克,荆芥、赤芍各50克,煎水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2、生地、首乌各15克、艾叶90克、防风30克,加水煎沸15分钟,趁热熏洗患处。
3、香蕉皮适量,反复擦患处,每日数次。
4、米泔水(淘米水)1000毫升,加入食盐100克,置铁锅内煮沸5-10分钟,待药液温度适宜后,搽洗患部,早晚各1次,每次1-3分钟。
5、把苹果切成片,在瘙痒处揉擦,每日数次。健康饮食网 foodwang
●皮肤瘙痒食疗方
1、沙参60克,天冬30克,当归6克,猪肺一具(切成片),炖熟食用,调味自便。
2、将海带100克洗净,猪排骨250克切碎,一并加适量水煮烂熟,食盐调味。分数次1日食完,可隔数日再食1次。
3、黑芝麻50克,鸡蛋2个,蜂蜜60毫升。先将芝麻打粉煮成糊状,加入鸡蛋拌匀,再入蜂蜜,分2次温热服食。
4、泥鳅30克,红枣15克,将泥鳅洗净与红枣煎汤,加盐调味服食。
中医冬季皮肤瘙痒
许多老年人在冬季会发生皮肤瘙痒,以小腿、臂部的皮肤为主,甚至泛发全身,瘙痒不已。近年来,中年、青年以及小孩也会发生冬季瘙痒。冬季瘙痒虽不是什么大病,但起来并不容易,许多病例缠绵难愈,使人痛苦不堪。
中医冬季瘙痒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中医认为,冬季瘙痒的原因,可以从“血”和“风”两方面进行分析,辨证。
血热: 血热引起的皮肤瘙痒,多见于“血气方刚”的热血青年。年轻人阳热亢盛,再加上工作紧张,心绪烦躁,情绪不佳等,导致久郁化火;或者由于过食辛辣、香燥、煎 烤油炸食物,如毛血旺、麻辣汤等,都能够导致血热生风,发生瘙痒。这种类型的皮肤瘙痒,患者常感到内热而烦躁,大便秘结,皮肤局部挠破后呈现条状血痕;受 热时症状加重,遇寒时症状减轻。伴有口干、心烦、尿黄、舌红苔黄等。应当凉血清热,消风止痒,可用犀角地黄汤合消风散进行。也可以用以下单方:丹 皮 15克,赤芍15克,生地15克,白茅根30克,生石膏30克,酒大黄10克,徐长卿15克,荆芥6克,蝉蜕6克,水煎30分钟服,日2次。
女演员李健曹云金是德云社的吗血虚:血 虚引起的皮肤瘙痒,多见于气血不足的老年人。老年人气血两虚,不能濡养肌肤;血虚风燥,因而发生皮肤干燥瘙痒。其特点是,皮肤干燥,遍布抓痕,经常抓挠的 地方出现苔癣样改变,皮肤脱屑像糠粃一样,或者遍布血痂;这样的老人面黄白,没有光泽,经常心慌失眠,头晕眼花,自己感到体质虚弱。应当养血润燥, 祛风止痒,方选
养血润肤饮。也可用单方:制首乌30克,白蒺藜30克,赤芍15克,生地15克,当归30克,川芎15克,仙鹤草15克,侧柏叶15克,水 煎30分钟服,日2次。
风湿: 风湿引起的皮肤瘙痒,多见于青壮年,老年人也有。与饮食过甜过肥、饮酒抽烟有关。在体内蕴湿的情况下,再感受风邪,风湿相搏,则发生瘙痒。其特点是皮肤瘙 痒,挠抓后起水疱、丘疹、流水,甚至皮肤溃烂,舌苔黄腻或白腻。应当除湿、散风、止痒,方选全虫方。也可用单方:焦苍术30克,黄柏15克,怀牛膝 15克,生薏苡仁30克,白藓皮30克,苦参20克,水煎30分钟服,日2次。
风盛:风 盛引起的皮肤瘙痒,多见于平时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的人。这种人肌肤腠理不密,再加上外受风邪,郁而化热,浸淫皮肤,则发瘙痒。其特点是痒无定处,挠抓不 止,皮肤肥厚苔癣化,状如牛领之皮。治宜搜风清热,败毒止痒,方选乌蛇祛风汤。也可用下方:乌梢蛇30克,白藓皮30克,制首乌30克,白蒺藜30克,桂 枝15克,赤芍15克,当归30克,荆芥10克,防风15克,生姜5片,红枣5枚。水煎30分钟服,日2次。
风寒: 风寒引起的皮肤瘙痒,多见于平时畏寒怕冷、热力不够的人。因其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抵御外寒,再遇冬春风寒入侵,血脉不和,则引发瘙痒。其皮肤搔痒多在头 面、前胸
、颈周、双手等暴露部位,遇寒加重,遇暖或者汗出之后可以减轻,治宜祛风散寒,方选桂枝麻黄各半汤。具体处方如下:桂枝15克,生麻黄10克,生 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杏仁5克,大枣10个,生姜10片。加水3碗煎取1碗,温服,复被取汗,一日2次。祚
以上五种类型,冬季皮肤瘙痒以风寒最为多见。其它的,风盛多在冬春,风湿多在春夏,血热多在夏季,血虚四季可见,但都可以在冬天发生。
应对“冬痒”中医有方
2006-6-10 12:24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一到冬季皮肤就会瘙痒不止,特别是大腿外侧、小腿和胳膊外侧等处皮肤刺痒,夜间尤甚。中医药对防治“冬痒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有内服、外治、食疗等防治方法,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内服方
1.何首乌26克,当归、槐花各10克,生地黄16克,丹参12克,胡麻仁5克,全虫、蝉蜕各3克。
2.生地、熟地、当归、何首乌、钩藤各9克,天门冬、地骨皮、黄芩各4克,刺蒺藜15克。
3.党参、黄芪各20克,白术、茯苓各15克,当归、丹参各12克,升麻、柴胡各10克。
4.马齿苋、栝楼叶、野香薷各15克。以上各方均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方
1.苍术、生地黄各100克,荆芥、赤芍各50克,煎水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或将药液浓缩,再加老醋适量,外搽患处,每日1次。
2.生地15克,首乌15克,艾叶90克,防风30克,加水煎沸15分钟,趁热熏洗患处。
3.香蕉皮适量,反复擦患处,每日数次。
4.米泔水(浸泡生米后的水)1000毫升,食盐100克放入米泔水中,置铁锅内煮沸5~10分钟,然后将水倒入脸盆中待温。用消毒毛巾蘸水搽洗患部,早晚各1次,每次1~3分钟。5.把苹果切成片,在瘙痒处揉搓,每天数次。
食疗方
胡兵个人资料1.红枣、红糖、猪板油各500克,先将红枣、猪板油加水煎到猪板油溶化、红枣只剩下枣核仁时,捞去核仁,趁热加入红糖,待红糖溶化后服用。每天适量,食完为止。
2.沙参60克,天冬30克,当归南宁捡死鱼6克,猪肺一具(切成片),炖熟食用,调味自便。
3.将海带100檀越个人资料克洗净,猪排骨250克切碎,一并加适量水煮烂熟,食盐调味。分数次1日食完,可隔数日食1次。
4.黑芝麻50克,鸡蛋两只,蜂蜜60毫升。先将芝麻打粉煮成糊状,加入鸡蛋拌匀,再入蜂蜜,分两次温热服食。
5.泥鳅30克,红枣15克,将泥鳅洗净与红枣煎汤,加盐调味服食。
一位年近50岁的王女士给我们来信,介绍了她的切身体验:前两年,每当秋末冬初,她的小腿就会开始发痒,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特别是供暖以 后,痒的程度也就越来越重,搔抓时,还有皮屑随之脱落,直至抓得腿上出现一道道血痕。王女士觉得出现这样的
症状,主要是由于冬季干燥,加上年纪大了,皮肤 的油脂分泌随之减少造成的。于是她尝试着每次沐浴之后往腿上涂搽一些润肤露,没想到,随着小腿的皮肤越来越滋润,瘙痒也告痊愈。第二年,她在冬季供暖之 前,就及时采取措施,已经烦恼了她两个冬天的“冬痒症”没有再犯。于是,她投书报社,希望她的“自然疗法”体验能帮助更多的“冬痒症”初期患者解除痛苦。
中医讲“药补不如食补”,我们觉得王女士的办法对身体只有好处,没有任何伤害,所以我们将这种简便易行的办法补充推荐给“冬痒症”患者,大家不妨一试,如果能起到减轻症状的效果,也就达到了王女士的初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