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旅游研究进展和展望
作者:闫闪闪 陈婧 陈小鸳 刘国秋 温华斌
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11期
        摘 要:紅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革命老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提升的重要工程,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研究运用传统的文献研究和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利用VOSviewer、CiteSpace、Gephi软件对中国红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成果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农学、地理学四大学科,经历了萌芽、波动增长、快速发展3个时期,红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地区的高等院校及作者是研究主要力量,但还远未形成强大的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②研究主题集聚在红旅游的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对策、旅游开发、红旅游者、旅游地空间格局5个方面,其中红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为前沿议题,研究方法已由最初的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方法转变;③未来中国红旅游研究应完善理论体系、优化红旅游发展水平和效果效应的评估模型、总结红旅游者的行为规律、重视红旅游与文化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揭示红旅游地的多尺度空间结构特征,形成具有中国特的红旅游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
        关键词:红旅游;红资源;研究热点;研究综述;文献计量
温华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9GL45)。
        红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契机、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重大工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革命老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提升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旅游业主要发展方向、重要产业形式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1-2]。截至2019年,红旅游重点景区超过400处。
        综上,由于红旅游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和党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国家对红旅游发展极其重视,红旅游在全国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矛盾逐渐凸显,如红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深;旅游资源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各地区红旅游发展不平衡;旅游产品方式单一、内容雷同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红旅游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红旅游理论研究,红旅游成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丰硕,其中不乏红旅游的综述分析,但是大多数研究过度依赖研究者知识背景、学科经验,存在主观性强,不够系统全面的问题。本研究结合传统的文献综述分析、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在对红旅游文献进行数量、期刊、学科、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等知识图谱分析基础上,系统梳理当前研究主题、内容、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目前世界上连续载文量最大的学术期刊网络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主要考虑发表文献的学术质量、相关度以及涵盖范围,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检索数据框中以“红旅游”“红游客”等为主题,检索时间设置为“1979—2020”年,选取全部的7112篇期刊文献作为本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基础数据。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综述与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excel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以及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VOSviewer、Gephi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所采集的文献题目、发表年份、发文作者、载文期刊、学科领域、单位机构等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中国红旅游研究现状进行整体概括。其次,借助以上所述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红旅游领域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热点词突现度、起止年份的分析,根据软件计算结果识别红旅游研究热点领域、主要研究主题,同时结合传统文献梳理方法,精读近200篇的高下载量、高引用量的红旅游经典文献,总结不同研究主题的主要研究视角、内容、结论等。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中国红旅游文献进行述评,并为展望红旅游发展趋势。
        (一)文献数量和研究阶段
        从年度载文数量变化趋势来看,可以将我国红旅游研究分为3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2005年以前)。虽然红旅游的形式早已存在,但最初的旅游活动以单一的政治学习和政府接待为主,这一时期研究文献数量较少,年均发文量只维持在数篇,主要是定性讨论红旅游内涵、特点和功能等基础理论。二是波动增长阶段(2005—2018年)。《2004—2010年全国红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发使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红旅游年”2005年文献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学者主要针对红旅游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从红旅游供给、需求以及政府政策建议等方面提出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趋势和措施。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2011-2015年全国红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使红旅游持续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该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达到此阶段最高值,关注领域扩展到红旅游发展的动因、路径和模式等方面,研究方法上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和系统动力学理论,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三是飞速增长阶段(2019—2020年)。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因此,2019年红旅游文献数量呈现飞跃增长趋势,中国红旅游研究主题更加宽泛,研究程度更加深入,研究方法也更加先进和多元。总体来看,中国红旅游领域研究文献数量年度
变化与相关政策出台呈现高度吻合特征。
        (二)载文期刊和学科领域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载文期刊和学科领域能够反映发文作者的研究视角、研究范式和方法的所属领域。分析结果显示,期刊所属学科领域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说明红旅游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交叉性研究方向。但是,中国红旅游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呈现不均衡态势。红旅游既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管理问题、文化问题,红旅游具有重要的爱国主题教育功能,同时是教育问题和政治问题,所涵盖的学科领域众多,但是目前主要是经济学、社会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迫切需要加强以上学科之间的联系,应用多学科研究视角、方法对红旅游进行深入探究。
        (三)发文作者和单位机构
        核心作者的分析有助于快速识别该领域的主要学者、学术团队,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软件Gephi进行发文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分析,其中图中节点大小代表作者发文量多少,连线粗细代表作者之间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不同颜分类代表不同聚类。
        结果显示,网络密度仅为0.018,整体上呈现“大范围分散、小部分集中”的态势,说明作者之间合作不强,各科研团队之间的合作较少,而各科研团队内部合作相对紧密(见图1)。目前形成了10个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以南昌大学黄细嘉老师为核心的体1,由方世敏、刘建平、闫友兵等7位学者组成的湘潭大学科研团队体2,以及由卢丽刚、黄三生、史玉柱等4位学者组成的华东交通大学科研团队体3,以上3个科研团队为红旅游研究领域主体力量。而其余团队科研成果不多,团队之间合作也不够紧密,还未形成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四)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
        本研究借助VOSviewer软件,对关键词共现次数在10及其以上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见图2),探讨中国红旅游领域研究热点。其中,图中节点越大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不同颜代表不同聚类。由图2可以看出,红旅游为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其次为可持续发展、红文化、对策、红旅游资源、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模式、游客、游客满意度、空间等。通过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可以将中国红旅游研究领域划分为五大聚类,结合深度阅读的近200篇文献,将红旅游研究概况分为五大主题:一是
红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红旅游概念与内涵、红旅游功能与作用等;二是红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该主题重点关注红旅游发展问题、对策建议、转型升级等;三是红旅游规划开发研究,该领域学者主要讨论了红资源、红景观、红线路等开发问题;四是红旅游者相关研究,主要是对红游客感知、国家认同、满意度等内容进行探讨;五是红旅游地空间格局研究,基于地理学视角,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红旅游地空间结构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