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教案】
——  第 二 单 元  ——
1.认识“瑜、忌”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3个字,会写“妒忌、军事”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试着阅读名著《三国演义》。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关于三国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这本书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些人物?(生自由讨论发言)
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诸葛亮,谁能说说喜欢他的理由?(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和诸葛亮有关。(板书课题)
看了课题,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借到了吗?怎么借的?)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你想知道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不认识的字词。
2.着重指导: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师指导正音。
(2)注意:“忌”的上面是“己”,不要写成“已”;“督”的下面是“目”,不要写成“日”。
(3)(出示生词)指定学生带读。
3.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出描写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
起因(1~2自然段);
经过(3~9自然段);
结果(10自然段)。大雾漫天的意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与诸葛亮约定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想借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四、小结。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却将计就计,承诺三天就能办好。接下来,他如何在三天内成功造好十万支箭呢?且看下回分解。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为什么会发生“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并初步了解了四个人物,那么,请你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中的四个人物进行排名,你觉得可以怎么排?(学生自主排名,展示)
每位同学都给四个人物打了分,尽管答案不同,但是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诸葛亮排第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真让人佩服。
二、深入体会,感知人物形象。
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线画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从中体会后再小组交流。
(学生读课文并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对天气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兵,只叫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①会不会是凑巧赶上大雾漫天呢?联系上文说说。(“诸葛亮说:‘只要三天。’”“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到文中这两处,引导学生诵读,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从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知道这天有大雾。)
②我觉得“第一天……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唆,前两天没有动静,是否可以删去,直接写“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组织学生讨论)
小结:不能删,因为通过具体写前两天没动静,我们才能把时间快速流逝与诸葛亮从容的行为作对比,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2)“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隙,使受箭面积达到最大。)
(3)“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造声势,又是为了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
(4)“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